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召開的吉林省新型城鎮化工作會議,科學分析了吉林省城鎮化發展面臨的形勢。為此,我省發展特色新型城鎮化,要把握以下五個著力點。
一是堅持“以人為本”,把“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核心任務。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高于全國平均水平,但戶籍城鎮化率只有35%左右,由于歷史原因,全省還有大量的農民工和“三區”(礦區、林區、墾區)職工及其家屬沒有真正享受到與城鎮戶籍人口平等的權利和待遇。為此,我省必須突出把解決好已進入城市的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核心工作切實抓好。具體來說,重點要著力解決好三類人的城鎮化問題,即,著力解決已轉移人口的“半城鎮化”問題,強化權益保障,逐步實現同等待遇;著力解決林區、墾區和礦區人口的“虛城鎮化”問題,重點加快住房改造建設,使他們真正融入城市環境和生活;著力解決就近就地轉移人口的“新城鎮化”問題,建設好農民新型社區,積極促進穩定就業。
二是“四化”統籌、強化城鎮化發展的產業支撐。作為農業大省,吉林省城鎮化和“三農”密不可分,圍繞“三農”對癥施為是城鎮化科學推進和真正實現的必由之路。堅持“四化”統籌,即把工業化作為核心環節,把城鎮化作為關鍵載體,把農業現代化作為重要基礎,把信息化作為有力引領,同時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工業化和城鎮化良性互動、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相互協調。因此,推進我省的新型城鎮化,必須把培育發展產業作為重要依托,以產業發展增強集聚人口的能力,增強產城互動的內生動力。要依托優勢,大力發展以縣城為重點的特色產業、特色城鎮,認真研究各自產城融合發展的路徑,著力提升全省產業發展水平,使城鎮化真正建立在產業發展、結構優化、實力增強、就業充分的基礎之上。
三是優化布局,構筑“一群三組團”的城鎮化形態格局。“一群”即做大做強中部城市群,充分發揮城鎮化核心增長極的主體帶動作用,推進長吉林一體化,同時建設一批特色“衛星城”,有效地發揮衛星城鎮承接中心市區產業、功能擴散的作用。“三組團”:一是以延龍圖組合城市為核心的圖們江區域城鎮組團,著力打造圖們江區域國際化中心城市和吉林省東部地區核心城市;二是以通化市和白山市雙核構成的通白城鎮組團,著力打造資源型產業新優勢;三是以白城為核心的西部城鎮組團,著力打造吉林省開發開放新格局的重點區域。在打造城市群的同時,著力發展全省50個重點鎮,以城市群和重點鎮為“雙支點”,帶動全省城鎮化的全面發展。
四是差異發展、生態先行,建設美麗家園。吉林省作為我國目前社會經濟發展相對落后的省份,生態環境類型多樣,從東到西,山地、森林、丘陵、平原、草原交錯分布。因此,必須樹立生態先行的理念,把嚴格保護生態環境作為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著力點,針對不同地域生態資源條件,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東部要發揮環抱群山、景色秀美的生態優勢,形成山環水繞、錯落有致、景趣相融的城鎮群;中部要發揮空間廣闊、林田相間的優勢,形成綠色宜居、人在城中、城在林中的城鎮群;西部要發揮草原遼闊、河湖互濟的生態優勢,形成漁興牧旺、草茂糧豐、人水和諧的城鎮群;廣大農村地區要加快建設美麗鄉村,以高品質的農村生活吸引城市人口“上山下鄉”,帶動農村全面發展。
五是破除障礙、加強城鎮化管理創新和機制建設。要把握戶籍制度創新的著力點,堅持存量有限,逐步解決增量,推行居住證制度;要把握住土地制度創新的著力點,探索建立“同地同權同價”的土地市場,做好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探索完善農村宅基地管理制度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流轉,加快推進征地制度改革;要把握住公共服務均等化制度創新的著力點,全面增強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建立城鄉一體化的體制機制;要把握住融資制度創新的著力點,逐步形成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多元投資的投融資格局,探索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和農民“帶地進程”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