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義務掃橋11年的北京老人竇珍去世后,右安門街道成立了以“竇珍”為名的志愿服務聯合會,開展多項志愿服務,讓越來越多的志愿者接下老人的掃帚。如何保障志愿服務不是曇花一現?城市化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專家委員會委員馬仲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給出建議:一是樹立典型,二是建立保障機制。
右安門街道地處北京市豐臺區南二環路與南三環路之間,人口10萬余,是豐臺區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之一。民居建筑多為老舊小區,大多為回遷房、單位自建房以及多產權形成的住宅區。街道成立了以“竇珍”為名的志愿服務聯合會,開展多項志愿服務:除了繼續掃橋,他們還給老年居民送來保潔、理發服務;老年志愿者健走的同時干了環保、治安巡邏的活兒;專業志愿者送木工、水電服務上門;聯合會還邀請專家為殘障人員提供慰藉服務……
右安門之所以重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一方面由于街道行政資源有限,僅僅依靠街道,無法為社區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務;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更好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通過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達到社區自治的目的,推動社會管理向社會治理轉變。
目前社區居民對志愿服務還沒形成廣泛認同感、歸屬感,志愿者資源不充沛。針對這一問題,馬仲良教授認為,一方面可以通過樹立典型,帶動居民志愿服務意識;另一方面,建立保障機制,來維持既有志愿者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