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重慶“兩江”水源地工業污染隱憂 三峽蓄水新形勢待考
時間:2014-06-17 14:08:02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陸宇 

  5月21日,環保部與住建部聯合下發文件,要求加強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及供水系統的防控污染,文件針對近來發生的多起飲用水水源地及供水系統污染事件,其中凸顯了我國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及供水系統防范水污染存在薄弱環節。

  自2014年4月起,21世紀經濟報道聯合浩澤凈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的學術支持下,開展了名為“凈澤計劃”的全國重點地區飲用水水質調研行動,重慶是調研行動繼北京、西安后的第三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調查發現,長江與嘉陵江不僅是重慶市的主要飲用水源,同時也是接納城市污水、工業廢水的唯一水體,這一基礎性的現狀決定了重慶水源地保護面臨的復雜局面。

  調研顯示,重慶市水源地水質總體良好,但進入今年后開始呈下降趨勢,總磷超標較為普遍;長江、嘉陵江兩岸工業企業及城市污水是主要污染來源;在三峽水庫蓄水后,水流急劇減緩、水污染加重,水源地保護制度及措施仍沿用河流型水源地模式,難以適應新的變化。

  水質監測尚難以覆蓋所有飲用水源地,尤其是分散式和農村飲用水源地管理存在不足,監測指標選取過于隨意。

  水質總體良好

  2014年呈下降趨勢。

  重慶人自古以長江與嘉陵江為主要用水源地。

  根據重慶市環保局為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供的資料,目前,重慶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共有1144個,其中城市水源82個(含備用水源19個),鄉鎮水源1062個。

  長江和嘉陵江是重慶市主城區生活和工業用水的唯一來源,兩條河流自西南向東北斜插重慶城區,截至目前,主城區共設置飲用水源14個,兩江各占一半。這些水源地的位置極易分辨,沿長江干流與嘉陵江游走,即可看到重慶市環保局立于兩岸的水源地一級、二級保護區綠色標志牌。

  主城區以外的渝西經濟走廊城鎮飲用水水源則主要為水庫,水庫水亦間接來自長江及嘉陵江。在重慶全境,只有巫山、彭山兩縣少量飲用地下水。

  梳理近兩年的水質監測數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發現,重慶市水源地的水質整體良好,但2014年呈下降趨勢。

  重慶市環保局為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提供的監測數據顯示,2013年,重慶市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主要因子達標率為99.7%,鄉鎮為95.2%。

  但今年的情況卻不如去年,以2014年4月的水質監測數據為例,重慶市61個城區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5.1%,同比下降3.2個百分點,環比下降3.3個百分點。受四川入境斷面總磷超標影響,下游的江津區鯉魚石、和尚山和南岸區黃桷渡3個水源地總磷超標。

  具體到人口最為密集的重慶主城區,形勢更加不容樂觀。4月,主城區14個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僅為85.7%,同比和環比均下降14.3個百分點,和尚山和南岸區黃桷渡水源地總磷超標0.08倍。

  主城區以外其他區縣的47個城區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7.9%,同比上升0.1個百分點,環比持平,但江津區鯉魚石水源地總磷超標0.10倍。

  長江重慶段水質監測并非重慶市環保局一家主管,與重慶市環保局按月公布水質數據的做法一樣,長江水資源管理局公布的2014年1月、2月、3月的數據顯示,重慶市飲用水源區達標率更低,分別為55.6%、88.9%和66.7%。長江水資源管理局評價的飲用水源區共18個,河長223公里,與重慶市環保局選取的地點及數量均不完全相同。

  水源地保護軟肋

  監管能力不足。

  長江與嘉陵江不僅是重慶市的主要飲用水源,同時也是接納城市污水、工業廢水的唯一水體,這一基礎性的現狀決定了重慶水源地保護面臨的復雜局面。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順長江干流和嘉陵江自上而下,隨處可見兩岸的生活污水及工廠廢水排入江中,與江水混為一體,規模較大的如旅游景點磁器口老街旁的排污水渠,而自來水水廠的14個取水口則順江排開。

  事實上,重慶市政府及環保局的護水措施從未間斷。

  截至目前,重慶市已出臺《重慶市飲用水源污染防治辦法》、《重慶市環境保護條例》、《重慶市長江三峽水庫庫區及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等一批飲用水保護相關的地方性法規或行政規章;編制了《重慶市城市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并建立了全市集中式飲用水源管理數據庫及環境地理信息系統等。

