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民政局在房山區新落成的兒童福利院舉行慶祝“六一”國際兒童節活動和愛心基地啟動儀式。市民政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紅兵透露,北京將開始構建最大的“兒童安全島”,建立起從孤兒、困境家庭兒童、困境兒童到普通兒童的保障范圍,其中重點圍繞重殘、重病兒童。房山區將在全市率先試點開展這項工作,于今明兩年完成困境兒童人數摸底和制度設計規劃。
困境兒童多為重病重殘
記者了解到,目前本市兒童福利的對象呈現金字塔形,位于塔尖兒的是孤兒。社會福利機構內集中養育的孤兒,每人每月可享有1600元的補貼;社會散居孤兒每人每月也享有1400元。位于第二層的是困境家庭兒童,父母雙方失蹤、重殘、服刑導致事實上無人撫養的困境家庭兒童,每人每月同樣享有1400元的基本生活費。
李紅兵介紹,此次試點將繼續擴大兒童福利的保障范圍,重點圍繞困境兒童和困境家庭兒童進行分層、分類、排序和定位,然后進行政策項目設計和組織實施。保障范圍從孤兒、棄嬰,延伸至部分事實上無人撫養的兒童,這標志著兒童福利開始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發展轉變。據了解,困境兒童主要是指重病、重殘及流浪兒童。
統計顯示,目前本市有200萬常住兒童,戶籍兒童約為157萬人。其中,困境兒童的比例大約是8%,折算下來差不多有14萬人。
據悉,目前備受社會關注的“安全島”收留的絕大部分棄嬰都是重病、重殘兒童,大約占95%以上,而針對包括重病、重殘兒童在內的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的建立,對于這些孩子將是一個更大的“安全島”。“這種適度普惠型的兒童福利保障制度,將針對孩子的成長全周期做一個全面的制度設計,而不僅僅針對其中的一個環節。”李紅兵說。今后,普惠型的兒童福利制度還將有望擴展到留守兒童。
兒童寄養要考慮家庭學歷
家庭寄養的方式將進一步升級。李紅兵透露,北京市從10年前就開始探索家庭寄養模式,今后,本市將引導家庭寄養模式從農村為主轉向以城鎮為主,對寄養家庭也將有所要求。“得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對孩子有康復、教育的能力;家長自身的教育狀況也要考慮,或與學歷掛鉤,最好接受過高等教育。”李紅兵透露,本市將對此出臺具體政策。此外,本市還將鼓勵家庭寄養向收養方向轉變。
李紅兵認為,在兒童福利機構集中收養和在家庭中散居,對孩子來說各有利弊。兒童福利機構的優勢是能更多地保障兒童的康復治療和接受特殊教育,但家庭化、社會化教育不足;而散居在家庭的非集中養育模式,則有良好的家庭氛圍,孩子能與家庭建立良好的自然關系。
區縣兒童福利床數6年翻倍
市民政局社會福利管理處處長李紹純介紹,目前,全市有16家兒童福利機構,共有床位1800余張,孤兒棄嬰約2000人。其中,3家是市級兒童福利機構,13家為區縣兒童福利院。
今后,本市將加快兒童福利設施建設,包括改擴建市第二兒童福利院,新建市第三兒童福利院。根據本市正在編制的兒童福利機構建設規劃,到2020年,各區縣將普遍建立起一所床位規模適當、基礎設施齊全、配套功能完善、專業人員配置合理的兒童福利院,各區縣的兒童福利機構總床位數將從現在的900余張發展到1800余張,不僅可以更好地保障孤兒棄嬰養育,而且將逐步具備面向社區和家庭兒童的服務輻射功能。
試點現狀
“類家庭”讓兒童享受家的溫暖
昨天,房山區兒童福利院愛心基地啟動。李紅兵表示,正是基于房山區近年來“安全島”的實踐,此次才選擇在這里構建愛心基地,作為適度普惠型兒童福利制度建設的試點。“來愛心基地不是捐了錢就走,而是要與孩子建立關系,要有感情交流。”今明兩年,房山區將率先完成困境兒童的人數摸底和制度設計規劃工作。
房山區兒童福利院現有60多名孩子,最小的只有幾個月,最大的24歲,但98%都是殘疾兒童。福利院院長耿紅梅介紹,該院采取“類家庭”的家庭化管理模式,形成了3個溫暖的大家庭。家庭成員不但有孩子,還有福利院里的工作人員,包括主任、司機、門衛、保安等,他們都是孩子們的“爸爸媽媽”。孩子們之間就以兄弟姐妹相稱。
耿紅梅說,福利院的孩子們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生活,平時上下學有人接送,回到福利院,“爸爸媽媽”幫忙輔導作業;節假日,“爸爸媽媽”還會帶著他們去圖書館、逛街、郊區采摘等,和普通家庭的生活相似。在福利院里,孩子們不僅有自己的房間,還有專門的書桌供他們學習。房間外,有一個三四十平方米的大客廳,孩子們可以坐在沙發上自由活動,看書、做游戲、吃水果……“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享受更多的家庭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