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自然健康是綠色發展的首要前提,生態環境是人的自然健康的最基本保障”。城市是人類文明的載體,要建設“美麗中國”離不開生態良好的城市。
我國生態城市的健康狀況如何?日前,中國社科院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甘肅省城市發展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發布了《生態城市綠皮書:中國生態城市建設發展報告(2014)》,通過每年一度的“體檢”,試圖為我們揭示城市的健康狀態,并針對現有的霧霾等城市病開出“藥方”。
生態城市有“短板”
通過使用動態評價模型對280多個大中城市進行考核評價,《綠皮書》評選出生態城市健康發展100強和特色發展50強。結果顯示,2012年生態城市健康狀況排名前10名的城市依次為:深圳、廣州、上海、南京、大連、無錫、珠海、廈門、杭州、北京。
《綠皮書》分析2012年中國116個生態城市的健康狀況發現,生態健康狀況良好的城市,在生態環境、生態經濟以及生態社會建設方面采取了一定的行之有效的措施。“通過加強環境綠化、保護水資源、保持生物多樣性、對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做好城市污水處理、加強生態意識教育以及普及法律法規等措施,加強生態城市的建設。”
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更應看到我國的生態城市建設中還存在不少問題。我國生態環境建設空間格局還很不平衡,就是突出的一個表現。
甘肅省城市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劉舉科分析認為,雖然排名前10位的生態城市健康狀況指標得分較高,但整體排名靠前的同 時,也存在明顯的“短板”,指標得分不均衡。例如,深圳市綜合排名、生態環境排名和生態經濟排名均位居前列,但是生態社會排名第99位;北京綠化覆蓋率排名第二,但因為霧霾頻發,空氣質量排名倒數第二。無錫、珠海、廈門、杭州也存在類似的問題,說明各城市需要統籌兼顧,在鞏固突出優勢時,進一步提升綜合水平。“一些生態城市建設成效顯著的城市,還應進一步完善生態建設制度,探索構建生態城市治理體系,不斷提升生態城市治理能力,提升生態城市建設的質量。”
破解水資源瓶頸、提升用水效率,也是擺在生態城市建設面前的一個急迫問題。《綠皮書》顯示,2012年我國城市人年平均用水量為68.1噸,而德州、榆林、曲靖等城市人年平均用水量都沒有超出10噸。水資源短缺已經成為一些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以德州為例,因為地表水資源短缺,客水資源不穩定,地下水資源也已經嚴重超采,使得德州的人年平均用水量僅為4.7噸,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僅是全國的十分之一。同時,城市節約用水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綠皮書》顯示東莞的人年均用水量高達881.7噸,成為全國最費水的城市,亟待提高用水效率。
空氣質量是衡量生態城市的一個重要指標。《綠皮書》顯示,在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排名中,蘭州、北京、烏魯木齊、成都、天津成為墊底城市。2012年中國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的城市有廈門市、汕頭市、梅州市、河源市、珠海市、安順市、欽州市、內江市、黃山市、贛州市、宜春市、萍鄉市、海口市、三亞市。2012年中國116個生態城市空氣優良天數平均為341天,空氣優良天數最低的為270天。
城市病“病因”何在
當前,我國已進入城鎮化快速發展階段,2013年我國城鎮化率達到了53.73%。但是同時,大范圍長時間霧霾肆虐、“城市病”日益加深的嚴峻現實令人憂慮,由此可見我國城市的生態化仍處于“初綠”階段。
“空氣污染、居民生活飲水污染事件頻發,食品藥品監管不力,嚴重影響居民健康,也影響著社會穩定。汽車發展及其交通基礎建設需要進行規范,汽車的排污已經成為霧霾天氣的重要原因。城市基礎設施改造換代與服務還跟不上新型城鎮化發展需要。城市群帶圈之間,生態建設還很不平衡,生態虧損與生態盈余城市群之間差距較大,東中西部生態城市建設模式、標準需要進一步探索、總結與細化。城市內外自然帶、農業帶、人文帶三帶相銜建設還沒有得到和諧發展。”《綠皮書》對當前生態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總結。
專家認為,一方面,中國的城鎮化發展迅速,成就突出;另一方面,中國的城鎮化發展還有很大空間,城鎮化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但是,在中國城鎮化進程加快的同時,有許多問題制約著中國城市發展質量的提升。
“像北京、天津這樣的城市群,集中了3000多萬城市人口,遠超過當地的生態環境承受能力。交通問題、水的問題等都比較突出,同時霧霾天氣和周圍的污染物排放也是大問題。”中國科學院院士、《生態城市綠皮書》顧問陸大道說,在張家口、承德地區十幾萬平方公里范圍之內,對生態環境有一系列的限制,保持了生態服務的基本功能,才保證了密云水庫的水符合飲用標準。他認為,當前“城市病”凸顯,生態環境的支撐條件是一個較大問題。
《綠皮書》總結,“一是經濟、社會、人口、資源、環境不協調,支撐城市發展的生態環境條件日益脆弱。二是城市規劃短視,隨意更改,城市管理粗放”,導致各種形式的“城市病”問題日益突出。
治理城市病是“綜合工程”
未來我國將處于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鎮化進程,而與之伴隨的各種“城市病”成為人們關注的重大問題,城市發展必將在人口、資源、環境和生態上面臨更為嚴峻的挑戰。生態城市建設是未來我們國家的社會發展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在《綠皮書》中,劉舉科、孫偉平、胡文臻等專家提出:城市病治理是一項綜合工程,需要強化制度、創新技術,并以持之以恒的決心來實現。綠色、智慧、健康、宜居的生態城市建設成為最大的民生工程。
陸大道說,我國應進入中速經濟增長期,不能像過去那樣將絕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追求經濟增長,現在要逐步增加國家投資在完善社會服務保障能力、建設生態文明方面的比例。“到了一定的階段,比如人均GDP在5000到1萬美元的階段,人民有更高的要求。養老、社會保險、醫療、衛生、環境,都需要國家拿出更大的投入,經濟指標要相對低一些。”他認為,經濟增長、社會發展、生態環境形成我國發展的“三維空間”,才能達到最和諧的社會狀態。
華東師范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院院長曾剛認為,要重視跨界生態城市建設的合作。針對霧霾、環境污染等問題,各地在積極探索跨越城市的行政邊界、行政管制范圍的合作,但實施起來還缺乏一種長效機制。同時,生態城市建設要充分利用市場化的工具。他舉例說,我國已經有7個省市啟動了碳排放交易,但目前的交易量還不到10億元人民幣,而全球在2009年時碳排放交易的總規模就超過1000億美元,現在已經接近2000億美元。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我們在能源領域為世界作貢獻的潛力還很大。
《綠皮書》中還專門對汽車問題與生態城市建設的關系進行了深入探討,在發展規模、數量、技術標準、排放標準等方面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