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多少工廠被關閉、高爐被炸掉,你說這是‘浪費’嗎?但這是優化產業結構、經濟轉型所必須的。”劉建雄舉例反駁輿論質疑,并表示這并非折騰,一建一拆之間,反映的是中國在城鎮化理念上新的轉型和進步,是一場“觀念之戰”。(6月22日人民網)
投資2.7億元建設文化長廊,三年時間后又要花3億元拆除,這就是云南河口為公眾上演的“一建一拆”大戲,“逗”得人們紛紛參與“吐槽”。然而就在不少人以為有關部門會被一邊倒的輿論“壓死”時,人們卻不經意間領略到了什么叫“臨危不亂”與“急中生智”。面對口誅筆伐,當地政府站了出來,“有理有條”地給大家“講道理”。
首先,教公眾做“算術題”。“按當初建設時的實際投入補償而未按現行市場價,政府撿了便宜”。用“撿便宜”來平衡公眾心里那桿秤,有關部門想扔掉“浪費”帽子的心情可見一斑。且不說“浪費”瞬間變“撿便宜”公眾是否接受得了,就站在補償角度上來說,這個“便宜”真的“撿”得到嗎?因為“按實際投入來補償”的結果就是“達成拆遷意向的業主僅占十分之一”,不知有關部門又該用什么樣的“便宜”來吸引另外十分之九的業主同意拆遷。
其次,為公眾“普及”公私屬性常識。不是有人說浪費納稅人的錢嗎,那好,“當初建的2.7億元是招商引資,并沒有動用財政資金”,也就是說這2.7億元都是私人老板自己掏的,和公共財政資金沒有半毛錢關系。不是“公家的”就不能算作浪費,這樣一來,唐朝詩人李紳寫完《憫農》一詩后,是不是應該專門作個注解,讓后世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中的“粒粒”,到底是官府家的還是老百姓自家的。
然后,為公眾“升華”經濟發展理念。能以關閉工廠、炸掉高爐為例,佐證自家用3億元“淘汰落后產能”的可行性與必要性,有關部門視野可真“寬闊”,還有意無意反襯出公眾思想的“狹隘”,是公眾的“不對”,再搬出“轉型”、“觀念”等“高大上”的說辭,大有為公眾“上一課”之勢。筆者難以去品讀深奧的經濟理念,只知道“文化長廊”可以活到三歲就被“夭折”,但別指望公眾也是三歲小孩。
稍加推敲便會發現,站不住腳的種種“道理”,不過是對事件本質的“偷梁換柱”而已,不但低估了公眾“智商”,用文字游戲來歪曲“浪費”本意,還玷污了城鎮化理念之轉型與進步,更顯露出了有關部門不知擔責認錯反而善于推諉搪塞的丑陋嘴臉,而這,似乎比“一建一拆”間損失數億元更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