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是人類文明的體現,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然而,城市化的發展也引起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城市公共安全問題在社會發展中日漸突出。城市公共安全是城市市民和城市管理者都十分關心的問題,也是城市管理者所必須面對的重要公共事務。公共安全的狀況和主要事件,是任何城市管理者都應全面掌握和隨時了解的內容。公共安全事故的頻發,檢驗著城市建設的安全預警,考驗著城市管理者的應急能力,更挑戰了城市化脆弱的神經。伴隨著這一系列天災人禍的不斷發生,公共安全一詞也被人們反復提起。
公共安全警鐘不斷敲響
隨著人類社會文明、科技進步、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第三產業的需求日益增長,然而卻越來越受到公共安全的嚴重威脅。
連日來,深圳東部華僑城“太空迷航”慘劇震驚全國、遼寧旅游客車在內蒙古墜入山澗等事故聳人聽聞,廣西賓陽隧道坍塌事故10名被困人員全部遇難不寒而栗,福建省南平市實驗小學門口持刀砍傷砍死13名小學生命案令人發指,福建紫金礦業有毒廢水泄露事件恐懼萬分,揪心不斷的南方持續暴雨也給公共安全提出挑戰。讓國人心情沉重和許多家庭悲慟的記憶不少。盡管高層一再敲響警鐘,但重大安全生產事故仍屢屢發生,人民的生命與財產損失慘重。人們的公共安全問題亟待提上日程。“城市危機處理系統”的建立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
中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發生災難的概率比其他國家可能要多,動不動就會導致幾十人、甚至數百人死亡,這在客觀條件上是無法回避的現實。然而,以一般常識來觀察,中國的死亡事故還是太過頻繁了點。
在眾多災難中,以工地坍塌、火災、煤礦爆炸和客運交通事故為多。這至少反映了兩個重要問題,一是安全防范不到,處在異常薄弱的環節;二是并未在事故發生后的慘痛教訓中長記性,最后屢屢導致同類事故反復發生。
深圳東部華僑城發生“6.29”安全事故后,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操作員的技能水平是否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生產廠家的產品是否合格都成了人們的質疑。其實早就有人曾提前看到悲劇的預兆。去年圣誕節,為美國迪士尼服務30年的香港工程師梁聲帶家人到東部華僑城游玩。排隊進入太空迷航后,梁聲沒有看到自動停止系統,他就沒玩。如果沒有自動停止系統,一旦松脫后,將會撞向其它飛行艙。梁聲還發現了另外一個更嚴重的危險信號——游戲頂部應由一個不易拆開的U型鎖扣緊路軌及飛行艙,但太空迷航的U型鎖只有3厘米,這與巨大的艙體極不相稱。高速下容易脫落,因為只要一粒螺絲甩掉,飛行艙都會松脫,可見東部華僑城的所謂日檢并不可信。
然而許多忠告都成為事故發生后才追悔莫及的哀號。近年來,中國游樂園的數量增長迅猛,僅特種設備第一大省的廣東目前就有300家游樂場,大型游樂設施2000臺。但中國企業的防范措施遠低于發達國家水平。
可見,在人們的文化娛樂生活逐漸豐富之后,對公共安全的需求更要進一步提高。
城市公共安全要跟上建設速度
經濟飛速發展,農民進城多以勞動密集型的工作和制造業、資源開采、建筑和服務業為主,而這樣一些行業又是傳統的事故高發行業。另外,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和城市化的進程,還造成了人口密集、財富密集情況下,事故后果的嚴重程度倍增的效應。
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精神層面的追求越來越多,為了尋求刺激,一些大型高風險的娛樂項目應運而生。然而在城市化進程中總有不盡人意的地方。經濟過熱過快和持續慣性增長掩蓋了城市繁榮背后的潛存矛盾。硬件不硬,軟件不軟。
想當年在新加坡經濟高速增長之時,也曾經發生過嚴重的火災事故,其慘痛記憶至今依然深刻,但也迅速提高了新加坡對公共場所的安全防范意識。
