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同志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多次發表重要講話。這些講話,是我黨集體智慧的結晶,體現了治黨治國方略。其中不乏經典名言,為世人傳誦。筆者不揣淺陋,擇17則析讀如次,以求教于大家。
一、理想信念是“鈣”
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析讀】:
這是習近平在2012年11月17日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就理想信念問題所打的一個形象貼切的比喻。
魯迅說過“人總是要有一點精神的”,精神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而理想信念則是精神的內核和支撐。什么是理想信念?從哲學上理解,就是人們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持有。對此做出的不同選擇,體現出一個人生命的寬度和厚度。理想信念是一個政黨或社會團體或個人航行的燈塔。做為政黨、團體和個人,缺乏理想,就會迷失方向;缺乏信念,猶如丟失靈魂。缺乏“鈣”質和營養,就會骨骼疏松而軟弱。
中國共產黨,這個曾被教條主義者譏之為“山溝里的馬克思主義”的政黨,創造了“地球上最大的政治奇跡”!她喚醒國人,感染、號召和鼓舞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舍命相隨。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雖九死其猶未悔”;廣大共產黨員直面困難與挑戰,矢志不渝,前仆后繼。從江竹筠到董存瑞,從張思德到雷鋒,從焦裕祿到楊善洲,從鄧稼先到袁隆平……一串串閃光的形象鑲嵌入鮮紅的黨旗,映照著共產黨人的赤膽忠誠。是什么給人們以理想、希望和智慧?是什么給億萬人民在探索真理、追求進步、推進文明的進程中發揮了如此巨大的正能量?這就是因為有了馬克思主義信仰與追求,因為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
夢在前方,路在腳下。周恩來總理曾在一首詩中寫道:“沒有耕耘,哪來收獲?沒播革命的種子,卻盼共產花開!夢想那赤色的旗兒飛揚,卻不用血來染他,天下哪有這類便宜事?”今天,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里,要有效抵制“道德失范”、“誠信缺失”和“精神滑坡”,自覺摒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泛濫下所出現的諸如“否定革命論”、“社會主義歧途論”、“黨史詬病論”以及史學上表現出來的“侵略有功論”、“現代西化論”等異端邪說。做為共產黨人,更應經常給自己補“鈣”,堅守信念的高地,找到精神支點和動力源泉。
補“鈣”的途徑多種多樣:一是學習思考,多讀馬列原著,多讀經典,補理論之缺,增靈氣;二是實踐磨煉,深入基層,聯系群眾,接地氣;三是自身修養,慎獨正己,澄懷悟道,樹正氣。
做為黨員干部,不妨讀一讀(英)特里·伊格爾頓所著《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必將獲益匪淺。篤信“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傳承一份燦若朝陽的理想信念,挺起新時代的民族脊梁!
二、道路理論制度“自信”
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我們就要有這樣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析讀】:
2013年1月5日,習近平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引用清代鄭板橋的一句古語,表達對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和制度的自信。
“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竹石》詩:“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首七絕,詩人表面上是寫竹,實質上是借竹以寫人。
社會主義道路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時代的選擇。近代中國,內憂外患,積貧積弱,千瘡百孔。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翻身解放“站起來”,到改革開放“富起來”,再到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強起來”,從根本上改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命運。九十余年來,中國共產黨從蹣跚學步的幼年迅速成長,一次又一次經歷了血與火的考驗,在黑暗中摸索出一條通向未來的陽光大道。正如習近平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用最生動的詩句概括和總結了其光輝歷程:昨天是“雄關漫道真如鐵”,今天是“人間正道是滄桑”,明天是“長風破浪會有時”。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把堅持和完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基本經濟制度以及各方面體制機制等具體制度的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符合國情,特點優勢鮮明。歷經滄桑和艱難曲折,勝利成果來之不易,旗幟不容改換,紅旗不能褪色!
