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建“鬼城”,卻沒地建保障房
如其他城市一樣,鄂爾多斯市政府在8月份迎來了自治區保障性住房督察組。與此同時,住建部等多部門組成的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督察組也在各省巡查。時間過半,很多城市建設任務卻沒有過半。
就在全國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度大摸查的時期,一個特殊城市樣本出現了。“完成保障房建設任務壓力大的城市,多數是由于缺錢,地方財政配套能力不行,而鄂爾多斯卻是財政配套很好,供地能力跟不上。”內蒙自治區保障性住房督察組的一位人士如是說。
不是錢的問題
剛剛送走自治區督察組,鄂爾多斯市住房委辦公室主任孟和平接到了市政府要求呈交保障性住房建設情況數據的任務。
記者拿到的一份鄂爾多斯上半年保障性住房建設任務進度情況材料表明, 2010年,鄂爾多斯計劃新建經濟適用房15033套,已開工僅2111套;計劃新建公共租賃房2085套,至今沒有開工;農村危房改造計劃提供2000套房屋,只完成了700多套。孟和平對記者表示,鄂爾多斯市級財政對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支持力度很大。
2010年,鄂爾多斯地區廉租房建設中央補助標準按照500元/平方米實行,鄂爾多斯市級財政補貼就達到700元/平方米,而當地建設成本為1200-1400元/平方米。也就是說,各縣、旗只要自己補貼200-400元/平方米,就可以建成廉租房。
而且,鄂爾多斯市在2009年底就將2010年保障性住房建設補貼財政資金預留,并準備每年5000萬元的規模預留下一年的住房保障資金。
2009年,鄂爾多斯國內生產總值超過了2000億元,財政收入達到300多億元,這對于僅有160萬人口的草原城市來說,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已經遙居全國第一。
政府財力雄厚,而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展緩慢,這不由得讓鄂爾多斯市政府著急,這也鄂爾多斯市政府不斷找房管局催要保障性住房建設數據的原因。
內蒙保障性住房建設督察組一位成員說,國內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展緩慢的地區,多數是地方財政配套能力不行、資金不到位所致。而鄂爾多斯作為內蒙經濟實力最好的城市之一,其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展情況不理想,這不由讓人為“2011年基本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目標擔心。
在報批路上的保障房
孟和平分析說,鄂爾多斯市保障性住房建設的瓶頸問題在于土地審批上。
近5年來,鄂爾多斯市經濟以每年平均增長20%以上的速度增長,其用地指標早已透支。每年都用下一年的用地指標,因此每個項目都需要報批,而報批程序十分漫長,能否獲批卻是個未知數。
記者了解到,2010年內蒙古自治區下達給鄂爾多斯的計劃用地指標只有1700公頃,而實際用地需求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僅當地一處煤化工大項目用地就超過6000畝,約占該市全年計劃指標的三分之一。
于是,鄂爾多斯大部分保障性住房項目至今都在“報批”的路上,充足的資金放在那里,成了閑置。
有專家提出,鄂爾多斯保障性住房難道非要通過新建實現嗎?鄂爾多斯目前空置房率高達30%,康巴什新區幾百萬平方米建筑,只有不到3萬人居住。難道不能通過收購變成公租房嗎?
此外,鄂爾多斯民間資本高達幾萬億元,如果能將其吸引投資公租房,變成合法的基金,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目前這些資金能獲得暴利,不會想投資保障房的。”孟和平對記者說,過幾年或許會實現,但是眼下不會,因為鄂爾多斯由煤炭而來的豐富民間資金,通過炒房或者短貸獲得了高利潤回報。
當然,房地產也給鄂爾多斯以高額土地財政回報:2010年上半年,鄂爾多斯土地出讓金收入77億元,是2009年同期的2.5倍,是2009年全年土地出讓金收入的91%。
鄂爾多斯市投資50億元建設的康巴什新區,目前仍然是“空城”。一面是高房屋空置率,另一方面卻是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展緩慢。
于是,鄂爾多斯式住房保障難題的求解,在土地財政和高房價的矛盾下,停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