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山:認識中國共產黨的幾個維度
時間:2014-07-10 22:15:18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劉云山同志在“歐洲學者眼中的中國共產黨”研討會上的講話
很高興來到哥本哈根商學院,同大家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剛才,七位專家圍繞這次研討會的主題,介紹了研究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成果,許多觀點富有見地,特別是就進一步研究好中國共產黨提出了許多很好的建設性意見。通過大家的發言,我深深感到,多年來,大家通過卓有成效的研究,為增進世界特別是歐洲對中國共產黨的了解、推動中歐之間互信合作做出了積極努力。借此機會,我謹代表中國共產黨表示衷心感謝。
剛才,幾位專家談到,中國的崛起是當今世界的大事件,中國的快速發展和展現出的生機活力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者投入到對中國的研究中來。還有的學者談到,要研究好中國,就應該研究好中國共產黨。為什么?答案很簡單。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執政黨,是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領導核心。當今中國的發展成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也沒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國,當然要研究中國共產黨;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當然也要研究中國共產黨。研究好中國共產黨,實際上就抓住了研究中國的核心,就找到了解答當代中國從哪里來、向哪里去的“鑰匙”。
對于中國共產黨的研究,我們秉持開放、包容、支持、合作的態度。有的學者提出從決策者的角度來研究中國共產黨,希望能接觸中國的決策者,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決策過程。這是一個很好的角度。中國共產黨的決策過程是開放的、透明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以及全會之后各項改革部署的實施,我們都及時向外界公開。如果大家有興趣且有研究的必要,中國的決策者以及參與決策過程的人愿意與大家交流。不僅如此,國際上研究中共的專家和智庫也可以與中國的學者和研究機構開展合作,我們在這方面沒有障礙,也愿意幫助找到合適的渠道。問題導向是一個重要的研究方法。中國當前面臨的問題還很多,挑戰也很多,但我們不回避問題。中國和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各種課題都可以研究,也希望大家能夠取得建設性的研究成果。作為一個有四十多年黨齡、長期從事黨建工作的中共黨員,我認為,觀察和研究中國共產黨,可以有這樣幾個維度:
第一,歷史的維度。觀察和研究中國共產黨,需要聯系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大背景,認識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大趨勢。20世紀初,中國內憂外患、四分五裂,救亡圖存成為最緊迫的歷史課題。我們的國歌里有一句歌詞“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在這樣的情況下怎么辦?當時的中國人想了很多辦法,奉行各種主義的這個黨、那個黨都曾登上過中國的歷史舞臺,君主立憲制、議會制、多黨制、總統制等也都曾在中國試驗過,但結果都行不通。直到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才找到了一條正確道路,帶領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國。中國共產黨執政六十多年來,經過不懈的探索和實踐特別是不斷推進改革開放,帶領人民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可以說,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今天的一切離不開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不是自封的,而是歷史的選擇。
第二,人民的維度。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舉起了一面旗幟,即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就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宗旨。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著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哪一個或哪幾個利益集團的特殊利益。這一點從革命到建設再到改革,一路走來從未改變。鄧小平曾說過:“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評判各項政策成敗得失的根本依據。”這已經成為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奉行的格言。在實踐中,人民擁護的事、贊成的事、高興的事、答應的事,我們就堅決去做、主動去做。我們當年搞改革時,也遇到這樣那樣的阻力,但改革對人民有好處,人民支持,我們就義無反顧地推行。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反腐敗的力度是很大的,提出“老虎蒼蠅一起打”。之所以這么做,就是因為老百姓擁護和支持。人民群眾的訴求就是我們工作的依據。盡管我們黨現在還有這樣那樣的不足,但總的來說仍得到絕大多數中國老百姓的擁護。2013年皮尤全球民意調查顯示:85%的中國人對自己國家發展的方向“非常滿意”。這在世界上也是少見的,這樣高的滿意率不就是中國人民擁護中國共產黨的最好表達嗎?
第三,文化的維度。中華民族擁有5000多年的悠久文明,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在中國扎根、成長、發展、執政,離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中國共產黨倡導的價值觀、秉持的執政理念,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是一脈相承的。比如,中華傳統文化提倡的講仁義、守誠信、崇正義等,與中國共產黨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致的;中華傳統文化以民為本的理念,與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相通的;中華傳統文化提倡的講和合、求大同等思想,也體現在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之中。我們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際上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傳統文化的有機融合。所以,觀察和研究中國共產黨,應當有文化的關照,把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傳統與中國共產黨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聯系起來、結合起來。
第四,實踐的維度。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作為執政黨,如果國家的經濟發展不起來,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改善,哪談得上執政的合法性?中國共產黨領導著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經過長期艱苦奮斗特別是三十多年改革開放,把一個過去貧窮落后的國家發展得像現在這樣欣欣向榮、充滿生機,人民生活不斷改善,雖然總體水平還不高,但基本過上了豐衣足食的小康生活。三十多年前,中國人均GDP只有300多美元,而現在已達到6000多美元,這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進步。還有,這些年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出色表現,也為世界做出重大貢獻,贏得國際贊譽。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帶領人民抓改革、促發展,抓作風、促黨建,進一步開創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提升了中國共產黨在群眾中的凝聚力。這些有目共睹的事實,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所以,從實踐的維度來觀察和研究中國共產黨,能夠更好把握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密碼。
第五,世界的維度。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中國共產黨一直強調要有世界眼光、全球視野,以開放的胸懷博采眾長。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要永遠做一個學習大國。對世界文明優秀成果,對各國政黨的好經驗好做法,我們都愿意借鑒吸收。中國共產黨就是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現在,中國共產黨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政黨和政治組織保持著友好聯系,無論是執政黨還是在野黨,我們都愿意去交流,從中汲取有益智慧。在相互交流中,我們深深感到,世界是多彩的,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適用于所有國家;政治是多樣的,同樣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來衡量所有政黨。應當看到,現在各個國家、各個政黨所秉持的政治理念各有差異,正因為有差異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和動力。所以,觀察和研究中國共產黨,需要把握世界政黨政治多樣性這個大背景。有了這樣一個世界比較維度,才能正確地、完整地、不失偏頗地認識中國共產黨。
以上幾個方面,是我給各位專家研究中國共產黨所提的一些建議,也包含著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一些經驗和體會。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對中國共產黨的未來充滿自信,這種自信來自于我們黨長期的奮斗、創造和積累,來自于中國道路、中國理論、中國制度的成功實踐。當然,自信不是自滿。我們清醒認識到,在前進道路上還面臨著各種風險和挑戰,無論是加強黨的建設,還是促進改革發展、維護社會穩定,都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我們只有勇敢地正視問題、直面問題,堅持不懈地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永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純潔性,永葆當代中國發展的生機活力。
最后想說的是,各位學者都有研究中國和中國共產黨的興趣,歡迎大家更多地到中國去。研究中國,如果不到中國,不深入了解中國,研究的結果與實際情況會是南轅北轍。同樣,研究中國共產黨,如果不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干部和普通黨員接觸,結果也會是南轅北轍。所以,我們熱情歡迎大家到中國去,也愿意為大家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