溯史勵斗志,自信壯前行。中國的發展現在到了一個關節點上。義無反顧,迎難而上,奮力拼搏,展現出一片新的前景、新的天地。畏首畏尾,遲疑不決,坐失良機,帶來的將會是千古遺憾。唯有堅定信心,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共同向往和追求,方可美夢成真。
三、先禁其身而后人
改進工作作風的任務非常繁重,八項規定是一個切入口和動員令。“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各級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說到的就要做到,承諾的就要兌現。
【析讀】:
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帶頭遵紀守法,帶頭改進作風。發人深省,不失敲響一記警鐘。
其中引用了東漢·荀悅《申鑒·政體》“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這句古語,翻譯成現代文,即:善于用禁令治理社會的人,必然自己先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別人。
一個單位、一個地方的帶頭人,一言一行都是一種導向。“打鐵還需自身硬”,“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如果自身做不到勤廉、清正,是很難讓其他人信服的。如果一項制度或規定出臺后,領導干部自己都無法做到,其結果可想而知。正如明代政治家錢琦在《錢公良測語·規世》中所講“治人者必先自治,責人者必先自責,成人者必須自成”。這既是一種領導方法,又是一種為官之德。
翻開一部中國廿四史,會發現其先例不勝枚舉。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在晚年針對自己在位五十四年中,窮兵黷武,弄得“海內虛耗,人口減半”,于是在公元前89年下了一道《輪臺罪己詔》,反省自己的錯誤,調整了政策。位居九五之尊的封建帝王,尚且能檢討自己,向天下人悔過,實屬難得。三國時期,諸葛亮在馬謖失街亭之后,曾上書朝廷,給后主劉禪寫了一封書信,請求自貶三級,以示用人不當,自愿接受處罰,維護法紀之嚴明。曹操也曾因自己的坐騎受驚踐踏了麥田,割發代首,取信于軍,不僅教育士兵,而且震懾了那些以為“法不加于尊”的將校和親信謀士。這是敢于擔責、自省省人的一種體現。
再看近代中國工農紅軍朱德總司令在井岡山根據地最困難時期,以身作則,與紅軍戰士一起下山挑糧,同甘共苦,“朱德的扁擔”傳為佳話。李銀橋在《衛士長讀毛澤東》一書中講述了當年毛主席送子上前線,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毛岸英不幸犧牲,毛主席得知消息后老淚縱橫說了句:“誰讓他是毛澤東的兒子,他不去,誰去”。其言義薄云天,感人肺腑。領袖風范,令人肅然起敬。
說一千,道一萬,不如甩開膀子流身汗,做個好榜樣。在群眾路線學習教育實踐活動中,領導干部要肩負起凈化黨風政風的神圣使命,帶頭按照黨中央關于“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從嚴約束自己,祛除“庸”、“懶”、“奢”、“散”等不良習氣的影響,做廉潔自律、秉公辦事、不徇私情、不牟私利、清白做人的表率。“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一諾千金,言必信,行必果,自然可以取信于民,贏得百姓的口碑。
四、學史學詩學倫理
“學史可以看成敗,鑒得失,知興替;學詩可以情飛揚,志高昂,人靈秀;學倫理可以知廉恥,懂榮辱,辨是非……”。
【析讀】:
2013年3月1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學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時的講話中,特別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和知識結構的完整性,還就學習歷史、詩歌、倫理等傳統文化知識的社會功能與價值判斷做了上述精辟論述。
“史也者,記事者也”。歷史是“前車之鑒”,“不知來,觀諸往”。前人所做而得,我可奉以為法;所做而失,我可引以為戒。近代著名學者章太炎說:“夫讀史之效,在發揚祖德,鞏固國本。不讀史,則不知前人創業之艱難,后人守成之不易,愛國之心何由而起。”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斷言:“如果我們不向歷史學習,我們就將被迫重演歷史”。足見學史的重要。
作為歷史悠久的東方文明古國,中國也是一個創造詩歌的泱泱國度。從《詩經》、《楚辭》到漢賦、樂府,再到唐詩宋詞元曲,從傳統格律詩到現代新詩,作品浩如煙海。“詩言志”,早已成為歷代作詩論詩者的堅守。《史記·滑稽傳》引孔子語:“書以道事,詩以達意”。所謂“志”與“意”就是情感。從心理學角度看,意志與情感原本不易分開。這里的“言”與“達”,其實就是“表現”。正如《詩·大序》所論:“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
