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湖北第二師范學院2014年大學生就業公益招聘會上,記者注意到,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門檻”降低了不少,但招聘仍“遇冷”。此次擬招聘153名農村義務教育學校教師,但一早上只收到22份簡歷。(3月30日《武漢晨報》)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被比喻為“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這樣一個神圣的職業為卻在湖北的這次招聘會上遭“冷遇”。不止湖北,近年來全國的農村教師崗位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冷落,這不禁讓人擔憂農村教育的危險。
為何神圣的教師職業到了農村就頻遭“冷遇”。農村學校待遇低、要求高、條件差成為許多教師不愿到農村的重要原因。對于農村,一般來說地處偏遠地方,經濟相對于城鎮較落后,農村教師的工資待遇遠不如城鎮教師。此外,在交通、居住、婚戀等條件也遠落后于城鎮。
其次,農村孩子不好帶也成為農村教師遭遇“冷門”的一大原因。由于農村各戶居住相對分散,離學校比較遠,有的孩子甚至從家到學校有一個多小時的路程。相對于城鎮學校的孩子每天由父母接送,農村孩子大多為留守兒童,或者父母忙于農活,根本無法顧及孩子上學問題。這樣就無形中加大了農村教師的壓力,要是孩子在上學放學路上出了什么事家長就找到老師。比起城鎮教師每天固定的上下班,哪個教師愿意到農村去了?
再者,大學畢業生的心理也成為他們不愿成為農村教師的一大因素。試想,一個寒窗十幾年的大學畢業生還不容易從農村走出來,他還愿意再回到農村嗎?即使是選擇農村教師,也會被家鄉人“走出大山,走出農村”的思想弄得很沒面子。
如此種種,對于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選擇農村教師還不如在城里找一份其他工作,不管是收入還是生活條件也遠高于農村。要解決農村教師遭遇“冷門”的現狀,筆者認為可從幾方面著手。
首先,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從而改善農村居住環境,尤其是農村學校的環境。其次,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入,提高農村教師的工資、福利等待遇。除此之外,在農村教師的招聘中應擴大招聘范圍,不能僅局限于全日制畢業生,成人、自考、函授等教育學歷的畢業生也應有所涉及。如果農村教師的待遇提高了,條件改善了,招聘范圍廣了,那么農村教師“熱起來”相信也不會是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