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現代化建設中處于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地位,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之一。山東省煙臺市芝罘區堅持狠抓教師優質化、課堂信息化、布局均衡化、教學內涵化“四化”建設,加快實現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讓全區每一個孩子都享有公平的成長平臺。
創新教師培訓模式,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優質的師資隊伍是實現教育高質量、高水平發展的關鍵。芝罘區堅持把教師作為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積極優化教師培養模式,探索建立“抬高底部、整體提升、拔高培養”的師資培訓機制。一是“一對一跟蹤培養”抬高底部。為城郊薄弱學校教師和新教師每人安排一名導師,進行為期3年的跟蹤培養。二是“研訓一體化”整體提升。突破傳統全員培訓以大課堂理論性授課為主的做法,轉為由教研員、師資培訓人員對教師開展“面對面、一對一”培訓。三是“名師名校長工作室”拔高培養。設立名師名校長工作室,對名校長培養人選和名教師、名班主任培養人選進行全面培養提升。推行校長、中層干部競聘上崗,激發教師隊伍活力。
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打造高效課堂教學。加快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是教育跟上時代的必然要求。近年來,芝罘區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助推教育觀念、教學方法和培養模式全方位變革。2008年以來,先后投入7000萬元,完成了覆蓋全區中小學的“班班通”、電子白板、計算機配備“三大工程”。同時,按照“邊建邊用、建用結合”的原則,積極推進“班班通”應用工作,加強網絡環境下互動教學、立體式教研的研究和探索。2012年,芝罘區入選全國首批教育信息化區域綜合試點單位。此外,依托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與移動終端設備,推動教育信息化資源全面開放。
把握均衡發展原則,縮小區域教育差距。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具有起點公平的重要意義。芝罘區大力推動教育資源均衡布局,努力縮小學校與學校、城郊與城區的差距,讓每一個孩子都能享受優質教育。一是在硬件布局上推進均衡發展。啟動新校舍建設、辦學條件改善、布局調整三大工程。2010年以來,累計投入4.2億元,開展9所學校新建、改擴建工程,全區教育資源硬件配置進一步優化。二是在師資布局上推進均衡發展。改進完善“跨校兼課”“結對幫扶”等機制,整體提高城郊學校教學質量。加大向城郊學校輸送優秀師資的力度。三是在入學布局上推進均衡發展。嚴格實行義務教育階段“劃片招生、就近入學”,有效抑制“盲目擇校、跟風擇校”問題。同時,按照“就近和集中”相結合的原則,保證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接受教育。
堅持內涵式發展思路,全面提高教學質量。芝罘區堅持“教學中心、質量第一”,強化課堂教學主陣地地位,積極探索符合素質教育要求、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工作機制,推動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堅持向課堂要質量,大力推行和諧高效課堂建設,建立“以課堂和學生為中心、向作業和備課延展”的督導視導機制;堅持向管理要質量,大力推行教育精細化管理,對教師備課上課、作業布置和批改、教研活動安排以及學校日常安全管理等進行全面梳理、全方位監管;堅持向科研要質量,深入開展教師“全員小課題研究”活動,引導教師緊扣教育教學的基礎環節,提高科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