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時間:2014-07-25 20:35:24
來源:商務部網站
2014年以來,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照國務院和領導小組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促進創新發展和保障民生安全,協調各部門、各地區深入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維護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取得明顯的階段性成效。
一是抓住重點集中整治,遏制了侵權假冒蔓延勢頭。緊緊圍繞食品、藥品、農資、建材、汽車配件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產品和國內外關注的侵權盜版等突出問題,組織開展農資打假春季行動、京津冀地區車用汽柴油專項整治、“質檢利劍”打假行動、醫療器械“五整治”行動、電視購物專項整治、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行動、網上專利執法護權等10余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侵權假冒違法行為,有效防范了系統性、區域性風險。今年1-5月份,共查辦案件5萬余件,抓獲犯罪嫌疑人8307人。
二是刑事打擊聲勢浩大,震懾了侵權假冒不法分子。公安機關組織開展集群戰役,加強多警種聯動、區域間聯合,集中力量鏟除犯罪產業鏈,破獲了一批大案要案。檢察院、法院依法快批、快訴、快審、快判,審結并公布了一批典型案件,有力打擊了不法分子的囂張氣焰。6月15日至18日,公安部部署廣西、廣東、福建公安機關集中收網,破獲一起制售假冒世界杯參賽隊球衣案,查獲假冒球衣等運動服裝15萬余套,抓獲犯罪嫌疑人10人,涉案價值3000余萬元。
三是推進案件信息公開,完善打擊侵權假冒治本措施。研究制定了《關于依法公開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和侵犯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的意見(試行)》,于今年2月報請國務院批轉。4月17日,領導小組辦公室會同9個行政執法部門召開全國視頻會議,對信息公開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意見》對侵權假冒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的內容、權限、程序、方式以及規范管理和監督保障等作了明確規定,要求行政執法機關作出處罰決定或處罰決定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公開相關信息,充分發揮社會監督作用,懲戒違法者,約束執法者,保護消費者。從6月1日起,全國縣以上行政執法機關對侵權假冒的行政處罰信息需主動向社會公開。
四是宣傳報道積極開展,發揮了較好的教育引導作用。中央和地方各類媒體跟蹤報道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加強輿論監督,在重要版面和時段推出專欄專題專版。圍繞“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食品安全宣傳周”,曝光典型案例,報道優秀企業,制作播出打擊侵權假冒公益廣告,連續掀起宣傳高潮。1-6月,媒體發表相關報道13萬余篇,產生了良好的教育和引導效果,進一步增強了網民抵制侵權假冒的意識。
打擊侵權假冒是一項長期、復雜、艱巨的任務。當前,有的領域制假售假活動依然突出,而且呈現出鏈條化、國際化的特征。隨著執法打擊力度不斷加大,一些假冒偽劣商品向監管力量相對薄弱的農村市場集中。特別是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的發展,為侵權假冒的組織、實施、傳播提供了便利。這類違法主體虛擬化、交易行為隱蔽化,執法打擊的難度更大。
下一步,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會同相關部門,針對侵權假冒的新情況、新問題,繼續組織開展專項整治,重點打擊利用互聯網銷售侵權假冒商品,集中開展農村市場整治行動,著力完善打擊侵權假冒長效機制,進一步深入推進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為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