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看病,一般人總習慣去公立醫院。全國9成以上就診量在公立醫院,日門診量過萬人的醫院已不罕見。其實,看病難,主要是指在公立醫院看病難,就診體驗不好,服務質量不高。解決看病難,改善看病體驗,必須鼓勵社會辦醫,滿足人們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鼓勵社會辦醫。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創新社會辦醫機制。”國務院醫改“十二五”規劃給出具體目標——2015年,非公立醫療機構床位數和服務量達到總量的20%左右。但是,阻礙非公立醫療機構發展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破除了沒有?社會資本辦醫還存在哪些問題?我們從今天起推出連續報道。
——編 者
不排隊的醫院
醫生2/3都是從臺灣聘過來的,甚至還從國外聘請一些知名專家,力求保證服務水準
在上海徐匯區,如果你路過欽江路102號,很可能以為是一棟商業購物建筑,而不是一所醫院,因為沒有川流不息的人群,門口沒有停滿車。一樓是星巴克咖啡店、便利店、藥店以及幾家速食餐廳。
樓里有一家醫院,所有設施按五星級酒店配置,診室、等候區生活化。這就是大陸首家臺資獨資醫院——上海禾新醫院?!安挥门抨牎薄安挥脫拇筢t院的交叉感染”“小朋友的藥都是磨成粉的”“醫生態度很好”“令人安心”“品質好”,這是記者在某點評網站看到的對該醫院的評價。
“我們定位高端市場,打造24小時門診,客戶主要是臺灣人以及一些外籍人士。他們看病一般首選禾新醫院,醫藥費用可以通過臺灣健保、國外的多種商業保險得到補償。”院長張煥禎說,該院醫生2/3都是從臺灣聘過來的,甚至還從國外聘請一些知名專家,力求保證服務水準。
3個月前在禾新醫院生產的劉群愛人,一開始已經在三甲醫院特需門診建檔,然而懷孕2個多月時,醫生告知有一項檢查指標達到正常范圍最高值,很可能腦殘。劉群趕緊聯系另一家三甲醫院,但被告知等排上了會錯過檢查時機。劉群又去看了兩家合資醫院,都不太滿意。最后,在朋友介紹下到了禾新醫院。
“主治醫師梁大夫告訴我們,寶寶沒有問題,我們松了一口氣。他就像一個老伯伯,總是耐心講解,隨時接受電話詢問,每次溝通長達半小時以上?!眲⑷赫f,“每次檢查都有人陪著,而且一站式解決?!睂Ρ纫幌?,劉群覺得在公立醫院產檢服務較差,到不同樓層去排隊做檢查,有人在樓道抽煙,有人不停插隊。雖然禾新不是醫保定點醫院,6萬元費用自掏,但結合自己在國外的生活經歷,劉群感覺性價比較高。
禾新醫院提供的數據顯示,門診次均費用約700元,住院2500元。不濫用抗生素,很少輸液,在門診人次中約占1%。一年半以來,本地患者逐步上升到該院業務量的30%,有些科室如兒科,當地患者占一半。
不進醫保,也很少在電視上、雜志上看到過禾新醫院的廣告,頂多有一些義診、健康促進活動,這樣的民營醫院似乎很少見。
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副校長、上海醫藥衛生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陳志興說:“我總結禾新的特點:一是高端,主要滿足臺胞的醫療需求;二是醫生技術過關;三是服務到位,患者看病不用走回頭路;四是環境好,不擁擠。很多醫院為了收支平衡,申請醫保定點資格,雖然增加了收入,但人太多,環境受影響。禾新不做廣告,口碑卻很好。”
辦醫審批繁雜
醫院開展了自費疫苗接種服務,但是申請了兩年才成功,數量也沒法保證
禾新醫院的前身是辰新醫院,第一家進軍大陸的臺灣合資醫院。所屬的臺灣聯新國際醫療集團,在臺灣有10家連鎖醫院。至今,聯新已經在大陸深耕13年。張煥禎的另一身份是聯新國際醫療集團總執行長。
10余年的大陸經驗,張煥禎仍無法完全適應大陸的醫療管理方法,尤其是各種事務性工作的阻礙、政策法規的限制。