我國又是一個禮儀之邦。“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在禮樂文明的深厚土壤中孕育出來的儒家思想,最講究倫理、道德和秩序。《論語》者,倫語也。長幼尊卑、貴賤貧富,皆有序。“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有格。”若民眾具有惻隱、羞惡、辭讓和是非之心,則從中可見仁、義、禮、智的端倪。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這座博大精深的思想藝術寶庫,蘊含著無窮的政治智慧。在全黨上下大力推進學習型政黨建設的今天,學習好、掌握好、運用好這些知識,不僅可以提高鑒賞和審美能力,還可從中汲取人生經驗,領悟為政之道。
五、踏石留印、抓鐵有痕
……要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抓下去,善始善終、善做善成,防止虎頭蛇尾,讓全黨全體人民來監督,讓人民群眾不斷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效和變化。
【析讀】:
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指出:各地區各部門要不折不扣執行改進工作作風相關規定,把要求落實到每一項工作、每一個環節之中。
“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原意是指人踏在硬石上也能留下印記,抓到一塊鋼鐵也能留下較深的痕跡,一般用來形容人的工作扎實,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能深入、務求實效。這與“蜻蜓點水”一詞互為反義。常識告訴人們,石頭也好,鋼鐵也罷,都是非常堅硬的東西,不下真功夫,不下苦功夫,印記和痕跡是留不下的。用“踏石留印、抓鐵有痕”八個字來表達抓作風、反腐敗的狠勁和韌勁,既充滿底氣、彰顯決心,又情真意切、恰到好處。
關鍵在會抓。抓作風、反腐敗要在抓準、抓緊、抓成上狠下功夫。“抓準”就是要善于抓住核心要害,緊盯風險點,牽住牛鼻子,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抓緊”就是既要抓得快,加快節奏,雷厲風行,又要抓得牢,抓住不放,一抓到底。“抓成”就是要科學制定工作方案,明確路線圖、時間表,逐項分解,集中攻關,出實績、見成效。
重點在力行。為政之要,貴在力行,重在履事。行“踏石”之舉,務“抓鐵”之實,都是一種硬碰硬的功夫。這必須具有三種精神:一是打鐵精神。鐵匠鋪里打鐵要把握火候,要連續不斷地趁熱敲打,把擊碎的東西擊碎,夯實的東西夯實。二是釘子精神。要像釘子一樣深入下去,掌握情況,了解情況。三是滴水精神。水滴石穿,繩鋸木斷。不能指望一蹴而就,要常抓不懈,從小處做起,從細微入手,一步步一點點地解決問題。
“踏石留印,抓鐵有痕,”要求我們黨員干部必須善始善終,善做善成。一陣風、走形式,虎頭蛇尾,最終會失信于民。領導干部要有“成功不必在我任期”的胸懷,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屆接著一屆干,承前責,憂后患,對歷史負責,為現實服務,替未來著想。“踏”出干勁,“抓”出實效,把發展的藍圖繪得精確,把百姓期盼的事做得精細,讓群眾看到變化,讓百姓得到實惠。
六、老虎蒼蠅一起打
從嚴治黨,懲治這一手決不能放松。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要堅持黨紀國法面前沒有例外,不管涉及到誰,都要一查到底,決不姑息。
【析讀】:
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就從嚴治黨和反腐倡廉問題,特別強調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這成為我黨反腐斗爭的重要指導思想和原則,也是對反腐敗斗爭提出的更高要求。
“打老虎”體現了我黨反腐敗的決心,更傳遞了我黨反腐敗的信心。“老虎”,顧名思義,是指上層的、掌握大權力的人,他們腐化墮落,危害極大,必須果斷除之,否則后果不堪設想。實踐證明,“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打“老虎”,可以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
“打蒼蠅”體現了我黨對腐敗問題的“零容忍”。“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較之那些動輒數百上千萬、過億元的大腐敗,較之那些位高權重的大貪官,那些脫離群眾的小腐敗:諸如公款吃喝、公車私用、索拿卡要;諸如套取、侵吞、挪用涉農惠民資金;諸如教育亂收費、醫生收紅包、藥價虛高;諸如壟斷行業的壟斷收費等等,有如“嗡嗡”亂飛的“蒼蠅”,同樣令群眾深惡痛絕。這類“蒼蠅”因面積廣、數量多,對黨和政府形象的損害卻如同“溫水煮青蛙”。因而,反腐敗不能“抓大放小”,在打“老虎”的同時,也要打“蒼蠅”。這不僅是群眾的期盼,也是反腐正能量的有力彰顯。
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必須要有勇氣和膽魄。在打“老虎”的時候,不能有畏懼情緒;在打“蒼蠅”的時候,不能時松時緊。在懲治貪污腐敗問題上,沒有大小之分,只要觸犯了,就要堅決出手懲治。堅持大貪小貪一起抓,做到重點突破、立體打擊、逐一排查、不留死角。對大的要嚴懲不貸,對小的,絕不姑息遷就。
七、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