而此時的中國同樣處于經濟高速增長和社會大轉型的非常時期。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這些年來的眾多公共安全事故不斷提醒我們,“發展”的內容不只是經濟數據,不只是高樓大廈的崛起,不只是城市的擴張,更應該包括社會公共安全的建設和完善。
人類社會必然走向城市化,但城市化卻不能一蹴而就,城市化的進程必須與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相適應。否則,就會埋下安全隱患。城市化其實就是一個很脆弱的東西,如果讓它承載太多不應該的東西,那么它就會罷工,給我們以沉重的回擊。我們并不否認中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整體政策正確無誤,但在很多地方官員的片面理解中,這一政策的全部內涵似乎就是要追求投資的數量和建設工程的速度。認為只有高GDP才能體現政績。至于環境、安全、衛生、教育、民眾疾苦以及與經濟數據沒有直接關系的其他領域,通通都是次要的。這種急功近利、缺乏長遠眼光的施政方式,正是各類天災人禍頻頻發生的主要原因。
今天的城市化就好比公共汽車一樣,硬件設備在不斷改善升級,然而軟件配套卻沒能及時跟上。過去的公共汽車為了追求速度和載客量,而很容易忽視安全防范管理。現在一些地方政府一味追求城市化建設,不斷修路,不停的蓋樓,然而最終卻因公共安全跟不上而毀了城市形象。
城市越大,風險就會越大,同時,中國城市社會的風險還具有人為風險特征,很多城市安全事故的出現是與人的活動密切相關的。最根本的原因有兩點:第一,城市作為人工環境,本身有很強的脆弱性和很大的安全隱患;第二,城市規模迅速擴大與基礎設施建設、城市管理水平之間的差距很大。經濟力量和行政力量共同推動了城市發展,但是,城市管理與規劃部門對于城市化的快速推進準備不足。現在城市公共安全方面的很多問題都與城市發展速度太快有關。這樣一遇緊急情況就會讓城市政府措手不及。因此,在城市化進程中,要嚴防經濟過熱,必須堅持科學的發展觀,以理性的態度進行城市建設。
問責機制考驗太平“官念”
盡管高層一再敲響警鐘,噩耗也一次次敲打著我們的“心鐘”,但是城市的重大安全事故依然屢屢發生,人民的生命和財產損失慘重,社會公共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其背后有利益驅動、機制缺陷等原因,而有關官員的責任更是人們不斷追問的話題。于是,問責制浪潮一次次地掀起,漸成中國一種新的行政文化,沖擊著各級官員的太平“官念”。
作為城市的管理者,應當結合自己轄區的具體情況,認真應對公共安全的挑戰。建立評價機制,預警預防機制,應急機制和后果平抑機制的各個具體環節上,由風險管理思想和安全科學技術所發展的具體方法,都將是滿足公共安全需求的技術基礎。從控制事故來講,首先是要避免事故的發生,事故預防首先是要減少事故發生的概率;而事故一旦發生,則要迅速地采取措施,減少事故所造成的后果,阻止、阻斷事故的漫延,這就是事故的應急救援;然后就是事故后果的平抑(包括事故調查,健康及職業康復,直接或間接損失的補償及補救,重建計劃的制定及實施),使系統恢復到常態或者使系統調整到可以接受的狀態。
畢竟安全無小事。對于城市公共安全監督檢查工作,絕不能走走轉轉看看走過場,要堅持邊檢查邊整改的原則,以檢查促整改。要針對查處的問題,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隱患,不能不了了之。對所有的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特別是重點部位,進行全面的、不間斷的安全技術檢查,堅決杜絕安全隱患事故的發生。
城市進程在不斷加快,甚至可以用與時俱進來形容城市的發展狀態。然而現在城市結構變得異常脆弱,更加失衡,比如說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的問題,現在已經屢見不鮮。在現在城市的系統變得越來越復雜的時候,不管是天災還是人禍,一旦出現危機之后,這個后果將會比原來要放大很多倍。
我們應該居安思危,讓管理部門在安定太平的時候也要有防患意識。僅有“問責風暴”是遠遠不夠的。應當盡快建立明確的問責制度,對問責程序化、規范化,越清楚越詳細越好。而且我們的城市管理一定要劃出航海圖,而公共安全就必須納入到城市管理的這個總體規劃里,并且要占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