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規模的大小,與人們在其中移動的難易程度密切相關,這是美國都市史學者特非爾的結論。
特非爾在1994年提出一項有趣的比較研究:1819年英國倫敦大約有80萬人口,從市中心到都市邊緣的半徑長度不超過3英里,市民以步行方式通勤、上學或購物所花時間大約在45分鐘以內;到了1993年,倫敦人口達到了800萬,城市半徑放大為約40英里,一般市民開車或搭乘地下鐵的主要旅行車次時間依然為45分鐘。于是這位美國學者推論,人們對于城市里旅行時間的忍受度從古到今沒有什么改變,因此當交通工具有了革命性的躍升時,城市規模就會等比擴張。
按照特非爾“45分鐘定律”的脈絡審視,幾乎所有的國際大城市都會變成“小汽車城市”。然而,小汽車是一種“膠囊式”的交通,乘客被包裹于其中,旅行過程中根本不與城市互動,一旦小汽車主宰城市,城市的某些特質就會被扼殺。正如荷蘭學者德瓊評價美國城市洛杉磯,因為大家都開車,所以“兩個人在洛杉磯偶然相遇是不可能的,這座城市事實上是一片巨大的郊區,沒有市中心”。
因而,越來越多的城市管理者在市區里劃設行人徒步區,創造更多在城市里步行的空間與機會,也讓市民之間,或人與都市環境之間有更多的互動,從而漸漸恢復城市的生氣。
人是血肉之軀,走累了就需要休息,因此城市公共座椅的數量與品質,直接影響著市民步行的意愿,從而間接影響城市的氛圍。歐洲許多大城市都有屬于自己風格的公共座椅設計,例如巴黎以綠色木質椅面搭配鑄鐵結構的質樸設計,與這座城市的其他都市家具形式一致;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公共座椅即使現代感十足,仍以貼上木皮的方式增添溫暖感;西班牙馬德里的鑄鐵公共座椅雕刻美麗細致,仿佛藝術精品。而澳大利亞阿得萊德街頭的一套“站與坐”人形裝飾呼應的公共座椅,幾乎就是一件公共藝術品了。公共藝術雖美,但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城市溫情更美。
偶然在歐洲的公園里,看到一位父親把自己當作小娃娃的座椅;或是在蘇州石橋看到老太太們在橋緣閑坐聊天,總會不覺莞爾,因此覺得城市不再那么疏離冷漠——城市不只要求效率,不只容忍汽車,也應該尊重行人,講究人性,體貼市民生活,應該在應該有椅子的地方給我們一張美麗舒適的公共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