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析讀】:
2013年1月22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這一講話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高度概括。
自從人類有政治社會以來,權力隨之生長。但如何限制權力,如何規范權力的運行,一直是政治社會中的一個難題。18世紀法國思想家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說,“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制約權力”;英國19世紀著名的歷史學家阿克頓勛爵說過:“權力趨于腐敗,絕對的權力趨于絕對的腐敗。”因此,無論何種社會,把權力關進籠子里、對權力進行監督制約,都不失為在政治制度層面上克服腐敗的根本方法。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是我黨對制度反腐的高度重視。反腐敗,不僅僅靠查辦一些案件和懲處腐敗的干部,關鍵是要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相關機制。“蒼蠅不叮無縫的蛋”,怎樣才能使其無縫可鉆?以往,我黨在懲戒機制上下了很多功夫,近年來諸多貪官落馬就是明證。但是,在防范機制和保障機制上尚需完善和加強。就防范機制而言,對權力施行的范圍仍然缺乏明確的界定,如大量的行政審批權限造成大量的審批腐敗,甚至還出現“前腐后繼”現象。此外,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的威力并未得到充分釋放,部分地方對批評報道的遏制導致官員的僥幸心理加強。進一步限制權力施行的范圍,讓權力關進制度之內,充分保障公民的批評權、監督權,才能夠真正防范腐敗行為和壓縮腐敗發生的空間。
腐敗如同野草,它會滋生蔓延。制度反腐,就是要通過體制創新來逐步消除管理的“盲區”和“死角”。反腐倡廉要“常”抓不懈,拒腐防變要警鐘“長”鳴。唯有經常性的反腐倡廉,才能做到有腐必反,有貪必肅,讓權力時刻保持警醒;唯有長期性的拒腐防變,清除權力濫用的縫隙,不給“權力尋租”者以機會,才能保持黨的純潔性和肌體健康。唯其如此,反腐就不會陷入“運動式”、“一陣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泥潭。
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對我們黨員干部而言,是一種約束,更是一種保護。作為掌握權力的黨員干部,既不能專權、越權、以權謀私,也不能因有權力的約束而無所作為。要對制度心存敬畏,自覺按制度用權,按制度辦事,依法履職,讓權力在制度框架內行使,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服務。
八、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實現中國夢,創造全體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繼續付出辛勤勞動和艱苦努力。
【析讀】:
2013年3月17日上午9時,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新當選為國家主席的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莊嚴承諾自己必將“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恪盡職守,夙夜在公”。他引用《尚書·周書》當中“功崇惟志,業廣惟勤”開宗明義,然后對社會各界殷切希望,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要求工人、農民、知識分子要“勤奮工作,積極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主力軍和生力軍作用。”機關工作人員要“克己奉公,勤政廉政”,其言辭懇切,令人鼓舞!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其意是:取得偉大的功業,則必須有遠大的志向;做到在事業上有所建樹,就必須要勤奮不懈的努力。凡事,勤則易,惰則難。任何成功,都是勤奮的根莖上長出來的甜果。“天道酬勤”、“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勤能補拙”、“人勤春來早”、“業精于勤荒于嬉”、“一勤天下無難事”等,都源自中國典籍和民間俗語,是歷史的實踐積淀下來的“真理”。
志向遠大與勤奮工作,前者務虛,后者務實。非務虛不能目標高遠,非務實不能積跬步而至千里。“夢里走了許多路,醒來還是在床上”,就是對那種“言語的巨人,行動的矮子”辛辣的諷刺。沒有勤奮和毅力,再美好的理想和為之奮斗的熱忱,只是紙上談兵。《聊齋志異》作者蒲松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聯語中的兩個故事,就是很好的詮釋。習近平重提“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意在厘清務虛與務實之間的關系。中國夢的最高境界就是祖國的強大,人民的幸福,實現中國夢需要中國人民腳踏實地付出艱辛的努力!
