黑龍江肇東市數千名教師因為薪資待遇問題集體罷課,此事過去不到兩周,近日黑龍江雙城市、依蘭縣、尚志市、賓縣、巴彥縣、方正縣等地再次出現類似的教師停課維權事件。(12月1日中國廣播網)
通過媒體的調查,我們大致了解到,此次黑龍江部分地區教師停課維權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工資低、待遇差,而直接原因則是養老保險試點改革使這些地區的老師多交了10年的養老金,相比其他地區或其他尚未納入養老保險改革序列的群體,這些地區的老師們認為自己遭遇了不公平對待。
這是一起典型的改革先行者吃虧的案例。有論者認為,改革不應該讓先行者吃虧。但實際上,改革,既然是對利益的再分配,是對原有的利益結構的調整,是對一部分人盤中奶酪的觸動,就必然會形成使先行者吃虧、于試點者不公的局面,這是理論以及實踐上都無法避免的。
不過,雖然使先行者吃虧、于試點者不公無法避免,但是讓誰先吃一點虧,讓哪一個群體先行試點卻是可以討論與設計的。正如李克強總理之前所闡述的,“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要難”,任何時代,改革所面臨的阻礙與壓力都非常強大。尤其在我們當前的社會,諸種因素的綜合使得改革難上加難,整體的一攬子改革不易推出,對強勢利益群體既得利益的觸動也面臨著太大的阻力。所以,在改革的推進與策略選擇上,我們往往率先推進阻礙比較小的部分,讓改起來相對容易的群體先行試點,將“硬骨頭”留在后面。比如對養老保險雙軌制的改革,我們就首先選擇了相對弱勢的中小學教師群體,而不是改起來更為艱難的公務員群體。
誠然,對阻力比較小的部分率先改革,讓相對弱勢的群體先行試點,以點帶面、以一帶多,進而實現全面、整體改革的推進,這種先易后難的改革策略易于建功見效。但是,改革也不能光撿“軟柿子”捏,先捏“軟柿子”,再啃“硬骨頭”的改革策略往往會帶來諸多負面的效果。
首先,先易后難,習慣于以相對弱勢群體作為改革的試點,極易使公眾誤會改革的意圖、懷疑改革的誠意,將改革視為利益集團對于弱勢群體的又一輪盤剝,進而滋生社會的不滿,加大改革的阻力,增加改革的難度,反而不利于改革。這并非危言聳聽,實際上,近年來,在每一次針對相對弱勢群體的試點改革推出后,公眾及社會都有類似的擔憂與顧慮。
其次,在先易后難的改革策略下,強勢利益集團的作梗與阻礙,往往導致后續整體、深入的改革措施久久難以跟進,對真正的利益集團的觸動遲遲無法推行,這在客觀上將導致改革的試點狀態與過渡期逐漸凝固為常態,使先行者遭遇的暫時不公平無限期延長,這不但使得試點的先行意義與改革經驗付之東流,無法形成典范效應與經驗借鑒,而且進一步加大社會的不公平,擴大了貧富的差距。即就黑龍江教師停課維權事件而言,延宕十年的改革停滯事實上已使得試點的過渡期業固化為畸形的新常態,客觀上使改革試點成為新一輪不公平的淵藪,使改革異化為對相對弱勢群體的盤剝,由此方才引起當地教師“患不均”的不滿。
所以,改革不能光撿“軟柿子”捏,也不能不啃“硬骨頭”。而對于“硬骨頭”,既要盡快“啃”,也要率先“啃”。盡快“啃”,在于盡快跟進后續的改革措施,持續推進改革的深度與廣度,充分發揮改革試點的示范與經驗;所謂率先“啃”,在于以阻礙大的群體、難以改的部分為改革的突破口,以此昭示改革的決心與魄力。就此而言,在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上,該是“啃”公務員群體這一“硬骨頭”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