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日前,城市化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大學政治發展與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長、教授王浦劬撰文指出,對于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總體目標中的“國家治理”概念,應該歷史地、全面地、準確地加以深刻理解。
歷史地理解。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總體目標提出的“國家治理”概念,實際上是中國共產黨十六大以來治國理政理念的深化發展和完善的結果,是改革開放歷史任務的總體概括和提升,也是中國共產黨人治國理政和改革開放理念的邏輯演進和必然。由此可見,從歷史和邏輯的雙重意義上講,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中“國家治理”的內在含義,既與中國共產黨十六大以來的治理理念同出一轍,又是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目標設計。
全面地理解。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十八屆三中全會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的內容,但非其全部內容。根據全會公報,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完整表述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因此,應該從整體上全面地聯系地理解“國家治理”的含義。
首先,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前提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是對于全面深化改革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性質和方向的定位。這就是說,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在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進行,在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方向上進行。
其次,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目的和歸宿是為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全面深化改革,從根本上說是為了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進全體人民的福祉。
第三,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既是全面深化改革達成的目標內容,又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實際內容。
準確地理解。準確地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需要根據我國的國情來切實把握。基于我國的國情和政情可知,國家治理實際上是在政權屬于人民的前提下,中國共產黨代表和領導人民執掌政權、運行治權的體系和過程;是指在堅持、鞏固和完善我國政治經濟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科學、民主、依法、有效地進行國家和社會管理;是指堅持中國共產黨總攬全局、統籌各方的格局下的治國理政。
據此可知,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的內容,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就是在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優化和創新國家治理的主體格局、體制機制和流程環節,提升治國理政的能力,把我國的根本制度與基本制度內含的巨大能量和活力充分釋放出來,以解決改革中不斷面臨的問題和難題,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優化主體格局、體制機制、流程環節和治理能力,最終實現我國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內含的價值規范和主張要求,從而達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對于關涉改革性質和方向的“國家治理”的理解,需要防止兩種傾向:
第一種,簡單按照西方“治理”概念的含義,來套解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其中,簡單片面地按照西方“治理”概念的含義解釋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中“國家治理”的含義,認為“治理”不同于“管理”,是多主體、多中心的治理或者社會自治,如此等等。忽視我國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目標的首要內容和前提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無視中國國家治理和社會治理的總體格局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領導核心總攬全局、統籌各方,其實際運行是一個領導核心,多方參與,各司其職。
第二種,簡單認為“治理”的概念只是西方政治理論和管理理論的專利。實際上,在中國共產黨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掌政權、運行治權,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長期歷史過程中,已經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理政的經驗,十八屆三中全會確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發展和改革開放目標層面上,總結歷史經驗,把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確定為改革的關鍵和目標。因此,其根本理論邏輯出自于馬克思主義國家理論,其歷史邏輯出自中國共產黨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改革進程,其實踐邏輯出自中國改革開放和問題解決的歷史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