九、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
【析讀】:
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系學院發表題為《順應時代前進潮流,促進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演講,提到世界各國關系時,鄭重指出“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了才知道”。習近平以通俗的道理,揭示了一個深刻的時代主題。
鞋子和腳的問題,讓人自然想起《韓非子》里鄭人買履的寓言故事:“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鞋子的長短、大小合不合腳,只有自己試穿才最準確。但鄭人不這么認為,他寧肯相信“度”(既定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結果是“遂不得履”,落得個無鞋可穿。《淮南子·說林訓》里“削足適履”的故事,也異曲同工。一雙鞋子擺在那里,穿不進去,就把足削了,結果穿是穿進去了,但人已疼痛難忍、寸步難行。
上述兩個故事告訴人們,凡事要變通,不能死搬教條,墨守陳規。陳云同志指出,“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就是說只有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研究處理問題,才最靠得住。橘樹生長在淮南能結出香甜可口的橘子,生長在淮北結出來的卻是酸澀難咽的枳子。一個國家走什么樣的道路,一個人選擇什么樣的人生,都要從實際出發,不能生搬硬套某種模式而妨礙其自身的進步和發展。
鞋子之于腳,美觀也好,護腳也好,最重要的是為了更好地走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我們要做的是不但要有鞋子穿,而且要穿上適合自己的鞋子,這樣才能走得遠,才能走得精彩。
十、因時而變,隨事而制
世間萬物,變動不居。“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
【析讀】:
2013年4月7日,習近平在博鰲論壇開幕式上的演講中,引用了西漢散文家桓寬《鹽鐵論》中的一句古語“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號召大家勇于創新、為促進共同發展,推動亞洲和世界繁榮提供不竭動力。
文學曰:“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世而制。孔子曰:‘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故圣人上賢不離古,順俗而不偏宜。魯定公序昭穆,順祖禰,昭公廢卿士,以省事節用,不可謂變祖之所為,而改父之道也?二世充大阿房以崇緒,趙高增累秦法以廣威,而未可謂忠臣孝子也”。
把上述古文譯成白話,文學說:“明智的人會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有學問的人會根據事情的發展變化來制定策略。孔子說:‘用麻布制成的禮帽,符合于禮的規定。現在大家都用黑絲綢制作,這樣比過去節省了,我贊成大家的作法。’魯定公以昭穆制度為依憑,給閔公和僖公安排合適的位置,把顛倒的順序恢復過來;魯昭公廢棄卿士制度,以節省開支,恢復民力,他們都改易了父祖的成法,可沒有誰說他們這樣做違背父祖的意愿。秦二世崇尚秦始皇的意趣,繼續完善阿房宮,趙高推廣秦嚴苛之法,進一步完密法網,可是沒有人說他們是忠臣孝子”。
原文當中的一小段話,127字,如用古代人不用標點的著書之法,僅103字,但內涵豐富:孔子贊成新禮法,主張節儉;魯定公、魯昭公易父祖之法,卻受肯定;秦二世和趙高師法前朝,卻受否定。這說明一個道理:世事常新,法令制度當應時而動。
當今世界,地球一村,世事紛繁,禍福此去彼來,瞻之在前,忽焉在后。隨機應變者風生水起,因循守舊者坐待成敗!習近平提此古訓,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沒有改革創新,夢想只能是水中月,鏡中花。新世紀新時期,我國正面臨經濟和社會雙重轉型壓力的挑戰,希望與困難交織,機遇與挑戰并存,這需要識時務,善駕馭,激活力,順潮流,以創造世界的共同發展和繁榮。
十一、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
和平是人民的永恒期望。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沒有和平,發展就無從談起。
【析讀】:
和平有多重要?2013年4月7日,習近平在博鰲論壇開幕式的演講中給出了答案:“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和平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心愿,沒有和平,生存和發展就無從談起。國家無論大小、強弱、貧富,都應該做和平的維護者和促進者,不能這邊搭臺、那邊拆臺,而應該相互補臺、好戲連臺。將和平比作為空氣和陽光,淺顯易懂、生動深刻地闡釋了和平對于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同時也傳遞了中國的一貫立場和正能量。
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是不可或缺的寶貴資源,是全人類、全世界的共同財富,看似天天在我們身邊,但是一旦失去,人類將難以生存。一戰、二戰摧毀了無數生命,給全世界人民帶來的災難,仿佛就在昨天。縱觀中國5000年歷史,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是一部悲壯的戰爭史。“三國亂世”的哀鴻遍野、生靈涂炭;“開元盛世”的萬象更新、富庶繁華,這只是我國歷史的一個縮影。戰爭與和平,猶如地獄與天堂。和平需要全人類的共同呵護,各國交往頻繁,磕磕碰碰在所難免,關鍵是要堅持通過對話協商,妥善解決矛盾分歧,維護相互關系發展大局。任何妄圖干涉別國內政、挑起戰爭事端、破壞世界和平的行為,都將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反對。
