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本報身邊文明系列報道關注城市中英文雙語標識,國博中心內外雙語標識亂象引發市民熱議國博中心并非個案,我市雙語標識中文配拼音、英文拼音混雜、英文不規范等問題普遍存在。網友“shmlei”說:“相關部門能否找專業英語人士審查一下?英文標識比比皆是的低級錯誤,真是讓國人臉紅。”( 9月10日 《長江日報》)
公共場所的標識牌在城市建設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它主要包括公共提示語、交通指示牌、地名提示牌等,除了指引和告示路人文明出行外,標識牌本身就是城市一道亮麗的名片,反映了一座城市現代化建設程度和文明發展水平,是城市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新聞報道中反映的問題表明原本亮麗的名片不僅沒有起到宣傳效果,而且經常鬧笑話、出洋相,這也從側面反映出城市管理者在文化軟實力建設方面的缺位,亟需引起相關部門高度重視。
一座城市的實力既包括硬實力也應該包含軟實力。改革開放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在城市化進程中出現了一些誤區,即仍然停留在修建道路、建摩天大樓等硬件設施上,反而忽略了包括城市文化、精神、道德建設的軟實力發展。
城市軟實力指的是城市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各種精神力量、文化力量、管理體制以及對外影響力等,它是比城市發展程度更高一層的衡量指標,一座城市如果擁有強大的軟實力可以顯示出城市的品味、文化內涵,可以提升城市吸引力、影響力和輻射力,匯聚城市發展能量,創造獨特的競爭優勢。
令人欣喜的是,武漢市政府已經編制出臺了《武漢公共場所中英文標識譯寫指南》,將在全市范圍內規范公共場所中英文、圖形標識,在年內完成窗口地帶公共服務信息標識和中心城區交通指示牌的規范。
細節決定成敗,希望政府部門在城市建設和管理方面,吸取雙語標識出錯的教訓,建立事前審查、事中把關、時候復查的機制,從雙語標識的數量、規格、樣式、文字信息等多方面入手,做好城市宣傳,推進城市化發展,努力提升城市軟實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