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衛生計生委與中國人民大學等單位聯合在京發布對流動人口社會融合狀況的分析調查,指出我國流動人口已初步融入城市,基本實現在流入地的生存立足。
政府提供技能培訓,可明顯促進流動人口社會融合
為綜合測量流動人口總體融合狀況,國家衛生計生委委托中國人民大學牽頭,研究編制了流動人口社會融合指數指標,并根據上海等8個城市進行的社會融合專題調查數據,對流動人口融合狀況進行分析。
該課題牽頭人、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教授楊菊華介紹,流動人口社會融合指數包括經濟立足、社會接納、身份認同、文化交融等指標,指數得分介于0—100之間,取值越大,表明融合程度高。
調查顯示,流動人口的文化交融得分最高,為67.6分,其次是經濟立足,第三為身份認同,社會接納得分最低,為58.2分。“這表明流動人口的社會網絡依舊處于血緣、親緣、地緣階段,與本地人有較大的社會隔離,總體融合水平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楊菊華說。
調查發現,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地區,流動人口經濟立足水平較高;經濟發展水平較低的地區,經濟立足情況不佳,但流動人口社會接納、文化交融和身份認同狀況較好。“這表明,經濟發展程度與社會融合之間存在著較為復雜的關系。”楊菊華認為,經濟發展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流動人口的經濟立足,但經濟發展未必帶來流動人口與流入地本地居民在行為、文化和心理方面的融合。
調查顯示,跨省流動人口的總體融合水平較低,但經濟立足狀況較好;跨縣流動人口更易實現社會接納,文化的交流與融合,認同感和歸屬感較強。
楊菊華分析,市內流動人口熟悉當地的社會環境,擁有相同或類似的文化背景,語言行為更易適應,融合障礙較小;跨市流動開始出現語言交流障礙,社會關系網絡不再密集,勞動就業、保障居住等問題凸顯,故融合程度稍低;跨省流動使空間距離的影響最大化,社會關系需要重構,行為習慣或完全不同,社會保障缺乏,即使跨省流動可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和較高的工資,也會被親情缺乏、語言障礙、習慣差異、歸屬不明所抵消,導致總體融合水平較低。
受教育程度越高,社會融合水平越高。受過大專及以上教育的流動人口融合指數得分超過僅有小學及以下教育水平者14分,二者在社會接納方面的差距更高達22.5分。表明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相對容易為當地市民所接納。而政府提供職業技能培訓,可明顯促進流動人口社會融合。
保障流動人口在流入地的社會福利
調查還顯示,新生代農民工社會融合境況堪憂。“90后”農民工的社會融合指數得分僅為55.7分,比“80前”和“80后”農民工均低10分左右。楊菊華認為,這是因為“90后”農民工雖然受教育程度相對較高,但其工作穩定性較差,專業技能較缺乏,工作經驗和社會歷練較少,社交網絡狹小且同質性強,社會資本積累不足。
“城鎮化健康發展的核心指標,是實現流動人口市民化。”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深化人口流動遷移相關經濟社會政策研究,促進流動人口社會融合,保障流動人口在流入地的各項社會福利,已經成為中國社會未來城鎮化發展不能回避的緊迫問題。
楊菊華建議,加快落實戶籍制度及相關制度改革,為有融入意愿的流動人口掃除體制和制度壁壘;搭建對話平臺,增進彼此認同;實施易于操作且受歡迎的融合項目,如子女托管、學習輔導、文化娛樂等,探索解決社會融合重點和難點問題的方法。
【延伸閱讀】
焊工、維修電工、機修鉗工等49個工種緊缺
廣州:緊缺工可全家落戶
本報廣州7月7日電 (記者 李剛)近日,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公布了《廣州市緊缺工種(職業)目錄(2014)年》,焊工、維修電工、機修鉗工等49個工種列入廣州市緊缺工種(職業)。
按照今年3月份廣州市政府印發的《廣州市戶口遷入管理辦法》,符合廣州需求的“緊缺工”,只要擁有中級技能證書,并在廣州市連續居住、就業(創業)和繳納社會保險滿2年,且在35周歲以下,有合法住所,那么,其本人及配偶、未成年子女可遷入廣州市居民戶口。
在此之前,廣州一直在實施積分制入戶,但每年3000個入戶指標對于超過700萬的外來人口規模來說,杯水車薪。
在這樣的背景下,“緊缺工”直接入戶讓人看出了一些端倪:廣州將控制人口規模與調整產業結構同步予以考慮。
珠三角過去動輒數萬人的服裝廠、鞋廠、電子廠,現在普遍收縮規模。而一大批新興工業項目已經煥發出強大活力。
廣州在大力引進高新技術產業及高精尖人才時,一大批城市發展需要的技術工種緊缺,具體來說,就是焊工、維修電工、機修鉗工等49個工種成為“緊缺工”。
目前,廣州市已密集推出了加快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目標是到2016年,廣州要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引領,結構優化、附加值高、競爭力強的現代產業新體系。但“緊缺工”缺口成為實現這個目標的一道坎。據保守估計,“緊缺工”缺口在50萬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