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距離北京100多公里,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古代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同樣,易縣豐富的旅游資源開始升溫,當地政府將易水湖列為承接北京功能轉移的重要平臺,但項目同樣進展緩慢。
河北保定,距離北京100多公里,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古代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啟動,處于京津冀核心的保定成為商家必爭之地,地產、工業、旅游等項目吸引了各路資本的追逐。
京津冀一體化的效應同樣滲透到保定下屬的縣城,譬如易縣,其稱將打造成京津產業轉移和央企戰略合作的重要地帶,“筑巢引鳳”作為主政者的思路,并謀劃了一個合計66296畝的經濟開發區承接京津產業轉移,工業園占了大片土地,并以各類工業園區名目立項,但后續建設卻如蝸行。
同樣,易縣豐富的旅游資源開始升溫,當地政府將易水湖列為承接北京功能轉移的重要平臺,但項目同樣進展緩慢。
隨著產業轉移的推進,在土地指標受制之下,京津冀區域新一輪土地開發熱亦暗潮涌動。國土資源部近期新掛牌督辦的兩起違法用地案件中,就涉及地方借京津冀和產業園概念違法占用農地。
工業區大多處于閑置/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走訪河北保定易縣時發現,在京津冀一體化下,當地規劃的大型工業園區,大部分地塊處于閑置狀態,項目建設緩慢。
距離縣城以南30公里處的易縣經濟開發區,正是為京津冀打造的工業園區,2009年開始規劃,總規劃面積12.65平方公里。但當地媒體報道,今年京津冀一體化的思路明晰之后,開發區面積已擴至44.20平方公里,合計66296畝。
記者在現場看到,該開發區沿易水河畔布局,河兩岸都是規劃中的園區。目前,整個園區已被切成幾個方塊,其中部分地區已經打上圍墻,但圍墻內仍是一片荒地。當地村民說,“這里面很適合作練車場。”
河北易縣經濟開發區辦公室負責人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易縣經濟開發區距離北京只有一百多公里,交通四通八達,“今年京津冀(一體化)提速后,咨詢的企業相當多。”
“如果企業的投資意向比較強烈,符合園區的標準,我們可以聯系給其征地,但企業得符合產業園的要求,尤其是不能有污染。”他提到,工業園區不占用農業耕地,大多是荒地、沙灘地等,但這些地還需上面批準。
如今,這片工業園大多處于閑置狀態。其中,位于東高村附近的地塊是一個較早規劃的工業園,村口附近的廣告牌顯示:這塊地為某航天民品產業園項目,占地1000畝。
記者看到,沿易保公路兩邊的農田已圍起了鐵絲網,里面只有荒草和未收走的玉米桿。而此項目至今遲遲未開工,上述易縣經濟開發區辦公室有關負責人在接受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也證實,經濟區剛剛起步,項目雖然落地了,但還沒有開建。
當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員表示,“由于京津冀一體化的效應,催生了易縣的圈地熱,項目沒上,地先圈著再說,圈的多,閑置的也多。即使沒有項目,也可以坐等土地升值。”
易水湖項目受質疑/
易水湖(又稱安格莊水庫)距易縣城西南30公里處,是1958年利用四周高聳山勢修建的一座水庫。水面面積1.8萬畝,國家二級水質。
隨著京津冀一體化出臺,易水湖已列為承接北京功能轉移的平臺,今年初以來,從保定市到易縣政府已多次召開易水湖旅游項目推進工作大會。
易縣政府出臺的 “易水湖項目2014年近期工作責任分工”顯示:旅游建設與管理工作組、征占流轉工作組、搬遷安置工作組。其中,征地和搬遷是工作的重點,具體工作分配到縣政府各部門及鄉政府,并規定完成時限。比如,3月底完成小桂林山場流轉,4月10日前完成生態護堤用地流轉,以及開工建設碼頭、游客服務中心等項目。
這也受到沿湖周邊村民的質疑,他們提到,其他多地景區的規劃并不是把湖區村民趕走,而是帶動當地百姓一起發展。
