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到2013年底,北京常住人口達到2114萬,而其中的常住外來人口則高達802萬。更有甚者,北京市昌平區的常住外來人口甚至超過了常住戶籍人口。時至今日,北京的服務行業以及各類體力勞動行業的工作崗位,已經大部分被“農民工”以及各種各樣的“北漂”占據。(5月3日北京青年報)
“等我干不動了,我就離開北京”,農民瓦工曹昌寶的話,或許不只代表了很多在京城打工者的想法,也是不少其他城市外來建設者共同的心聲。跟那些夢想在大城市打拼一番事業并安家落戶的“北漂族”不同,他們不但追求很簡單,只是希望在這里憑借自己的辛勤勞動,供孩子上學、改善家庭生活,而且對所在城市的要求也并不高,甚至壓根兒就沒想過有什么福利訴求。
農民工并不留戀大都市,或許不只出于“知足常樂”,還可能基于“自知之明”、“落葉歸根”等多重考量,但顯然不能排除另一個關鍵因素,那就是參與建設的城市并沒有讓他們從內心里感到牽掛,或者說他們對城市壓根就沒有感情可言,自然就談不上在這里扎根的打算。“等我干不動了,我就離開北京”,盡管是城市管理者求之不得的結果,卻并非城市之幸,相反不啻是揭了城市的“短”。
大批外來建設者接踵而至,甚至形成“喧賓奪主”的局面,超過了當地常住居民的數量,打工收入明顯高于家鄉或者其他地區,何以沒有因此而感覺到城市的“好”?城市既希望也離不開外來工幫助建設,又不舍其從公共福利分一杯羹,為解決城市擁堵等難題,甚至有人提出提高門檻,將這些“低端勞動力”擋在城外,彼此之間儼然成了實際上的利用和被利用關系,還有啥溫暖或親切感可言?
敞開大門讓農民工入戶肯定不現實,城市絕對沒有這個承受能力;出于生存壓力、環境適應等方面考慮,農民工們也未必都想搬到大城市去住。不過,可以容不下農民工們都來安家落戶,卻不應該不給他們留下好感、有想進城落戶的強烈愿望。干不動了就走人,絲毫沒有眷戀之意和常回來看看的念頭,未免顯得城市“做人很失敗”。對于外來建設者,多些尊重、消除歧視,創造條件共享建設成果,既是現代城市應有的人文關懷,也應該成為城市管理者追求的智慧和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