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城又一城,城城像歐洲;走了一鎮又一鎮,鎮鎮像非洲。”住建部副部長仇保興委員引用這句戲言說,我們跟發達國家和其他一些發展中國家相比,人居環境差距最大的不是城市,而是小城鎮。(3月13日《中國青年報》)
如果用晚上的燈光來感官判斷的話,“歐洲和非洲”的區別恐怕更加刺激眼球。大城市在之前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發展過程中,已經吸附了太多的附加值,但也造就了大城市病的種種現狀?;谶@樣的情況,城鎮化也就成了頂層設計“落一子而滿盤活”的宏觀布局。理想是好的,但“鎮鎮像非洲”的現實,卻容不得太多商量。
這兩年城鎮化是個熱詞,有著挺高的出鏡率。對于我們老百姓的理解,這應該是在農村土地流轉之后,洗腳上田的農民轉變成市民的最初夢想。以“終究是人的城鎮化”的出發點來說,這應該是你情我愿的事情,而不能用趕鴨子上架。而實現這一切的前提自然就是資金的投入。
很簡單,先不說“先產后城”的順序,就談城鎮化的宜居來說。我們不反對房地產業先行的城鎮化道路,雖然大眾對此詬病頗多,但不可否認的是,這樣的模式已經是先入為主了。但就目前來看,優質的房地產項目還是想死乞白賴在城市的視線范圍之內,即便已經有了十多公里的距離,他們還自欺欺人地打出“新城市圈”的招牌。而對于那些鄉鎮來說,則缺乏太多的熱情和誠意。畢竟農民的消費力在他們看來是有待商榷的,同時大量的小產權房也成了深耕城鎮化的顧慮之一。
結果也就導致了馬太效應的出現,強者越強,弱者還在原地踏步。當大城市企圖用生活成本等方式來限制人口膨脹時,不少鄉鎮卻看著“城鎮化”三個字癡癡發呆。辦法也不是沒有,不過也是“辦工業園、轉移鄉鎮行政中心”,從而帶動各種消費等等,但大都觸及不到靈魂。
要讓“非洲”變成“歐洲”之前,我們還是回到“亞洲”這個現實上。而就現在來看,要讓城鎮化像個孩子一樣成長起來,恐怕母體造血和哺乳的功能必須強大起來。
那就是真金白銀的投入。讓鄉鎮的人居環境、公共服務以及交通硬件都建設成超過周邊城市的水平,并且要有一定數量的就業機會。這樣才能讓有選擇綜合癥的人們,在權衡再三之后,就義無返顧地選擇走向鄉鎮的道路。也許從逼仄的城市中走出來,會發現自己也能感受一個新的天地。當然,這個前提就是新城要造的比老城好。
但很多人或許會說這真的是癡人說夢。如果新城比老城好,生活成本還低,那豈不是人口要倒流,哪來的那么多錢?然而筆者曾在春節期間看到過這樣的紀錄片,發現歐美人大都是選擇在城市工作,鄉村居住。既然拿“歐洲”做文章,那我們也應該吸取別人的經驗,當然并非是簡單的模仿。此外,要說的重點自然還是投入。至少在我看來,這關乎到城鎮化的誠意,也是讓人們心甘情愿地走在城鎮化道路上的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