  但重慶市環保局負責人也坦言,仍有諸多工作尚需改進存在污染風險壓力大及整治不徹底的問題。

  “重慶市城鎮多呈組團式發展,集中式飲用水源數多、分布散,且以河流型水源為主。長江、嘉陵江干流風險源較多,流域一旦出現污染事件,多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會出現連鎖反應受污染。同時,三峽工程建成后,水上運輸量大量增加,出現水上交通事故概率大增。” 該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另外,重慶市個別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內還存在船舶、碼頭和與供水設施無關的建筑物,個別水源地還存在非法網箱養魚或肥水養魚等情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嘉陵江及長江干流3個取水點看到,保護區警示牌的周圍存在垂釣、游泳、餐飲漁船等。

  三峽蓄水新形勢

  應在蓄水時段擴大水源地保護區范圍。

  隱患更大的是工業企業偷排污水甚至危險廢棄物。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長江干流重慶航發佛耳巖港口發現,該港口附近存在不少生產作坊,長江沿岸堆積大量深綠色粉末狀固體,并隨雨水流入江中,形成多條綠色長龍。

  從深綠色粉末狀物體的包裝袋“miscellaneous dangerous good”可以得知,這些固體均為危險廢棄物,如遇長江漲水,不明危險廢棄物將整體浸泡于長江水中。

  事實上,長江及嘉陵江兩岸存在難以計數的工業企業,單憑環保局監管,難免力不從心,企業偷排現象在兩江地區常有發生。

  2013年,上市公司攀渝鈦業向長江排入大量鐵超標廢液,致使附近江面呈現暗紅色;2011年,重慶民豐化工含有六價鉻的滲濾液排入嘉陵江,重慶市地質礦產測試中心的檢測結果為鉻超標55倍;2010年8月,重慶市環境監測中心確認,重慶農化集團私自填埋數百噸六六六農藥,超標19倍的廢液滲漏至嘉陵江……

  而城市面源污染也尚未得到足夠重視。

  重慶大學資環學院教授袁興中認為,重慶市水源的主要污染來自城市。“城市面源污染比農業面源污染嚴重得多,但在國內一直未得到足夠重視。”袁興中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尤其在雨季,未經處理的污水直接流入長江和嘉陵江,中間沒有濕地的隔離與保護。”

  更為嚴重的是,環保制度和措施往往滯后于現實發展。

  自三峽水庫蓄水以來,長江及嘉陵江早已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河流。三峽工程175米蓄水后,兩江水流速度急劇下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看到,5月底的嘉陵江水面幾乎靜止,實則為一個狹長型的大水庫。

  然而,水源地保護卻仍然沿用河流型的制度和措施,如按照河流型水源地保護區范圍的規定:取水口上游1000米,下游100米為水源地保護區。

  但根據西南大學“重慶市城鎮飲用水水源地安全調查與評價”分析,“三峽蓄水后,水流速度迅速下降,水流紊動能力減弱,從而導致排污口附近混合區可能會從狹長型向寬短型發展,且受回水影響,污染混合區在建庫后向上游擴展。”

  “在三峽蓄水后,下游100米內為水源地保護區的老規定已經不再適合現實,”兩江環保中心負責人向春認為,“應在蓄水時段參照水庫水源地規定,擴大水源地保護區范圍。”

  水質監測亟待完善

  分散式和農村飲用水源地管理存在不足。

  2014年3月11日,重慶市環保局透過21世紀經濟報道文章得知,重慶市環保局水質監測數據與長江水資源管理局存在巨大差異:長江水資源管理局對烏江重慶段水質監測數據為劣類,而重慶市環保局的結果卻長期為類。

  為此,重慶市環保局于4月21日正式書面說明原因:按《國家地表水自動監測站運行管理辦法》規定,自動監測評價指標選取PH值、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氨氮4項,并未包括總磷,從而出現了數據差異。

  這一數據打架事件暴露了各地環保局在指標選取上的過于隨意。

  根據《國家地表水自動監測站運行管理辦法》,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全年連續監測,每4小時監測一次,監測指標為水溫、PH值、電導率、渾濁度、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氨氮、總磷和總氮共9項,但重慶市環保局只監測了其中4項。

  目前,重慶市環保局已承諾改進水環境自動監測信息公開的內容和方式,并爭取國家層面從技術規范和制度設計上進行完善。

  事實上,重慶市環保局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同時采用實驗室(手工)監測和自動監測,每月監測一次。評價指標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明確的除水溫、總氮、糞大腸菌群以外的21項指標,采用單因子法,即根據評價時段內該斷面參評指標濃度最高的一項確定。根據《國家地表水自動監測站運行管理辦法》,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為全年連續監測,每4小時監測一次。監測結果以月報、年度環境質量簡報、環境狀況公報形式發布。

