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勢利導,在充分尊重、體察時代和當下人意愿的基礎上,為端午節這個古老節日“層累疊加”新的內涵和傳統,才能讓這種內涵、傳統真正“活”下來。
在上世紀上半葉,中國“疑古派”歷史學家們曾經斷言,中國古代史的記載是一個“層累疊加”的過程,一些所謂的“上古歷史記載”,不過是對后世所發生事件的附會與折射。中國古代史的記載是否“層累疊加”,自然大可商量,但中國許多傳統節日的風俗、傳統,卻都千真萬確存在“層累疊加”的現象。
以即將到來的端午節為例。如今絕大多數人都知道,這是個紀念楚國名人屈原的節日,吃粽子的習俗,源自投食物入江,以免屈原尸體被水中魚鱉吃掉;劃龍舟則源于汨羅江上漁夫爭相劃船,試圖救起沉江的詩人。但許多考據均表明,端午節的緣起,要比屈原死亡、甚至出世早得多,劃龍舟和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更多和祭祀龍神有關,而這個節最初的意義,則和中國南方當年氣候濕熱、瘴癘瘟疫橫行,人們希望在五月初五這個“惡日”舉行一些儀式、活動祛邪避兇息息相關。
自先秦至今,兩千多年過去,端午節的習俗、傳統,乃至節日本身的含義、屬性,都在不知不覺、潛移默化中發生著變化。其中一些習俗,如驅瘟疫,用菖蒲、蘭草等香草沐浴,制作艾草香囊,以及和五毒有關的習俗等,如今的人們要么不知道、不理解,要么無法將之與端午節聯系起來,要么雖然知道,卻懶得去做;另一些習俗雖然沿襲至今,其形式、內涵都早已發生許多變化,如吃粽子、劃龍舟就是典型的例子。
最初的祭祀儀式遺俗,先是被有意無意與名人的命運聯系在一起(不僅有屈原,在某些地方還有伍子胥,甚至其他人),繼而再被世俗化,前者成為商販批量制造販售、任何季節和時間都可以吃、可以饋贈的普通特色食品,后者則被競技化甚至制式化,成為帶有濃厚民間色彩的群眾性體育項目,甚至“龍舟搭臺,經濟唱戲”、地方招商引資或吸引游客的“布景、道具”之一;還有一些風俗,甚至連許多常常念及的人,也說不清楚——許多人恐怕早已不知道“雄黃酒”最初根本就不能喝吧。
不少人對端午節淪為“粽子節”,甚至又一個毫無特色的“旅游節”、“擠車節”、“補覺節”深感遺憾、不滿和惋惜,還有人試圖通過“恢復傳統”,為這個中華傳統節日重新補足文化和傳統內涵。
然而這種做法注定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勞無功:如前所述,端午節的傳統,原本就是隨著時代變化與時俱進,不斷演變以適應社會和當時代人們的需要,倘一味把“復古”當做恢復端午節“節日味道”的靈丹妙藥和不二法門,且不說古代社會和當代社會、古人和當代人的節奏、取向、口味、興趣、愛憎甚至美丑標準都截然不同,強行“勾兌”,過當代法定節日的當代人未必喜歡和買賬,既然節日習俗是“層累疊加”的,要復古,那么該復哪一層的古呢?
其實在歲月長河中不斷被“層累疊加”、豐富完善乃至改變節日含義、內容、過節風俗的傳統節日,古今中外都不乏其例,像中國的清明節,國外的情人節等,這是人之常情,也是客觀規律,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端午節傳統風俗的流失和節日氣息的淡化,固然不免令人唏噓和遺憾,但刻意“復古”,人為附加某些節日含義,則同樣是無甚意義,甚至徒勞無功的。因勢利導,在充分尊重、體察時代和當下人意愿的基礎上,為這個古老節日“層累疊加”新的內涵和傳統,才能讓這種內涵、傳統真正“活”下來。如果做不到,就讓它暫且成為又一個家庭日、休閑日,或“粽子節”,又何嘗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