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公安部的統計數據顯示,去年以來,全國累計清理注銷106.1萬個重復戶口。
“目前,我國多重戶口數量遠超這一數字,清理工作還任重道遠。”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王太元今天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說,應借此改革體制、機制,完善法律,規范管理,破解亂象。
戶口亂象叢生危害嚴重
社會對戶口亂象的關注,某種程度上要感謝陜西“房姐”龔愛愛——在北京、陜西等地擁有4個戶口、在京房產超40套的某銀行原副行長。
龔愛愛不是唯一擁有多重戶口的人。在她之前,河南鄭州“房妹”之父翟振鋒、廣東廣州“最牛煙草局長”陳文鑄,在她之后,山西長治公安局副局長樊紅偉、河南泰浦物流集團公司董事長王群英等人,均被曝出擁有多個戶口。
王太元說,目前公安機關核對重復戶口,僅僅排重姓名、年月日等幾個文字項目,排查出的106.1萬個重復戶口絕大多數是明顯重復,還沒有運用人像核對等技術進行排重,排重工作遠未結束。
有人擁有多個戶口,有人卻一個戶口也沒有。不結扎不給孩子上戶口,非婚生子女不讓落戶,沒有落戶意識而耽誤了上戶口……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發現,1300余萬人沒有戶口,云南甚至有無戶口村。
在王太元看來,無戶口造成的后果比多戶口嚴重得多。“多戶口主要是侵占公共資產,不直接影響老百姓的人身財產利益;而無戶口與群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辦不了身份證,連出行這一最基本的權益都會受到影響。”
他期待,大張旗鼓排查多戶口的同時,公安、民政、計生等部門能通力合作,解決無戶口問題。
相比多戶口和無戶口,王太元指出,錯戶口數量更多。
兩三年前,山東一戶農民家7口人的戶口全部登記有誤,女兒的登記年齡比媽媽大4歲,影響到入學。當地派出所說改戶口要層層上報,改一個費用800元。在王太元的積極協調下,警方承認登記錄入錯誤,免費更改。
戶口亂象中的空戶口有多少,王太元坦言,不得而知,但肯定存在。他舉例說,近年來,一些地方為了完成火葬任務,降低土葬比例,不給死亡老人注銷戶口,甚至出現老人死亡多年后仍在領取低保的怪現象。
從危害公私經濟利益的多吃多占,到破壞市場經濟正常秩序的躲債賴債,從一般形式的犯罪到恐怖襲擊,到處都有戶口亂象的影子。
“當前,我國掀起反腐風暴,要打擊腐敗,更不能讓戶口亂象存在。”王太元說,官員如果只有一個身份證,不管他買多少房子、在幾家銀行存錢,紀委、司法機關都很容易查實,隱匿財產的難度大大增加。
為權益對戶口趨之若鶩
很多年前有人問王太元,18萬元買個北京戶口是否劃算?他脫口而出:太劃算了!“如果現在有人問這個問題,我會說80萬元都值,申購一套安居房就賺回來了。”
戶口上捆綁了太多權益,很多人對其趨之若鶩,是產生戶口亂象的根本原因。
據介紹,上世紀90年代至今,戶口上捆綁的權益正在逐漸剝離。1993年之前,生產資源、生活資源分配都與戶口掛鉤;2003年之前,北京128個相對輕松、工資高的工種不向外地人開放;近年來,同命不同價問題才得到解決。
“盡管這二三十年來,戶口剝離了70%以上的權益,但涉及教育、醫療、社保等群眾關切的核心權益還沒有剝離,何況這幾年來,很多大城市又將住房與戶口掛鉤,戶口的吸引力仍不可估量。”王太元表示。
記者經梳理發現,辦多個戶口“好處”多多:用虛假戶口開設賬戶、購買房產,方便隱匿財產;在有樓市限購令的城市可以購買多套住房;用虛假戶口超生不易被發現,可以逃避處罰;方便出入境甚至犯法后外逃。
一邊,因利益驅動有多辦戶口的需求;另一邊,戶口管理又存在不足。
“戶籍管理表面上已全國聯網,實際上只是地市級局域網基本實現網絡化管理,跨越地級市的兩個局域網有信息傳輸,卻沒有排重功能。”王太元直言不諱地說,戶口亂象與公安機關不重視戶籍管理有一定關系。“近年來,需要公安機關承擔的急難險重工作越來越多,加上之前社會各界普遍不關注戶籍管理,導致這項工作從申報開始就比較混亂,登記后又缺少核查,錯誤難以避免。”
不僅僅是公安一個部門,王太元認為,勞動、民政、住房、金融等部門都要為戶口亂象承擔責任:一些地方民政部門對收養卡著不辦,導致一些孩子長期沒有戶口;銀行早已全國聯網,辦理業務時完全可以核查對方情況,也可以通過公民身份證信息中心核實,但一些銀行不經核實隨意放款、辦理信用卡,助推身份證造假違法犯罪活動大量出現。
做好加減法服務均等化
7月底,國務院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看到“創新人口管理”一章,王太元對解決戶口亂象有了充足信心。
“以前,城市和農村分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分離,戶口重漏差錯都被分割在一個個小格子里很難發現。意見提出建立城鄉統一的戶口登記制度,戶口之間碰撞核對將容易得多,便于發現問題。”王太元說。
意見要求,建設和完善覆蓋全國人口、以公民身份號碼為唯一標識、以人口基礎信息為基準的國家人口基礎信息庫,分類完善勞動就業、教育、房產、婚姻等信息系統。
王太元說:“以后登記戶口信息,可以進基礎信息庫查詢,避免重復身份證號等問題的出現。”
據了解,中國30年戶籍改革之路,走的是一條做加減法之路。“減法”就是將各類權益從戶口上剝離,今后仍要通過改革進一步剝離權益;“加法”就是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逐步讓外地人享受本地人一樣的權益。
意見對如何做好“加法”有明確要求和目標,提出建立居住證制度,以居住證為載體,建立健全與居住年限等條件相掛鉤的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
“以后,外地人不用想方設法拿北京戶口了,拿到居住證后,該有的權益就都會有。”王太元說。
去年以來,公安機關深入推進戶口登記管理清理整頓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王太元認為,整治戶口亂象不能僅靠自查,靠上級查下級,應當吸收勞動、住房、民政、計生等與人口打交道緊密的部門力量,互通人口信息資料共同開展整治,做到“六親不認”,發現問題堅決查處,即便退休了也要追究責任。
發動群眾舉報戶口亂象也是個好辦法,公安機關要做到有舉報必查實、回復。
1959年出臺的戶口登記條例沿用至今,55年沒有任何修訂。盡管對完善戶籍立法多有期待,但考慮到民法通則相關規定不完善,王太元表示,當前立法條件尚不成熟。
“戶口亂象是長期積累下來的問題,國務院層面出臺意見,協調多個相關部門共同應對,相信這一問題將加快解決。”王太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