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養老金缺口大,“以房養老”絕不是推卸責任
時間:2014-06-24 19:38:22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余豐慧 

    保監會23日正式發布的指導意見稱,7月1日起,未來兩年,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將正式開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養老保險試點,這意味著“以房養老”商業保險正式開閘(6月24日 新華網)。

    從首批試點只有北上廣和武漢四個城市,足以看出監管部門對以房養老以較為謹慎的態度推進。從目前為止,尚無保險公司申請試點,可看出涉及以房養老的金融企業熱情并不高。從國際上看,以房養老在美國、中國香港以及新加坡都是小眾業務,市場非常有限。從國內實踐看,中國自提出“以房養老”的概念已有10年,從2007年開始,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都有過一些自發性試點,效果不佳,并未被市場接受。

    現階段在中國推行以房養老模式有一定困難。從傳統老觀念特別是老年人的觀念來說,將恒產、家業留給子孫后代觀念濃重,也是在兒女面前成就性的體現之一。如果一輩子的產業—住房,最后被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收走,最終一無所有,與傳統思想觀念碰撞較為激烈,大多數老人難以接受。

    從市場角度來說,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開展這項業務面臨著較大的市場風險。目前的市場狀況是,房地產泡沫嚴重,高房價已經透支中國幾十年經濟和百姓收入。而金融機構開展這項業務是基于房價會上漲幾十年的市場預期。

    從目前畸高房價上來評估住房價值,正好處于價格的塔尖位置。如果未來房價出現較大幅度下跌的話,那么,金融機構就賠大了。這與2007年美國的次貸危機差不多,金融機構之所以敢于零首付給包括失業人員在內者發放住房貸款,就是預期房價會大幅度上漲。結果,房價大跌使得金融機構損失嚴重,雷曼兄弟倒閉引發金融危機。同時,既是未來房價大幅度走高,也面臨住房養老者毀約的風險。

    從利率市場走勢角度看,金融機構和住房養老者都將面臨利率風險。如果未來利率走高,那么,住房養老者就相對遭受經濟損失;如果利率走低,那么,金融機構又遭遇相對損失。而從現在看,中國正在進行利率市場化改革,一個時期內預期利率較大幅度走高的可能性較大,以房養老者面臨較大經濟損失的可能性,極有可能使得其毀約,商業銀行同樣面臨風險。

    當然,真正意義上的住房養老,貸款額度是終生按期支付的,而不是十年二十年確定期限的。這就給貸款提供者帶來一個長壽風險問題。當借款人長壽時,其獲得的貸款額度就會顯著超出所抵押房產的價值,對貸款提供者不利。相反,當借款人短壽時,在有生之年獲得的貸款額度會低于所抵押房產價值,這對借款人不利。而借款人往往比貸款提供者更了解自身健康狀況,貸款提供者遭遇的壽命風險要大于借款者。

    同時,中國房屋的70年產權問題、金融機構的流動性風險問題以及住房維護修繕的道德風險問題等都是中國以房養老的障礙。

    足以看出,住房養老模式適應于市場法制健全、市場穩定波動小、百姓思想觀念比較開放,特別是養老醫療體系健全、百姓無后顧之憂的國度。

    住房養老作為一種模式,只能作為養老的一種補充,供養老者自愿、自由選擇。比如:住房比較多的退休老人,想提高一下養老生活標準和質量,補充除了維持基本生活按月領取養老金以外的高質量退休生活資金,采取以房養老不失為一種好辦法。國家的初衷也在于此。

    “以房養老”只能作為基本養老的一種有益補充,絕不能代替基本養老,絲毫不能削弱基本養老,政府不能也不會因此推卸承擔百姓基本養老的任何責任。這點還請廣大百姓打消顧慮、安心放心。

    中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2012年底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94億,2020年將達到2.43億,2025年將突破3億。養老矛盾日益突出,最大的問題是養老金不足。

    應以財政彌補歷年養老金欠賬為重點應對未來養老金不足問題。中國社會保障支出僅占我國財政支出的12%,遠低于發達國家30%至50%的比例。如果中國財政資金30%用于社會保障資金,那么,每年至少增加社保資金2萬億元以上。可以說解決了社會保障資金的大頭。同時加大國有資產劃撥力度,擴大全國社保儲備基金;國企上繳紅利充實到社保資金里等都是有效渠道。多措并舉,一定能夠解決最為急迫的養老金缺口問題。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