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實施一年來,全市城鄉攜手,齊頭跨越。
先行先試的玉東新區亮點頻現:發展低碳經濟,引進旺旺食品、燕京啤酒等一批低碳企業;建設“三縱三橫”路網及配套設施,規劃建設龜山公園、濕地公園等一批生態項目;“有農業無農民,有農地無農村”的新農村正在加快建設……玉林統籌城鄉發展的標桿和樣板一躍而出。
強力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促進新型工業化。堅持“品牌引領、集聚發展”,引導企業向工業園區集聚發展,輻射和帶動全市工業發展。去年以來新上的工業項目全部入園發展,全市累計入園企業786家,形成產業集聚發展洼地。全市園區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分別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的93.6%和93.67%。
放眼玉林,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城區高樓聳立、街道寬敞,鄉鎮也有了住宅小區,許多居民住上套間或其他新式住宅,生活安居樂業,別墅小樓嵌在美麗的田園之中、健身器材走進了農村,越來越快的縣城、中心城鎮和村屯建設步伐,加速吸引了農民梯度轉移集中,2009年玉林城鎮化率已達到36.6%。
土地流轉,農民搖身一變,成了為自己土地打工的工人,土地向農業龍頭企業、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種養大戶集中,農業集約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土地變基地,零星成板塊。去年我市土地流轉面積已達38.55萬畝,占耕地總面積的13.7%。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讓土地煥發了新的活力,農民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今年以來,我市統籌城鄉發展穩步推進,發展速度持續加快,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發展后勁、發展協調性不斷增強。上半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39.47億元,增長14.9%,增速比全區高1.3個百分點,在全區位次比去年同期前移了2位;全市財政收入36.92億元,增長36%,增速比全區高4.6個百分點,在全區位次比去年同期前移了5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10.79億元,增長46.9%。18項主要指標增速全部進入全區中上水平。其中,農民人均現金收入、更新改造投資、招商引資到位資金三項指標增速排全區第1位;第一產業增加值、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項指標增速排第2位;直接利用外資增速居第3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居第4位。
揚帆跨越一年中,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有著許多生動詮釋。
玉林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一年來的發展歷程是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全市上下的奮斗創業是一曲氣勢恢宏的華彩樂章,通過幾個片段,我們一起見證玉林日新月異的變化以及氣勢磅礴的發展。
濃縮的“樣本” 玉東先行濃墨重彩
玉林作出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決定,把統籌城鄉發展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強力引擎,在推進方式上,采取先行先試,成立玉東新區,實行封閉式的特區管理,按照“構建新機制、發展新經濟、建設新城鄉”的要求,大膽推進機制體制創新,加強軟硬件建設,以玉東新區的大發展示范帶動全市發展。
玉東,在這項重大而深遠的決策中,站到了最前端,也成為了玉林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的一個濃縮“樣本”。如今,這個充滿希望的“樣本”正徐徐打開……
今年1月至6月,實現生產總值14.65億元,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03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8.66億元,玉東新區上半年交出了一張靚麗的“答卷”。
一個個燈火通明的工地,一座座高高聳立的吊塔,一輛輛有序穿梭的工程車,一幢幢開始挺立的建筑,一條條寬闊筆直的大道……熱火朝天、生機盎然的場面,成了玉東新區的獨特風景。在這里,你不僅感受到如火如荼的建設和一日千里的變化,更感受到玉東精神的綻放和新區活力的迸發。
