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19 20:19: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劉奇
一種文化的生成是時間積淀的過程。中國城市化率從1978年的17.9%迅速提高到2013年的53%,有的城市規模擴張了幾十倍、上百倍,最高的達200多倍。城市化率提高20個百分點,英國用了120年,德國、美國用了80年左右,法國用了上百年,而中國僅用了22年。快速崛起的中國城市,雖然高樓林立、車水馬龍,但還來不及形成自己的文化。一些城市呈現文化荒漠化、碎片化、快餐化、無規則化的特點,這不僅有礙城市成熟發育,妨害城市軟件建設,也會殃及城市發展的政治利益。
應以層次構造為著力點
中國城市文化建設的必要性、緊迫性及方法論已有諸多文章論述,但對中國城市文化生態的格局問題還少有提及。一個良性的城市文化生態應是“精英文化”“大眾文化”和“草根文化”三位一體的“草灌喬型”多元體系。借用林業生態術語,我們把“精英文化”比作直插云天的“喬木”,把“大眾文化”比作不高不矮的“灌木”,把“草根文化”比作綠遍山野的“草木”。就像大自然數千萬年形成的原始森林中的生態環境系統,草木、灌木、喬木融為一體,三者共生共榮,不分高低貴賤,都是其中的一員。不同層次互為因果,彼此照應,才使其生生不息,從而造就至今讓人類無法破解的大森林生態系統良性循環之謎。因此,用生態學的原理打造城市文化應是當代中國城市文化建設方向性、目標性的著力點。
城市文化“靶向”偏差
綜觀當今我國城市文化建構,令人憂心的是,許多城市不惜人力、物力、財力,高薪延攬世界級大師設計的“高大上”的形象工程,投資數億甚至數十億的高檔影劇院、音樂廳、山水實景演出等屢見不鮮,其奢華氣派世所罕有,新奇怪誕堪稱一絕。這些已達極致的“陽春白雪”行為,用學者王列生的話說,“一開始就沒有面對社會基本文化訴求并以此為邏輯起點和靶向,而是在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支配下熱衷于各種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標志工程、速效工程,熱衷于文化建設中的權力意志所決定的隨機虛擬指標以及對這些指標的政績驗收。”一些文化建筑建好后,門前冷落,入不敷出已成常態,不要說正常的維護費用無力籌措,有不少連水電費交起來都十分困難。
在一些人看來,只有標志性文化建筑才是主流文化的代表,才是中國人才能的顯現,借此才能在世界文化發展中傲視群雄。在這種荒唐理念的驅使下,本來就投入不足的城市文化建設過多地向精英文化傾斜,嗷嗷待哺的大眾文化、草根文化卻無米下鍋。難怪坊間戲稱今天的一些城市文化是“領導的文化”“富豪的文化”“洋人的文化”。
“人化”和“化人”是關鍵
從風靡全國的大媽廣場舞,毀譽參半;到徐州街頭的萬人集體暴走,評價不一;再到農民工業余時間四處游蕩,無可奈何,這其中透露出的一個重要信息,就是城市文化需求與供給之間的尖銳矛盾,城市沒有提供更多可以選擇的文化活動方式,他們只好千人一面、萬眾齊趨地參與某項單調的活動。那些高不可及的一流歌劇院、音樂廳,那些交響樂、芭蕾舞、歌劇,票價都高得嚇人,大眾看不起,也不愿看,他們需要的是適合普通百姓消費的平民文化,尤其是那些參與式、體驗式的自娛自樂文化。
基于文化就是“人化”和“化人”的理念,在城市文化建設中決不能讓老百姓不知文化何“化”、美術何“術”、圖書何“圖”、音樂何“樂”,而是務必樹立適合平民消費的健康有益的大眾文化、草根文化的觀念,這才是一個城市的主流文化、主體文化和主導文化。一個城市的文化是所有生活在這個城市里的人共同創造的,每個人既是文化的消費者,也是文化的創造者。集聚城市的人來自天南地北,每個人都承載著不同的家族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各種文化在互相沖撞中融合,在融合中統一,在統一中升華,這就是“人化”的過程;然后再按照升華后的文化范式,約束規范來到這個城市生活的所有人,這就是“化人”的過程。城市文化有極強的包容性和巨大的同化力。每個人在他所生活的城市里既消費著既往的城市文化,也為這個城市的文化發展默默創造著、貢獻著。如果忽視了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普通百姓,一個城市的文化建設將是沒有價值的。培養一個城市市民的文化認同感、參與度和歸屬感,是一個城市凝聚向心力的根本途徑和關鍵舉措。
五個平臺與四支隊伍
當今中國的城市文化建設務必兩眼向下,瞄準大眾,瞄準基層,瞄準平民百姓,讓他們貼得近,聽得懂,能進入,能參與,喜聞樂見,積極投身。為此,當務之急是要搭建五個平臺,建好四支隊伍。
五個平臺:一是免費開放的館、站、室、廳等公共文化設施,如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閱覽室、歌舞廳等。一些地方,博物館成了“文物倉庫”,圖書館成了“圖書倉庫”,一面是需求不能有效供給,一面是資源閑置浪費。而人口有700多萬的香港有77家圖書館,圖書借閱紅紅火火,一個借閱電話可以送書上門,還書不光可在任何一家圖書館,各地鐵站口還都設有還書處。有關調查顯示,國內圖書館借書還書手續多有不便,導致許多圖書資料很少有人問津。某地竟出現一個有32名工作人員的圖書館一年只借出32本圖書的奇聞。二是為2.6億農民工搭建“文化低保”平臺,在為他們免費提供文藝演出、電影電視、圖書閱覽的同時,免費發放文化消費券,讓他們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定點商業文化消費,保障他們的基本文化權益。三是搭建適合群眾自娛自樂的街頭表演平臺。國外許多國家在街頭巷尾都建有這樣的簡易場所,可以讓那些有即興表演興致的人,興來神至,臨時組合,演完即散。四是搭建便于市民包括農民工交流的“親情網站”,使那些無法融入城市或心情郁悶難以自我排遣的人找到情感的寄托。可以組織專業人才或征集志愿者幫助他們排解積郁、疏導情感,提供交流思想、答疑解惑的平臺。五是搭建非物質文化傳承平臺。在芬蘭,小學生掌握一項本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必修課。城市應免費開辦各類有當地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培訓,吸引愛好者參與,使之薪火永續。
四支隊伍:一是能盡心盡職做好服務的基層專業文化工作者隊伍,把那些熱心于基層文化事業的同志選出來,用到位。二是民間文藝骨干隊伍。把那些有各種文藝才能的民間骨干分子組織起來,廣泛開展各種文藝活動。三是具有專業文藝水平的師資培訓隊伍。把公辦院、團、校的專業人才組織起來,采取多種方式,深入基層文藝骨干群體,定期開展各類培訓輔導。四是志愿者隊伍。把有文藝特長的志愿者組織起來,利用節假日或其他休息時間到社區和企業開展文化服務。
城市文化的豐富多彩是一個城市精氣神的體現,建立起“草灌喬”結合的城市文化生態,不僅能夠讓廣大市民尤其是農民工找到精神的棲居之所,更能充分激發一個城市昂揚向上的強大活力,生動展示一個城市的勃勃生機,這也是一個城市樹立形象、提升軟實力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