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煙霧事件】
為了加快城市化進程,倫敦的城市管理者曾一度大肆鼓勵在倫敦城內興建各種工廠(包括污染嚴重的火力發電廠)。此舉雖然讓倫敦的經濟有了快速發展,但這種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發展是得不嘗試的,并為之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1952年12月5-8日,一場災難降臨了英國倫敦。地處泰晤士河河谷地帶的倫敦城市上空處于高壓中心,一連幾日無風,風速表讀數為零。大霧籠罩著倫敦城,又值城市冬季大量燃煤,排放的煤煙粉塵在無風狀態下蓄積未散,煙和濕氣積聚在大氣層中,致使城市上空連續四五天煙霧彌漫,能見度極低。在這種氣候條件下,飛機被迫取消航班,汽車即便白天行駛也須打開車燈,行人走路都極為困難,只能沿著人行道摸索前行。
隨著大氣中污染物不斷積蓄,不能擴散,許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流淚不止。倫敦醫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劇增而一時爆滿,倫敦城內到處都可以聽到咳嗽聲。僅僅4天時間,死亡人數達4000多人;就連當時舉辦的一場盛大的得獎牛展覽中的350頭牛也慘遭劫難。一頭牛當場死亡,52頭嚴重中毒,其中14頭奄奄待斃。2個月后,又有8000多人陸續喪生。這就是駭人聽聞的“倫敦煙霧事件”。事件發生后,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釀成倫敦煙霧事件主要的兇手有兩個,冬季取暖燃煤和工業排放的煙霧是元兇,逆溫層現象是幫兇。當時持續幾天的“逆溫”現象,加上不斷排放的煙霧,使整個倫敦城猶如一個令人窒息的毒氣室一樣。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四日市是一個位于日本東部海岸伊勢灣的小城,人口僅有25萬,主要是紡織工人。后來,隨著日本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加之四日市的地理交通較為發達,一些石油公司開始到該城興建工廠。石油工業屬重污染行業,到四日市投資建廠的石油企業卻幾乎沒有采取任何環保措施。1958年在四日市海灣捕的魚開始出現有難聞的石油氣味,當地海產品的捕撈開始下降。然而,當地政府為了追求高GDP增長,卻沒有要求當地石油企業采取環保措施。 1959年由昭石石油公司投資186億日元的四日市煉油廠開始投產,四日市很快發展成為“石油聯合企業城”。石油冶煉產生的廢氣使當地天空終年煙霧彌漫,煙霧厚達500米,其中漂浮著多種有毒有害氣體和金屬粉塵。1961年,哮喘病開始在當地居民中發作,很多人出現頭疼、咽喉疼、眼睛疼、嘔吐等不適。典型的呼吸系統疾病有:支氣管炎、哮喘、肺氣腫、肺癌。從1962年起,當地患哮喘病的人數激增,一些哮喘病患者病甚至因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而自殺。到1970年,四日市哮喘病患者達到500多人,其中有10多人在哮喘折磨中死去,實際患者超過2000人。1972年,全市確認患者哮喘病患者達817人。
后來,由于日本各大城市普遍燒用高硫重油,致使四日市哮喘病蔓延全國。據日本環衛廳統計,到1972年底,日本全國患哮喘病的人數高達637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