和平猶如空氣和陽光,滋潤著自然,養育著生命。沒有了和平,人類社會的進步就無從談起。中華民族歷來就是熱愛和平的民族,“和為貴”的儒家思想滲透到社會各個領域。愛護和平、促進和平,是中國的責任,更是中國的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和平是基礎。1974年鄧小平在聯合國第六次特別會議上就向全世界宣布,中國永遠不稱霸。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根據國際形勢的變化趨勢,堅持和平與發展戰略,多次公開闡明:中國過去不稱霸,現在不稱霸,將來強大了也不稱霸。中國的發展不會對任何國家和地區構成威脅,只會給整個全世界帶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開辟更廣闊的前景。
和平這樣宏大的命題,似乎離我們這些普通人很遠,其實很近。每一個人都要生存、要發展,如果沒有和平,我們連起碼的生存都沒有,更不要談什么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要為和平盡到一個“匹夫”的責任。這樣我們就能擁有和平,就能呼吸到新鮮空氣,沐浴到燦爛陽光,享受到幸福生活。
十二、開放包容,共同發展
堅持開放包容,為促進共同發展提供廣闊空間。“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共享發展資源,推進區域合作。
【析讀】:
2013年4月7日,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強調堅持開放包容,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氣度,尊重各國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消除疑慮和隔閡,把世界多樣性和各國差異性轉化為發展活力和動力。
這句名言出自近代民族英雄林則徐的一幅自勉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意指大海浩瀚無邊,是因為能容納千百條江河之水;懸崖矗立千丈,是因為它沒有奢望。
首先,要有善下能容的器量。謙卑而不自滿,是能容的基礎。《老子》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譯為:江海之所以會成為千百條小流歸向、匯聚之地,是因為它總是處在最低下的位置。《莊子·秋水篇》“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納之。”大海之所以成其大,是因為它有接納百川的氣度和容量。
其次,要有開放寬闊的視野。“比大地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則是人的心靈。”俗話說“宰相肚里能撐船”,人有了寬容,人就有了理性,有了理性就不會盲目沖動,急躁冒進。北京潭柘寺的彌勒佛兩邊有一楹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闡釋了佛法無邊、普渡眾生的真諦。這不竟讓人回想起毛澤東少年時的一首《贊井》詩:“天井四方方,周圍是高墻。清清見卵石,小魚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遠養不長。”如果處于封閉狀態,閉目塞聽,夜郎自大,胸懷像雞腸小肚那樣狹窄,那么永遠只是井底之蛙、池中之魚,而看不到廣闊的天空,而不知外面世界的精彩。
再次,要有求同存異的仁厚。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國人縈懷追慕,其政治思想、原則及智慧令人審思,其中施政上所體現出的包容性頗值珍視。一是信任重用反對派人士。唐太宗登基后,既重用一直跟隨他的秦王府舊屬如房玄齡、杜如晦等,也重用原先反對他的李靖、魏征,還破格提拔了出身寒微的劉洎、馬周等。對反對派人士和貧寒之士的信任與重用,突出反映了他求賢若渴、大度容人的雅量,使得貞觀群臣的組成呈現出多元化特點。二是尊重和善待不同政見。魏征主張“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在方針政策的制定上正確對待不同的政見,虛懷博納,善于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唐太宗對此深表贊同,這有力地促成了貞觀政治的清明。三是以仁和寬厚的胸懷處理民族關系和中外關系。大唐帝國的昌盛和開明,其“懷柔荒遠”、“協和萬邦”,引領潮流,出現了“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壯觀場景,彰顯出唐代社會高度繁榮的自信心和開放度,由此煥發出大唐帝國的勃勃生機!
“上善若水。”作為領導干部,要能容人、容言、容物。為人處事注意保持博大胸襟,寬容一點,諒解一點,豁達一點。對待不同意見和牢騷之語能夠聽得進,容得下,想得開,還要不斷吸取新知識。
十三、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
“反腐倡廉必須常抓不懈,拒腐防變必須警鐘長鳴。要牢記‘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的道理……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析讀】:
“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這句成語出自戰國·衛·商鞅《商君書·修權》,意思是說:蛀蟲多了,木頭就要折斷;縫隙大了,墻就要倒塌。比喻為害的因素多了,必定造成災禍。如果錯誤不及時糾正,則會釀成禍害。
2013年4月19日,習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叮囑政治局成員要牢記古訓,在工作中不能有絲毫的懈怠。