禾新的前身辰新醫院曾搬過兩次地方。上一次搬家是在合約還有5年的情況下,被房東趕了出來。當時有些項目正在投資,已有一年多時間,被趕出來之后,所有投資都打了水漂。醫院的東西先在別的地方存放,然后找到有關政府部門幫忙,緊急找到一處房屋,才算解決問題。
搬到新地址后,適逢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鼓勵臺資在大陸辦醫院,原衛生部等部委也已經出臺《臺灣服務提供者在大陸設立獨資醫院管理辦法》,為此,聯新決定辦獨資醫院——禾新醫院。然而,該醫院的審批也不容易,耗費了一年多的時間。
醫院運行起來后,醫院購置設備等事項,也需要報政府部門審批。而政府部門往往以不能單獨審批你一家、不能為你一家專門邀請專家開一次會等理由,對醫院的申報不予及時審批。通常要等待半年左右的時間,才能拿到批文。
為了方便境外人士、外籍人士接種疫苗,禾新醫院開展了自費疫苗接種服務,但是申請了兩年才成功,數量也沒法保證。還有,3年免稅期后,醫院的稅費、水電、房租、物業管理等全部按照企業標準征收,沒能像政策里說的一樣享受優惠。
管理方面也要磨合?!皼]有大陸的經驗,不能把臺灣先進經驗嫁接過來?!睆垷ǖ澟e例說,大陸和臺灣的住院醫師培訓完全不同,多點執業做法不同,90%以上的病種都在公立醫院里開展,藥品、檢查等規定不一樣,因此單純引進國外醫院管理經驗行不通。
據他介紹,禾新醫院的高管會和臺灣的管理人員一起修正管理辦法,大約60%的臺灣經驗留下,40%的方法要修正。婦產科醫師陸莉英告訴記者,臺灣的管理人員經常會提出一些管理方法,但是“讓人覺得很奇怪”,在大陸根本實現不了。
因為有大量的事務要處理,張煥禎一年中有半年時間都待在禾新,而臺灣醫院的事務只需要一周時間。對此,張煥禎感到很無奈。10多年前,政府就說要鼓勵社會辦醫,但現在政策仍然沒有落實下來。他打了一個比方,社會辦醫就像一張餅,“看得到,吃不到”。
張煥禎說:“我們其實沒有太多的要求,只要能和公立醫院一樣待遇就行?!?/p>
優秀人才短缺
除了臺灣等境外醫師,本土醫師不是退休就是剛畢業的,仍是“一老一少”格局
盡管從臺灣來的醫師大部分都是聯新旗下醫院的員工,但是他們來到大陸的收入比臺灣本土要高,也超過該院大陸本土的醫師。人員成本占據了開支大頭,約占60%。“不僅是薪酬,還有他們的副高、正高等職稱沒辦法認定,評價體系缺失,成為醫院發展中最大的問題?!睆垷ǖ澱f。
記者翻看門診出診安排,除了臺灣等境外醫師,本土醫師不是退休的、就是剛畢業的,仍是“一老一少”格局。
陸莉英原來是上海一家公立醫院婦產科主任,退休前受朋友之托到辰新醫院出診,退休后就留了下來。像陸莉英這樣的退休醫師能請到很不錯了。張煥禎說,大陸醫師即使退下來,也不一定能請到,還要醫院院長批準。而公立醫院一般將退休醫師納入管理,大多采用返聘的做法,很少將他們放出去。
護士則基本以外地人為主,或是在原單位入不了編的護士。護理醫技部曹紅梅的情況就非常典型。6年前,因為入不了編制,她從陜西寶雞最大的醫院辭職,來到了上海。
陳志興說,人才在發展中是第一位的,解決人才短缺的問題,就要放開醫師多點執業,如果沒有調動醫生的積極性,不解放醫生的生產力,那么醫改就不會成功。
1984年,陳志興到日本,發現那里的醫師已在多點執業。醫師每周到私立醫院上半天班,收入很高,帶的醫生也可以去私立醫院實習,優秀的私人醫生也可以到醫學院校兼職。“第一步,我們要先把退休的醫生解放了,他們去多點執業不應該要院長蓋章,可以學習臺灣用備案辦法。第二步,要主動創造條件,提供醫生給別的醫院選擇,可以簽訂協議規避風險?!?/p>
陳志興認為,市場是配置醫療資源的重要基礎,應讓不同消費能力的人找到合適的醫療服務。社會辦醫為不同需求的人提供不同的服務,而政府公立醫院為老百姓提供基本醫療服務。
他建議,首先要放開醫師多點執業,其次加快落實中央文件精神,改善外部環境,政府給予民營醫院一樣的待遇?!肮膭蠲駹I醫院發展有利于推動公立醫院改革,而公立醫院加快改革才會給民營醫院發展留出空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