重點打造的樣板示范村——陂耀村已完成環村道路建設和68戶農房建筑立面改造,村委辦公樓、公共服務中心、文化公園等項目已開工建設;濕地公園、獅子山公園和龜山公園三期建設及環境治理三期工程的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即將全面進入施工建設階段;人民東路延長線改造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已有一個標段進場施工;教育東路延長線改造工程已完成前期工作,已有三個標段進場施工;秀水大道至龜山大道段已完成前期工作,即將動工建設。玉東,正以其大氣磅礴的建設獨顯玉林“特區”的魅力。
“成績單”的見證“ 園區效應”立竿見影
2009年北流市工業園區新開工建設工業項目49個。各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總產值45億元,增長49.4%,占該市工業總產值的31.02%;稅收2.85億元,增長53.22%,占該市工業稅收的67%。在廣西29個省(區)級工業園區中,北流園區規模和稅收均排在前列。
今年上半年,在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上,這位2009的區“冠軍”有了新的驚喜,今年上半年,該市實現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同比分別增長31.29%、19.4%和40.32%;日用陶瓷、水泥銷售收入分別增長37.78%、41.24%。
推進工業向園區集中,北流堅持“工業園區化、園區城市化、產業高新化、布局專業化、機制市場化”的工業發展思路,走“一區多園”的發展路子,把廣西日用陶瓷工業園區、鑫山工業集中區、皮件工業集中區、南部工業集中區整合成一個規模更大、設施更完善、布局更合理、集聚能力更強的東部產業轉移園區。走發展新型工業道路換來的是企業的青睞,2009年以來,北流入園企業達到190多家,建成投產153家,其中接納東部產業轉移項目91個。
容縣經濟開發區是全市最早的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的工業園區。玉林市作出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鄉一體化的決定后,容縣經濟開發區針對部分產業正在集群式轉移的特點和機遇,以打造特色園區為著力點,規劃建設了電子產業園、食品產業園和華僑創業園三個集中園區。晶辰電子、晶石電子、新興盛電子、百代電子、德昌電子、東森化工、卓源木業、新橋微拖、黑五類食品產業園、華僑高科技產業園、凌通競業等一批大項目不斷跟進落戶,開發區內形成了產業集聚的強勁態勢,奠定了容縣工業產業的基礎,園區工業迅速崛起,“集聚效應”立竿見影。
鄉村的改變 蘿村“畫卷”有豐富內涵
住進了別墅小樓,還有籃球場、圖書室、娛樂室、衛生室等,對于北流市民樂鎮蘿村的村民而言,一年前,這些還是個夢,如今真的實現了。白墻紅瓦,整齊劃一,房前屋后綠樹掩映,村容整潔、環境優美…… 實施城鄉風貌改造工程后,蘿村正以其獨有的魅力勾勒出一幅“自然之美、城鄉一體”的美好新農村畫卷。
蘿村村委會主任陳起華告訴記者,“該組共有農戶128戶、村民608人,采取統一設計、分期實施的辦法,目前,第一期投資156萬元,已完成30戶農戶的房屋墻體、樓頂等立面改造,粉刷裝飾外墻13700平方米,改造坡頂立面2076平方米,硬化道路258米,完成風貌改造村莊面積30203平方米,房屋占地面積5376.7平方米,綠化率達14.6%?!?。蘿村從此改變村內民房分布雜亂無章、公共服務基礎設施落后、衛生環境差的狀況。實行集約用地政策,積極推進城鄉風貌改造,讓蘿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文化向農村的輻射延伸,城鄉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和農村生活的低碳化在這里得到了體現。
農民的驚喜 地里淘了個“金飯碗”
興業縣石南鎮新村婦女李惠英沒有想到,她成為了為自己土地打工的工人,每個月多了一份穩定的收入。興業縣石南鎮新村通過土地流轉,以承包的方式,把120畝土地,以每年1200元/每畝的價格租給一名叫羅群球的老板種黑皮果蔗。李惠英不僅把自己的土地租了出去,同時她還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打工。去年她在村里租出去的地里為老板打工,一年下來,掙到了將近1萬元錢,而且還照顧了家里的老老少少,“比出門打工強多了,收入也比以前更高了,日子更有奔頭了!”李惠芳滿臉喜悅。把土地租給種植大戶,使不少農民不擔任何農業風險就得到了真正的實惠。洗腳上田的李惠芳因此嘗到了在家門口就能捧起“金飯碗”的甜頭。
與李惠芳一樣嘗到甜頭的還有陸川縣橫山鄉旺坡村的村民,2010年初,集體在《旺坡山川農民專業合作社入社合同》按下手印的旺坡村村民,把責任田交給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統一支配使用,作為回報,村民領取租金,并以土地入股的形式領取每年的股金分紅。(陳旭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