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一蠹固然不能斷木,小隙或許不至墻壞,但“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國家機器猶如一座房子,不經常打掃,就會積滿灰塵;如果不注意防雨防漏,及時檢修,就會蟲蛀雨侵而毀壞梁木,風推墻隙而坍塌。唐代陸贄《興元論解姜公輔狀》對“慎初”做了很好的注解:“夫小者大之漸,微者著之萌,故君子慎初,圣人存戒”。《鶴林玉露》有“一錢斬吏”的故事,崇陽縣令發現一庫吏自庫中出,其袖內藏著一文錢,則嚴責庫吏。庫吏喊冤道:“一錢何足道,你敢打我,還能殺我嗎?”縣令聞聽此言,當即揮毫:“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遂拔劍怒斬其首。該縣令所為雖有過激之處,但書寫的十六字值得深思。庫吏私藏一文錢,金額雖不多,看似微小,但若不及時打擊和預防,國庫總有一天會被掏空。
現實生活中的腐敗現象,恰似竊食官倉之碩鼠,噬蝕梁木之蠹蟲。腐敗的關鍵是第一次的“關口”未把持住。面臨權、錢、色等各種誘惑和考驗,意志薄弱者,往往以“難辭情面”、“無礙大節”為藉口而坦然納之,而一旦打開貪欲的閥門,第一次底線被突破,就會無一例外的走上不歸之路。
領導干部官位越高,影響力就越大,就越要牢記古訓,守身如玉,防微杜漸。要始終以審慎的心態忠于職守,將人民賦予的權力全部用在為人民服務上。要始終不邁出“貪婪第一步”,才能終生清白。這對于整個黨員干部隊伍,對于整個國家和民族,就不會“蠹眾而木折,隙大而墻壞”。
十四、越是艱險越向前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越是在困難的情況下,越是要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同舟共濟的凝聚力,越是要鼓起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精氣神。
[析讀]:
北宋哲學家張載《西銘》:“富貴福祥,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于成也。”意思是說:富貴福澤會使得生活更加順利和美好,但是生命中的困難卻是人生中更大的一筆財富。這些苦難和經歷會提高我們的能力和個人修養,從而成為一個有毅力有成就的人。張載的這句話既是唯物的,又是辯證的。成語“艱難困苦,玉汝于成”也就成為后人發憤努力的座右銘。
2013年4月23日,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全面部署四川蘆山抗震救災工作時引用這句古語,著重強調在困難的情況下,更要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奮勇向前,百折而不回。
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大凡一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必須要有迎接苦難的心態和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生活中的困難是一個人成長中的財富,像寶玉一樣珍貴。它可磨礪你的意志,鍛煉你的品格,成就你的未來。
面對瞬息萬變的社會,我們需要不斷地探索、追求。當危機降臨時,我們需要的就是積極地樂觀地去面對,風雨中也許會有彩虹,危機中也許就有意想不到的轉機。危機是黎明前的黑暗,沒有今天的日落西山,怎會有明天的旭日東升。危機并不就是失敗的征兆,完全可以是引向勝利的火把。面對危機,需要的是智慧與堅強。
中華民族曾是一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不管是地震、海嘯還是泥石流,在每一次災難面前,中華兒女總能秉承不怕犧牲、奮勇拼搏的優良傳統,萬眾一心,團結一致,最終戰勝各種災害。一次次與災難抗爭,磨礪了中華民族堅強的意志,也加深了中華兒女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從浴火重生的近代史,到全面小康的新篇章,中華民族在與災難斗爭的過程中不斷成長、成熟。
今天,中國進入發展的轉型期和改革的深水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前所未有,這就需要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智慧和排除萬難的勇氣。敢啃硬骨頭,敢涉險灘,就能贏得更加光明的前景。
十五、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
中國夢是國家的夢、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廣大青年在內的每個中國人的夢。“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
[析讀]:
2013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115周年校慶前夕,習近平給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2009級本科團支部全體同學回信中,用到了“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這句古文。
這句名言出自《唐宋八大家文集·歐陽修》卷十八“或問:……‘然則不足學乎?’曰:‘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未有學其小而能至其大者也,知此然后知學《易》矣。’”學習《易》應該從《易》的大道理著手,而不能只看《易》某一卦的道理,因為只要學會了《易》的大道理,由此就可以獲得《易》中卦的小道理,懂得了這點,就容易學懂《易》了。
浙江烏鎮立志書院有一幅門聯“先立乎其大,有志者竟成。”其上聯出自《孟子·告子上》“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南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陸九淵依承孟子的學旨而主張:“人須是閑時大綱思量,宇宙之間,如此廣闊,吾身立于其中,須大做一個人”,“學者須是有志讀書,只理會文義,便是無志”,即不滯于學習文義,而要把握根本意旨,以達到明道顯理的目的。這種立志觀中包含著方法論。
“中國夢”成為當今的一個熱詞。青年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希望所在。廣大青年,只有把目光從個人的小天地中掙脫出來,將個人理想與家國情懷結合起來,讓個人夢想與中國夢對接起來,才能創造真正出彩的人生!
