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08-04 20:48:01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艾豐
“現在到了城鎮化倒逼改革的階段”,艾豐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艾豐近日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從去年開始,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艾豐、石軍三人就開始主編《中國新興城鎮化理論與實踐叢書》。艾豐表示,做這件事情,目的是探索世界城鎮化、中國城鎮化,特別是中國新型城鎮化的規律,為實踐提供方法論。
城鎮化到底有多重要
記者:您怎樣評價這些年中國城鎮化走過的道路?
艾豐:從歷史上看,中國對城鎮化的認識遠遠滯后于實踐,再加上政治運動等影響,中國的城鎮化幾起幾落,曲折前行。
改革開放以后,人們對城鎮化的認識進入了新的階段。具體來看,可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上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不能阻止,但反感。農民包產到戶后,農業的支撐作用強了,一些剩余勞動力涌進城市。這些人當時被城里人稱作“盲流”。第二個階段,從上世紀90年代到2011年。人們開始正視農民工的貢獻,并呼吁保障其應有的權益。“農民工”概念的提出,成為這一階段標志性的事件。第三階段從2012年黨的十八大召開至今,提出了新型城鎮化概念,城鎮化被正式定位為國家戰略。但還是太慢了!
記者:您認為應該怎樣理解城鎮化,才能深化改革推動經濟的發展?
艾豐:要站在勞動生產率的高度來認識。過去一提到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提高農民收入,強調的就是提高產量。但增產這條路走到一定程度就陷入了瓶頸。因為農產品有兩個特點:一、增產困難;二、增產多了賣不出去,還是賺不到錢。
怎么提高勞動生產率?單純靠提高產量,這條路很難走通。答案是減少從事農業勞動的人數。而減少人數的辦法就是城鎮化,讓農民進城。
如果那么多人都留在農村,那大型機械怎么發揮作用?現代農業怎么實現?勞動力減少后,農業現代化的需求會增強,家庭農場及各種合作社才會出現。
因此,城鎮化是促進農業現代化的基礎,是根本解決農村發展的必要途徑,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城鎮化對經濟轉型意味著什么
記者:轉型升級是中國經濟的第一要務。城鎮化對轉型升級意味著什么?
艾豐:城鎮化恰恰是解決經濟轉型的“牛鼻子”。中國的經濟轉型是兩個轉型:發展模式、發展方式的轉型。發展方式的轉型,就是由粗放經營到集約經營。而經濟模式的轉型,就是由“兩外模式”(過分靠外貿拉動,過分靠外延擴張)轉變為“兩內模式”(更多地靠內需拉動,更多地靠內涵提升)。
顯然,過分依靠外需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走不通了。人們的關注點轉到內需上。而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最核心的動力依然是城鎮化。
第一,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農民收入增加了,就會消費。第二,城鎮化帶來巨大的投資拉動。比如房地產,過去10年,每年對GDP的貢獻率,約為1%~2%。而從發展方式的變化來看,城鎮化的作用,仍然是非常關鍵的。發展方式要由粗放轉向集約,但是人們對集約的理解,卻往往忽視了空間配置的概念。而空間配置是實現集約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由于土地成本、勞動力成本的原因,一個工廠建在沿海可能賠錢,但是到了中西部,可能就賺錢。因為成本下來了,效益就上去了。所以由粗放到集約必須考慮空間的變化。其實,城鎮化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突出了空間配置。城鎮化是怎么出現的?是因為工業需要集中生產。人口由分散變成集聚,才有工業化。由此農村人口開始向城市集中,工業化與城鎮化應該是相伴相生的。
城鎮化的空間配置主要指三個方面,城鄉之間、城市之間及一個城市內部(不同功能區)的空間配置。上海1990年代搞浦東開發,面臨的第一個難題就是資金問題。而解決這個問題,靠的就是空間配置的改變。當時很多里弄小廠占著上海市市中心的地皮。上海把這些小廠外遷了,然后,再把騰出來的地皮出讓了,從中得到大量資金,之后再安排新的產業進來。通過這種產業布局的改變,很快就發展起來了。
城鎮化倒逼了哪些改革
記者:您一直強調城鎮化倒逼改革,具體來講,這些改革體現在哪些方面?
艾豐:過去30年,特別是本世紀前10年,主要是以開放倒逼改革。對那些不適應WTO規則的地方,從宏觀到微觀,都作了非常多的改革,以適應開放需求。今后還要繼續開放,繼續用開放倒逼改革。但是中國深化改革的動力,能夠產生倒逼作用的,最重要的是城鎮化。
從深化改革的重點,也可以看到城鎮化倒逼改革的軌跡。其一,倒逼了政府的改革。現在財稅制度的改革、金融制度的改革,都與城鎮化進程密切相關。換句話說,這些改革最重要的是解決城鎮化中出現的問題。
其二,倒逼社會改革。城鎮化離不開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農民進城,與市民待遇不一樣,享受不一樣的公共服務,城鄉一體化就無法推進,所以公共服務的社會改革是城鎮化的必然。
其三,倒逼農村改革。農村體制的深刻改革,現在才剛剛破題。比如土地制度的改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出的題目非常深刻:“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這就是城鎮化逼出來的改革,這個改革要做起來非常難也非常深,因為涉及方方面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