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廣州市政協一份關于增加電視臺普通話播音時間的提案,引發了一場關于“粵語存亡”的大爭論。從政協委員到普通市民,“保衛粵語”成了重要話題。普通話與粵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份提案引發的“推普廢粵”之爭
今年6月,廣州市政協針對亞運會軟環境相關問題進行調研時,在其網站上掛出了關于廣州電視臺播音情況的調查。結果顯示:近八成觀眾希望廣州電視臺繼續沿用粵語播報方式。
7月5日,廣州市政協提案委副主任紀可光將一份《關于進一步加強亞運會軟環境建設的建議》提案交給廣州市市長萬慶良。其中一條是:亞運會今年11月要在廣州舉行,建議在廣州電視臺綜合頻道和主要頻道黃金時段的新聞播音,由粵語改為普通話,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為辦好廣州亞運會創造條件。
隨即廣州市政協委員韓志鵬發出一條微博:“今天獲得消息,廣州市政協將正式建議廣州電視臺新聞和綜合頻道全部或在主要時段改播普通話,母語危矣!”短短幾個小時,便有上千條評論和數千條轉載。
幾天后,廣州當地媒體報道了廣州某小學“封殺”粵語一事,講述了老廣州祖孫語言不通、新廣州人想學粵語而無環境的經歷。這一消息無疑令反對提案的廣州人郁悶糾結。
一時間“保衛粵語”之聲四起。
《新周刊》執行主編封新城一條微博:“沒有方言的城市是可恥的。”成了轉發率最高的評論之一。
廣東著名媒體人陳揚嘆息:“粵語淪陷。被消失的方言后面必定是被弱勢的文化。”
更有網上無數的留言力撐“粵語”:“粵語是很多海外華僑華人維系故土的根,不能砍斷。”“粵語、普通話之爭實際上是南北文化沖突,嶺南文化垂危。”
值得注意的是,在反對提案、捍衛“粵語”的廣州人中,有眾多80后、90后的年輕人。7月11日,一批廣州本土的“80后”在廣州一家公園集會,利用“快閃黨”的方式齊唱粵語歌。
“保衛粵語”背后的文化焦慮這場辯論,把建議在電視臺推廣普通話的代表人物、市政協提案委副主任紀可光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網上謔稱他為“碎粵神偷”。
在廣州出生、長大、工作至今的紀可光,在接受廣州媒體采訪時表示:廣州不僅僅是廣州人的廣州,它還是國家中心城市之一的廣州,也是國際化的廣州,廣州應該有開放、包容的胸襟,讓在廣州學習、工作的外來人融入廣州,而這種融入首先是語言上的融合。我不是建議“取消粵語”,我只是呼吁主頻道應以普通話為主。
其實,早在2009年,為迎接亞運會,廣州電視臺就投資3000萬元,將原來用粵語播出的經濟頻道改為普通話播出,另將粵語播出的 “午間新聞”也改為普通話。然而,改版后的經濟頻道收視率并不理想,今年初又改回粵語播出。不過,在紀可光看來,收視率與思想觀念、節目制作、播出質量有很大關系,為了追求收視率而改用粵語是“因噎廢食”。
令人不解的是,在廣州市政協提交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亞運會軟環境建設的建議》中,共有35條,為何這條增加電視臺普通話播音的建議令廣州人有如此大的反應?
力挺“粵語”的韓志鵬認為:廣東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載體,而且很多海外華僑華人只會說廣東話,這是維系華僑華人的一個紐帶。粵語與本地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如果粵語沒落,生活方式也會隨之改變。我怕廣州人到時會集體失憶。
粵語真的岌岌可危,到了“捍衛”的地步嗎?
一直關注“粵語存亡”之爭的一位中央駐粵媒體的劉先生表示,“粵語淪陷”純屬杞人憂天。在廣東,粵語主要包括廣府話、客家話和潮汕話, 但一般人認為,粵語是指在粵港澳地區通用的廣府話,也叫白話,是保護情況最好的方言。目前全球粵語使用人口大約有6700萬,粵語不僅在海外華人社區中被廣泛應用,而且支撐著粵港澳為中心的嶺南文化,有著頑強的影響力和生命力。
一位政府公務人員認為,“一個城市要走向全國,就需要溝通。外地人都不明白電視里講的是什么,他怎么了解廣州?電視臺不講廣東話,不等于就是扼殺了這門方言。”
其實,隨著廣州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新移民、“新客家”大量涌入,北方文化迅速滲透和浸染,使得嶺南文化的發展空間萎縮,無形中加劇了粵語圈的文化焦慮。
“粵普之爭”的文化博弈
對于“推普廢粵”之爭,廣州市政協有關人員回應道:廣州電視臺要取消粵語播音,顯然是一個誤讀。廣州1400萬常住人口中,講粵語的只有700萬左右,其余大多數還是普通話受眾。市政協的建議,只是希望綜合頻道等重要時段能夠增加普通話播音。
據了解,近日廣州電視臺對市政協提案委員會《關于廣州電視臺綜合頻道應增加普通話節目播出時段的建議》作出答復,表示該臺目前自辦的各頻道節目,普通話和粵語兼容,這種播出的現狀有廣州這座城市歷史形成的原因以及現實發展的需要,并沒有變動的考慮。
近日,廣州市市委副書記蘇志佳以接受媒體采訪的形式,對“推普廢粵”之爭給出了“官方說法”。蘇志佳表示,廣州市委、市政府從來就不曾有過“廢除粵語”、“弱化粵語”的想法。在建設國家中心城市以及弘揚嶺南文化的過程中,推廣普通話與保護方言不但沒有矛盾,而且還可以相得益彰。
蘇志佳指出,我國是多民族、多語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國,推廣普及普通話有利于增進各民族各地區的交流,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粵語作為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嶺南戲曲、音樂、飲食等息息相關,不僅不存在“廢粵”的可能,而且對于本土優秀文化的保護和弘揚向來是黨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內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不久前也告誡:“嶺南文化不要斷送在我們手里。”
有專家認為,近年來,隨著廣州經濟社會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外省人在廣州定居,成為“新客家人”。而隨著廣州市中小學教育的普及與居民教育程度的提高,目前大部分廣州人都能通曉普通話。普通話和粵語并用,在不同場合使用不同語言,已經成為廣州人的生活方式。推廣普通話與保衛粵語,不是“ 非此即彼”。推廣普通話,是要實現的“語文現代化”;而“保衛”粵語,是保持文化的多樣性。普通話和粵語播音時長之爭,背后是文化多樣性和統一性相融合的問題。
有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場“粵語存亡”之爭,人為放大了粵語與普通話的矛盾對立,過度解讀粵語的存亡去留,不僅僅是一種情緒化的媒體誤導,更是一種偽文化保護主義。
其實,無論是“推廣普通話”、還是“保衛粵語”,“粵普之爭”的背后是對嶺南文化式微的恐懼和對本土文化保護不力的擔憂。有學者認為, 廣東作為經濟大省,但文化建設差強人意。隨著香港、澳門的回歸,北風南吹,粵語及其文化正逐漸退出主流,不再成為流行文化的風向標。年輕人不再以說粵語、帶港臺腔為時髦。改革開放以來出現的文化優越感不復存在,這場爭論也就應運而生。
在正確看待這場爭論的同時,我們也需要看到,隨著現代化、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人員流動的頻繁,越來越多的方言正面對著退化甚至消亡的危險,地方傳統文化有離人們漸行漸遠的趨勢,這確實也值得人們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