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為大量培養本科層次應用技術型人才 地方本科高校該轉型了
時間:2014-05-08 12:46:2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董洪亮 

  編者按: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

  按照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部署,我國高教領域又一重大改革正醞釀出爐——加快構建以就業為導向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立學分積累和轉換制度,打通從中職、專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

  普通本科高校為什么要轉型?如何轉型?面臨哪些困難?國際上有哪些可資借鑒的經驗?本版今天開始連續兩期刊發記者采寫的深度報道,讓我們共同關注這一重大改革。

  我國2400多所大學中的100多所由中央部委直接管理,其余的主要歸省級政府管理,中央部門與地方共建的高校一般以地方管理為主,通俗地說,地方高校占了大學的絕大多數。地方高校怎樣為所在區域培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人才?這既是政府的需要,也是學生及其家長的期盼。但是,這個問題長期以來并沒有很好解決,最重要的原因是多數地方高校辦學定位不準。

  4月底,首屆“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在河南省駐馬店市舉行,論壇以“建設中國特色應用技術大學”為主題,推動、引導一批本科高校向應用技術型高校轉型發展,轉型的大學主要是地方高校。

  地方高校為啥要轉型

  產業結構升級之需,大學畢業生就業之需

  今年我國普通高校畢業生有727萬人,他們的就業廣受社會關注。一方面是高校畢業生面臨就業壓力,一方面是許多企業找不到生產服務一線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這種現象雖然由多種因素造成,但是,許多高校培養的人才與社會需求脫節是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按照國際統一口徑,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26%,即18歲—22歲年齡段的青年在接受各類大學教育的比例達到26%,進入大眾化階段,2020年毛入學率將達到40%。教育部規劃司副司長陳峰認為,按照社會需求,可以將大學分為研究型、應用技術型和其他類型,大學不能都是研究型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一批應用技術型的大學。

  然而,現實需求和大學定位之間存在巨大反差。地方高校追求“高大上”的沖動普遍存在,專科升本科、學院更名大學,貪大求全,卻忽視自己腳下的沃土,以至于迷失了辦學方向。

  雖然研究型人才對國家非常重要,但是,社會發展需求量更多的是應用技術類人才。中華職業教育社總干事陳廣慶說,我國產業領軍人才、高層次技術專家和高技能人才嚴重匱乏。他舉例說,在電信行業,現有高端人才占全行業專業技術人員比例僅有0.14%;在海洋領域,我國在世界海洋專家數據庫中登記的專家不足百人,不到全球總量的1%;在電子信息產業中,技師、高級技師占技術工人比例僅為3.2%,而發達國家一般在20%—40%之間。

  “產教融合,把‘產’字放在前面,我很興奮!”參加“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的用友軟件公司副總裁郭延生說,這表明政府和高校更加重視企業、產業的角色和需求了。

  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說,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既是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的迫切要求,是解決新增勞動力就業結構性矛盾的緊迫要求,也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部署,加快教育綜合改革、建設現代教育體系的重大舉措。當前,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行業企業、高校和研究機構對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形成了廣泛共識,加快高等教育結構調整已勢在必行。

  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目的是培養本科層次的職業技術人才,使畢業生既接受系統的理論訓練,又有一定的技能。有了本科層次的應用技術人才,就連接了已有的中職、專科層次的高職和側重應用性的專業碩士,構建起各個層次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為技術技能型人才打通上升通道,使職業教育的“斷頭路”格局得以打破。

  我國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理事長孟慶國說,通過轉型發展,能夠推動地方高校科學定位,全面深度融入區域發展、產業升級、城鎮建設和社會管理。這也是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重要內容,有利于破解我國高等教育發展同質化、重數量輕質量、重規模輕特色問題。

  教育部有關部門對全球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進行分析,得到一個重要啟示,就是國家競爭力、實體經濟的發展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設、高等教育的結構高度相關。德國、瑞士、芬蘭、荷蘭等應用技術類大學多的國家,不僅競爭力在世界上排名靠前,而且失業率較低。

  歐洲許多國家在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創辦應用技術型大學,至今已有30多年的歷史。德國奧斯納布呂克應用技術大學對華高等教育中心主任來漢瑞說,應用技術大學是德國高校體系中一個自成一體的支柱,德國7所著名的應用技術大學組成了精英聯盟。荷蘭斯坦德大學副校長戴豪易克說,荷蘭70%的大學生就讀于職業技術類大學。美國24個州的社區學院允許辦本科層次的職業技術教育。

  轉型面對哪些挑戰

  觀念和師資不適應,管理和利益需調整

  地方高校轉型為應用技術類大學,各方已經達成初步共識,但是,轉型仍然面臨許多挑戰和障礙。其中,凸顯的矛盾是觀念跟不上、師資隊伍不適應,沒有對高校進行分類管理的體制機制、大學既得利益的阻礙。許多專家認為,轉型的最大障礙在于觀念。

  觀念的沖突來自多方面。比如,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寧愿選擇三本類院校,也不愿意選擇就業看好的職業技術學院,普遍認為學習實用技術低人一等。現實中,用人單位包括一些企業在選聘大學畢業生時,盲目追求名校及高學歷,忽視對畢業生實際技能的考察。

  據參加“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的業內人士介紹,對于轉型,高校反應不一,“痛快”“痛苦”“彷徨猶豫”,這些態度都存在。他們為記者舉例:一所民辦專科院校剛剛升為本科,校長在學校大門口附近掛上一個“辦成應用型技術大學”的大牌子,結果卻受到校內眾人的質疑:“都成本科了,還要追求應用型?”校長只得摘掉這個牌子。

  觀念不適應固然有歷史傳統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觀念背后的社會地位、經濟待遇差距。觀念不會憑空產生,它與目前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經濟收入不高、社會地位偏低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有些中專或職業高中的畢業生在工作崗位上技術精湛、勇于創新、表現突出,完全達到了工程師的水平,可是僅僅因為學歷低而不能評工程師。這樣的情況在現實中非常普遍。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秘書長袁振國認為,在用人機制上,政府和社會尚未給職業院校畢業生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在待遇、職稱、職務等方面仍存在政策性歧視。一些地方政府對基礎教育“寵愛過度”,而對職業教育卻看不起、甚至漠不關心。這些現象和問題,都嚴重阻礙著職業教育的健康發展。為此,需要切實提高技能人才隊伍的社會經濟地位。

  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師資隊伍非常關鍵。面臨轉型的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師,絕大多數缺乏實踐經驗,自己本身沒有技術專長。這樣的師資怎么適應學校的轉型?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朱高峰認為,只有提高教師隊伍質量、推進教學改革,高校才能追趕、適應、引領產業發展。師資隊伍的高端是校長,教育部副部長魯昕說,“應用技術、職業技術”這8個字不被許多大學校長所接受。

  目前,有地方教育行政部門開始探索分類管理研究型、應用技術型大學。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還沒有建立起分類管理大學的體制機制,比如,應用技術大學的標準是什么、該如何評價這類大學等等。

  應對好這些挑戰,轉型之路才可能通暢。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