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水,偉大的生命之源。但是,近年來,有關水源地遭污染以及城市自來水水質不達標的消息頻現,給人們生活和城市發展帶來巨大隱患。在這隱患的背后,部分企業亂排亂放、水源地陷入發展與保護困境、自來水廠工藝落后標準存缺陷、二次供水設備衛生狀況差、城市污水處理不力等一系列問題正漸漸浮出水面。從今天開始,《經濟參考報》將在“深度”版推出“解碼水污染危機”系列報道,探究水污染所觸及的發展誤區、監管困局、技術瓶頸等深層次原因,并試圖給出解決之道,敬請關注。
生活污水從溝汊直接進入丹江口水庫入庫河流之一的神定河,河水呈黑色并伴有異味;引灤入津水源地的潘家口水庫和大黑汀水庫,至今水源地依然面臨尾礦揚塵、挖山取石和網箱養魚三大威脅;在官廳水庫的上游,在桑干河不足一公里的沿線周邊堆放著大量的生活垃圾……
由于我國水資源分布不均,修建調水工程成為很多地方解決水荒的辦法。不過,記者最近在湖北、河北等地幾個全國重要的調水源頭采訪發現,眾多的污染隱患威脅著調水工程的水質安全,而水源地政府保護水質的主動性和能力普遍不足。專家呼吁,國家應盡快出臺生態補償的相關法律法規,破解調水源頭的保護困局,以確保調水工程的水質安全。
水源地污染威脅重重
在十堰城區,流入神定河的眾多溝汊邊分布著大量的居民點,不少溝汊成為“納污河”,生活污水從溝汊直接流入神定河,河水呈黑色并伴有異味。
丹江口水庫是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庫區的湖北省十堰市有12條主要的入庫河流,過去這里一度是“有河皆廠,有廠皆污”。近幾年來,通過關停污染企業,建設及投入運營水污染防治項目,有7條河流水質已經基本達標,但是流經城鎮再進入水庫的神定河、泗河、劍河、犟河和官山河等五條河的水污染問題仍然嚴重,大多仍維持在劣Ⅴ類水質。
記者在十堰城區看到,流入神定河的眾多溝汊邊分布著大量的居民點,不少溝汊成為“納污河”,生活污水從溝汊直接流入神定河,河水呈黑色并伴有異味。當地提供的數字顯示,十堰市城區的污水收集率僅有50%左右。
十堰市環保局副局長袁勁松表示,工業點源污染的問題基本解決,但生活污水直排現象和農業面源污染仍非常突出。據2013年5月全國政協特邀常委視察團的調查報告顯示,丹江口水庫近十年來營養物含量呈上升趨勢,水庫處于中營養狀態,局部庫灣的氮、磷等營養元素富集程度較高。據統計,水源區面源污染負荷以總氮計約為36442噸,是造成水庫總氮超標和向富營養化發展的主要因素。報告認為,如果總氮含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局部庫灣水體可能會出現水華現象。(淡水水體中藻類大量繁殖的一種自然生態現象,是水體富營養化的一種特征,主要由于生活及工農業生產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廢污水進入水體后,藍藻、綠藻、硅藻等藻類成為水體中的優勢種群,大量繁殖后使水體呈現藍色或綠色的一種現象。)
作為引灤入津水源地的潘家口水庫和大黑汀水庫位于河北省境內,10多年前天津就開始擔憂水質污染問題,但至今水源地依然面臨尾礦揚塵、挖山取石和網箱養魚三大威脅,水質污染狀況有增無減,近幾年來多次出現水質被污染事件。2010年出臺的《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大綱》顯示:入庫來水總氮、鐵超標,不能達到地表水三類標準及飲用水要求,引灤沿線農業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的治理。
此外,作為北京的備用水源地,處于河北省懷來縣的官廳水庫也存在水污染隱患。記者在水庫上游桑園鎮夾河村看到,大量的生活垃圾堆放在離著名的桑干河不足一公里的沿線周邊。同時,由于官廳水庫的水位下降,在上游有大面積的庫底裸露,當地官員稱,這些地方變成當地農民搶種的“耕地”,大量施用的化肥、農藥直接危及水庫水質。
用水與保水存利益之爭
用水的不保護,保護的不用水,水源地保護因用水地和保水地利益之爭面臨重重困境。甚至有基層官員稱,現在的調水現狀就像是為了保發達地區“過好日子”,而讓貧困地區“守苦日子”。
據了解,遍布全國各地的調水工程,有不少是跨地域甚至跨流域,受水區、水源保護區以及受影響區分屬不同的利益主體,導致調水工程的水質保護成為多年來困擾各地的突出問題。記者了解到,目前至少有三大困局亟待解決,否則水源地水質保護及調水模式將難以為繼。