作為黨員領導干部。要善于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堅持宏觀調控和微觀處理相結合,既有科學的長遠規劃,又有具體的實施方案。既學會“彈鋼琴”,善于抓總管全局,通盤考慮,又善于抓典型,以點帶面,下好“一盤棋”。小大由之,運用自如,把經濟發展、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治安、民生保障等各項工作具體細致地落實好,以成就中華民族之偉業!
十六、相知者,不以萬里為遠
中國有句古話,“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是我們共同的愿望和責任。
[析讀]:
這是2013年3月27日習近平在南非德班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時發表題為《攜手合作,共同發展》的精彩演講中的一段話。
5月31日,習近平抵達西班牙港,對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進行國事訪問。在西班牙港會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總統卡莫納時表示,“相知者,不以萬里為遠。”中特兩國雖然相距遙遠,但兩國人民有著深厚傳統友誼。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是最早同中國建交的加勒比國家之一,在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問題上一貫支持中方。中國人民不會忘記,1971年,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投票贊成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出自東晉葛洪的《抱樸子·外篇·博喻卷第三十八》,“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故有跋涉而游集,亦或密邇而不接。”就是說:志向投合的人不認為山海的阻隔遙遠,意見不合的人不認為咫尺的距離很近。所以有的人跋山涉水從各處來相聚,也有的人就在眼前卻不相交往。“相知者,不以萬里為遠”與“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的意思相近,如出一轍。
我國與友邦相交的歷史淵遠流長,玄奘西游、張騫出使西域、鄭和七次下西洋、鑒真東渡……這些交流促進了中國和世界的共同文明。習近平用這句“相知者,不以萬里為遠”十分貼切地道出中、特兩國人民深厚的傳統友誼。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兩國之間,從遙遠的非洲到拉丁美洲,不論距離多么遙遠,無論國家大小貧弱,只要彼此相互支持,就能造福兩國人民。隨著中國經濟總量的增長,中國也正從一個新興大國向強國邁進,中國不僅需要在經濟上融入世界,而且在政治上也要走向國際舞臺的中心,廣結天下相知者,匯聚和傳遞更多中國聲音。新一屆中央領導用發展的戰略思維,加大了中國力量的世界投放。
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在國際關系與事務中,堅持講信修睦,善鄰友邦。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彼此增進了解,互相尊重,共同攜手發展,將迎來更多的相知者,將擁有更多的好朋友。
十七、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
廣大青年一定要勇于創新創造。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源泉,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正所謂“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析讀]:
2013年5月4日,習近平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鼓勵廣大青年要勇于創新創造。其中“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語出儒家經典《大學》。這是古人描繪君子追求夢想,不斷完善自己要達到的最高境界。意思是“如果能夠一天新,就應保持天天新,新了還要更新。”強調不可固步自封,墨守成規,是人們追求新事物鼎革新氣象的崇高品德和人生境界。
“茍日新”是一種勇氣。“茍”字在文言文中意為“如果”,如果可以,就要每日求新,就要勇于創新創造。《尚書》中的“做新民”,強調要造就一代自新的人,指出“君子無所不用其極”,就是說品德高尚的人無處不追求完善。《周易·系辭上》曰:“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意思是:擁有萬物叫做偉大事業,不斷更新就叫崇高品德。習近平在講話中進一步指出,“青年是社會上最富活力、最具創造性的群體,理應走在創新創造前列。”“廣大青年要有敢為人先的銳氣,勇于解放思想、與時俱進,敢于上下求索、開拓進取,樹立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壯志。”“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
“日日新”是一種狀態。包含兩層意思,一是內在的自強不息,一是外在的學習創新。《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種自強不息反映了一種民族性格,彰顯獨立自主、自尊自強、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論語》云,“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以求知為愉悅,把學習看作充實自己、不斷前進的重要途徑。程顥、程頤兩兄弟的《二程集》闡述“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則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講的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日日新”激勵人們求新于當下,今日事今日做今日畢,每日以積極進取之心對待之。
“又日新”是一種追求。腳踏實地固然重要,心中當存偉大夢想。二者統一于學習實踐之中。“又日新”,在于實而不在于虛,夢在于追而不在于幻。一日復一日,日日何其多。此日非彼日,新了還要新。這就是不斷學習,不斷追求進步。日新日新又日新,追求追求再追求。每天的改變,是從常學常新的實踐出發的。既有夢想,又有奮斗,才是改革開放之原意,與時俱進之根本,科學發展之要義。載人航天、探月工程、載人深潛、超級計算機等國家重大科技項目中,都是人才日新之果。日新,才能傳遞青春之正能量;日新,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復興之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