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安徽城鎮化率將達到51%,這意味著超過一半的安徽人將會告別農村,移居到城鎮或城市,成為“城里人”。到2020年,安徽省城鎮化率將達58%,2030年這一數字有望超過70%。這是記者從25日召開的安徽省美好村鎮發展與建設創新專題論壇上獲得的消息。
據了解,本次論壇為“《決策》大講堂”系列的第二十期,以“美好村鎮發展與建設創新”為主題,由安徽創新發展研究院、《決策》雜志社主辦,200多名專家學者、政府官員和企業負責人出席論壇。針對當前新型城鎮化與美好新農村建設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參會人員探索通過制度、方法與手段創新,力爭走出一條以人為本,集約、節能、生態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城鎮化和美好鄉村發展之路。
全省累計投入20多億元支持秸稈禁燒
今年的午季秸稈焚燒,曾引發大范圍霧霾天氣,不少人對此仍然心有余悸。環境保護問題尤其受到與會者關注。在當天的論壇上,安徽省環保廳副廳長殷福才表示,秸稈焚燒容易引起大氣污染問題,安徽為治理秸稈焚燒問題做了大量工作。今年中央財政投入5億元資金支持安徽秸稈禁燒,再加上各級政府的配套資金,投入的資金高達20多億元。“即使如此,也沒能解決秸稈焚燒問題。”
一方面是國家禁燒秸稈,另一方面是農民面臨秸稈處理難題,那么秸稈究竟該如何處理?殷福才認為,秸稈禁燒并非唯一辦法,可以通過秸稈還田、生物質發電、高溫堆肥、制作飼料和粉碎還田等方式處理秸稈。其中,高溫堆肥最有價值,對土壤無任何壞處,應該在小麥主產區大力提倡開展高溫堆肥工作。
面對愈演愈烈的環境污染問題,他認為,農村環保必須提到議事日程當中來,做好農村環保工作,根本上是要建設生態鄉村。首先是解決農村“臟”問題,處理好生活垃圾和生活廢水;其次,實施好農村凈化工程;再次,大力發展農村經濟,讓農民富裕起來。“要讓農村富裕,必須吸引高素質人才到農村去,允許農村宅基地進入市場,提高城鎮化水平。”
2015年安徽省城鎮化率將達51%
除了環保問題,“城鎮化”也成為本次論壇的熱詞被反復提及。據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村鎮處處長鄒桂武透露,安徽省城鎮化發展的目標是:到2015年城鎮化水平將達到51%,2020年城鎮化水平將會達58%左右,2030年將會達到70%—73%。
“現在看來,2015年的目標是可以達到的。”鄒桂武強調,即使到2030年安徽省城鎮化水平達到70%,仍然還有1000多萬人居住在農村,因此必須考慮在城鎮化的過程中謀劃美好鄉村建設。
2013年12月,中央召開的城鎮化工作會議曾明確提出,要讓城鄉居民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同時,在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中,要注意保留村莊原始風貌,要慎砍樹、不填湖、少拆房。
鄒桂武指出,建設美好鄉村,需要從農村實際出發,尊重自然,尊重農民意愿,尊重當地的歷史和文化。在中心村的選點問題上,原鄉政府所在地、歷史上交通狀況良好的地方、有產業支撐的鄉村以及有一定歷史遺產和歷史風貌的地方都可以納入范圍。
“目前,安徽省省級傳統村落的名單已經公布,有65處傳統村落獲得國家認可,每個村莊將會獲得300萬元資金補助。安徽省第一批有28個村莊獲得補助。”對于美好鄉村的建設標準,鄒桂武表示并沒有統一標準,“到底好不好,需要村民說好才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