一是用水與保水的脫節困局。據介紹,官廳水庫曾有著慘痛教訓。隨著上游地區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官廳水庫的污染問題從七十年代開始便愈演愈烈,直至喪失水源地功能,1997年被迫退出城市生活飲用水體系。2001年,為解決北京市水資源的嚴重短缺,國務院啟動“改善官廳”的治理規劃,2007年官廳水庫被重新啟用作為北京飲用水備用水源地。
為保護丹江口水庫的水質,到十二五末,國家將在十堰市庫區建成81個鄉鎮污水處理廠。十堰市住建委副主任張丙申表示,這些污水處理廠的人員經費、運行費用、設備維修資金按現在的政策全部由水源地承擔,保護了北方用水,當地卻要背上一個沉重包袱。
此外,河北懷來縣環保局副局長劉萬利也稱,用水的不保護,保護的不用水,調水工程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否則官廳水庫的教訓還會在其他地方上演。
二是水源地的發展與保護困局。在保護水質的要求下,調水水源地環保部門“一票否決”拒批有污染風險的企業成為工作常態。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的十堰市,據當地統計,近幾年來已拒批160個有污染風險的擬建項目。
作為官廳水庫水源地的懷來縣同樣如此。據當地環保部門介紹,近幾年每年拒批的招商引資項目都在一二十家。環保局副局長劉萬利說:“大家辛辛苦苦引進企業,結果被我們否了,為這個已經得罪不少人。現在守著官廳水庫,很多企業都進不來,地方犧牲很大。”
為了向京津地區調水,在河北張家口、承德已出現了環京津貧困帶。不少基層官員認為,水源地一般都是貧困的山區,現在的調水現狀就像是為了保發達地區“過好日子”,而讓貧困地區“守苦日子”。
三是受影響區與受益區的利益困局。今年南水北調中線向北方通水后,漢江的水將有95億方改道流向北方,這就意味著丹江口水庫下游一年將減少95億方的徑流量。湖北省襄陽市南水北調辦副主任李國棟說,經過專家的測算,中線工程通水后穿過襄陽市的漢江平均水位將下降0.41米,這將造成當地水環境容量的急劇下降,給地方發展和生態建設帶來巨大壓力。
河北省水利專家魏智敏稱,受引灤入津的調水影響,灤河下游河道水位下降1米,多年來河道淤積嚴重,河床明顯抬高,荒漠化加劇。如果不消除這種不利影響,隨著全社會生態環保意識增強,調水工程將可能面臨巨大的社會抵制風險。
亟待出臺生態補償法
目前我國關于生態補償的相關規定散見于一些不同層級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中,不僅沒有一部生態補償的基本法律或行政法規,而且現有的相關條文缺乏可操作性和強制性。
不少專家認為,調水工程實質是資源和利益的重新分配,要破解這些困局,就必須協調各方利益并調動各方積極性,所以建議盡快出臺生態補償相關法律。
當前由于生態補償無法可依,一些調水工程的水質保護陷入困境。天津市水利科學研究院名譽院長曹大正說,潘家口、大黑汀水庫雖然是引灤入津的水源地,但運行近30年來卻遲遲沒有被劃定為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據了解,這個尷尬局面的背后,是河北和天津兩地的利益博弈。河北省水利專家魏智敏1998年就開始呼吁建立京津冀水資源補償機制,但至今有關部門沒有實質性動作。他說,天津方面認為引灤入津工程是國家工程,他們不應該補償;既然不補償,河北當然也就沒有積極性劃定水源保護區。
據了解,目前我國關于生態補償的相關規定散見于一些不同層級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中,不僅沒有一部生態補償的基本法律或行政法規,而且現有的相關條文缺乏可操作性和強制性。湖北省丹江口市環保局副局長魏慶九表示,今年2月剛頒布施行的《南水北調工程供用水管理條例》中也明確規定,對南水北調工程水源地實行水環境生態保護補償,但誰也不知道誰來補、補多少。
專家建議,在當前國家開始大力建立生態文明的大環境下,應該盡快啟動生態補償的立法,通過法律對生態補償的原則、基本制度、補償主體和對象、補償標準和資金來源等作出總體性規定,促進受益區與受影響區的公平發展,并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