如今,易水湖邊的金坡村和新東古村的耕地和山地均被征走,耕地每畝補償價格是41500元,而山地的價格則低至每畝5元。這些被列為征收之列的耕地和山地,均劃上白線,這些村莊涉及易水湖周邊的東固縣村、西固縣村、金坡村等所有村莊。
記者獲得的一份金坡村委會與村民簽訂的 “山場流轉委托書”顯示,金坡村112國道以南山場同意委托村委會統一流轉給三利集團,租用本戶經營山場流轉期限50年。
據了解,易水湖項目由三利集團負責開發,這家早前以毛紡織造業為主的企業,如今在易縣成立了三利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用于易水湖項目的開發工作。 公開報道顯示,早在2010年,易縣政府引進三利集團開發,易水湖旅游項目總投資167億元,區域面積60平方公里,建設用地1.3萬畝。易水湖項目管理處主任陳世鵬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京津冀概念出來之前,三利集團就在運作這個易水湖項目。
不過,易水湖項目推進工作一直不慍不火。沿湖多位村民告訴記者,三利集團有圈地嫌疑。位于東古新村的金龜碼頭是易水湖開發較為商業化的地帶,村里只有幾家農家樂,進入景區門票30元,有游艇等水上項目。當地一位知情者表示,“易水湖旅游熱就在這幾年興起,現在京津冀一體化啟動,土地價格至少翻了幾倍。”
對于目前三利集團在地方開展的項目進展情況,《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三利集團,工作人員以不方便為由婉拒了記者采訪。
5月21日,記者又親自到三利集團所在辦公室,辦公室負責人稱:“我們是招商引資企業,易水湖開發是政府主導。我們不接受采訪。”
陳世鵬也否認了企業圈地的質疑,他說:“易水湖項目開發是長期的過程,不是一天兩天能完成的。”
用地指標存難題/
事實上,無論是在易縣工業園區,還是在易水湖旅游項目,地塊征收后,但是項目進展卻緩慢。
在京津冀一體化的熱潮下,地方政府承接產業轉移所需要的土地指標,大多顯得捉襟見肘。易縣當地一位官員說,“現在土地指標很緊張,工業用地不可能一下子下來。”
河北省國土資源廳曾表示,“十二五”期間,河北省預計全省建設用地需求在275萬畝以上,用地缺口在60%左右。而京津冀一體化提速后,各種產業園區雨后春筍般興起,像保定整合了原有的17個園區,又新謀劃了17個,使承接京津產業轉移的園區達到34個,總規劃面積達1149平方公里。
公開報道稱:保定市一年的項目建設用地至少需要8、9萬畝,但能拿到的用地指標不足20%,分配到保定各區縣的用地指標就更少了。
因此,建設用地指標是地方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河北官員也公開呼吁要求增加建設用地指標、適當放寬現行用地政策。
易縣縣長劉杰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承接京津產業轉移面臨的用地指標問題,并將“力爭更多的項目列入省、市重點,爭取用地指標”列入2014年的重點工作之中。
上述開發區負責人士說,事實上,企業的入駐有個過程,要經過洽談磨合,辦理手續、簽字等,從項目洽談到落地一般要一年多時間,這個過程可以辦理土地指標,“指標問題倒不一定影響企業入駐。”
在經濟下行、財政壓力等背景下,招商引資、上項目才是地方政府的頭等大事。按易縣政府規劃:今年重點抓好續建項目建設,力爭早日建成;加快部分項目前期工作,確保年內開工建設;進一步完善部分項目前期手續,力爭取得實質性進展。
為此,經濟開發區還成立了專門管理辦公室,凡入駐開發區的項目,均由開發區負責代辦、領辦各種手續,為項目建設“清障護航”。
有專家認為,河北等地確實存在一定的用地需求。華中科技大學賀雪峰教授認為,北京的產業要轉移到河北,如果不考慮適當增加河北的建設用地指標,是不切實際的。
另一方面,地方增加建設用地的沖動,也常常會為違法違規占地埋下隱患。天津市發改委區域經濟處處長白向東公開表示,需要警惕地方新一輪土地開發熱潮。目前地方城市正處于承接北京產業和功能轉移的興奮期,各類開發區“建設了一堆”,盲動勢頭值得關注。
最近,國土資源部近期新掛牌督辦的兩起違法用地案件中,就包括河北省雞澤縣曹莊鄉政府借京津冀和產業園概念違法占用農地案。有業內人士分析,“沒有用地指標,又急于招商引資上項目,就容易造成違規違法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