  對比德國的水質監測頻率,中國存在較大差距。德國聯邦衛生部規定,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水質監測頻率為每小時一次。

  但重慶市環保局的監測能力和覆蓋范圍有待提高。

  重慶市環保局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除重慶主城區、涪陵、萬州等地區外,其他區縣還不具備監測109項水質指標的能力,且自動化監測水平低。

  該負責人進一步指出,重慶市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管理基本能實現管理全覆蓋,但分散式和農村飲用水源地管理還存在不足,沒有實行全覆蓋監管。

  自來水管網二次污染嚴重

  保障終端水飲水安全的解決辦法有三個。

  重慶市自來水供應呈兩分天下格局,重慶水務(601158,股吧)及重慶水利投資公司。

  重慶水務及重慶水利投資公司每月公布自來水出廠、管網水質,其出廠水質合格率、管網水質合格率、綜合合格率均長期高于國家規定的95%。

  然而,目前重慶市范圍的水廠絕大多數采用常規處理技術,并且不具備先進的專利及非專利技術。

  常規處理技術是自來水生產的主要技術,該工藝在20世紀初期已形成雛形,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變化不大,只是在自來水生產實踐中得以不斷完善,在某些局部環節略有改進。

  常規處理技術所采用的工藝主要為去除水源水中的懸浮物、膠體物和病原微生物等,該工藝包括混凝、沉淀、澄清、過濾、消毒等內容。目前,國外大多數水廠和國內95%以上的水廠均采用這種常規處理技術。

  重慶水務只有新建的豐收壩水廠和改擴建的和尚山水廠、黃桷渡水廠、沙坪壩水廠采用斜管沉淀池和“V”形濾池等先進設施設備。更為先進的反滲透過濾、活性炭等深度處理工藝涉足尚少。

  采用常規處理工藝最突出的問題是氯殘留及其發生的化學反應。氯與有機物、腐殖物相結合容易產生三氯甲烷、四氯甲烷、氯乙酸等有機物,危害人體健康。美國生化學家Herbert Schwartz說:“氯太危險了,它應該禁止使用,將氯加入水中就像啟動一個定時炸彈。”但僅經過常規處理的自來水中常常含有余氯。

  重慶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陳玉成認為,采用常規處理方式生產的自來水還難以消除溶入水中的抗生素、農藥等有害物質。

  而終端水質監測不僅在重慶,而且在全國范圍內均存在空白。由于重慶地處山地,高于六層的建筑物即必須加裝二次供水設施,終端水質受制于二次供水設施及家用水龍頭材質。

  中國水利企業協會脫鹽分會秘書長郭有智說:“即使自來水廠的水質達標,但最重要的是到你家龍頭出來的水安不安全,這里要打個問號。”

  受歷史經濟等原因,中國目前仍存在大量鑄鐵、鍍鋅、鍍鉻的終端管網及水龍頭,這些終端支管大多沒有做過防腐,重慶氣候終年潮濕,防腐管道顯得尤為重要。日本則早已完成100%的不銹鋼終端管網材質替換。

  杭州市疾控中心副主任技師吳小輝曾針對終端出水水質進行專門研究,其結論為管道及自來水龍頭的防腐措施直接決定自來水終端水質。

  吳小輝發現,采用鍍鋅鐵管作為管網終端的用戶,水質明顯差于聚氯乙烯管材:早晨首次打開水龍頭的即刻、第1、3、5分鐘后的水質顯著低于自來水出廠水。四個時刻的水質合格率僅為10%、40%、56.67%、60%,即使放水8分鐘后,水質合格率也只能達到94.4%。吳小輝據此建議,自來水終端管網應更換為聚氯乙烯材質。

  中國凈水行業資深專家顧久傳表示,目前保障終端水飲水安全的解決辦法主要有三個:一是保障管道清潔,及時更換老化、使用時間過長的管道;二是飲用桶裝水;三是在終端安裝凈水器,這也是最推薦的解決方案。凈水器的深度凈化技術已經比較完善,運用活性炭吸附、RO反滲透等處理方法來提高水質。

  “凈澤計劃”,由21世紀經濟報道聯合國內凈水行業標桿浩澤凈水發起,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的學術支持下,對城市飲用水水源的基本情況、水源地水質和水污染情況、保護和水污染治理情況、安全用水指導、未來水環境的治理建議等問題實施調研,并撰寫一份對公眾安全飲水以及推廣國際領先凈水技術具有指導意義和實用價值的報告。浩澤凈水致力于推廣國際領先安全凈水技術APO+,有效杜絕“二次污染”,為公眾提供安全、健康,可放心飲用水設備。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