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在日前召開的第十一屆中國公民道德論壇上強調,要大力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用制度管住“老賴”。劉奇葆說,市場經濟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拜金主義、一切向錢看的有害思想觀念,導致一些人信用意識淡薄,誠信缺失、造假欺詐已成為當前社會的一大問題。誠信建設既要抓宣傳教育,更要抓制度保障。去年10月,最高法公布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3萬多有執行能力但拒不執行法院判決的人,被列入這一“黑名單”,在貸款、招投標、市場準入、高消費等方面將受到限制。這對“老賴”是一記重拳,起到了很大的威懾作用,一些“老賴”不再“躲貓貓”、“跑路”了,主動履行執行義務。我們加強誠信建設,要把制度化作為重中之重,推動有關部門和機構建立健全社會征信體系,建立“紅黑榜”發布制度,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營造誠實守信的社會環境。
劉奇葆:推動形成誠實守信的社會風尚(2013年3月)
要大力推進誠信體系建設,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和司法公信建設,抓緊建立覆蓋全社會的征信系統,強化對失信者的制約,依法打擊制售假冒偽劣、有毒有害食品藥品的不法行為,形成不敢失信、不能失信的懲戒防范機制。
劉奇葆:道德治理既要叩問良心又要依法處罰(2013年1月)
道德領域集中開展專項教育和治理,我們要加強教育,但僅靠道德教育、“叩問良心”是遠遠不夠的,對利益熏心者無法產生效果。不處罰,他們的良心就不會覺醒。只有加大執法力度,增加違法成本,讓造假售假者付出代價、受到懲罰,才能使他們悔悟、使其他人不敢以身相犯。
“構建誠信懲戒失信”首次發布會舉行
中央文明辦、高法等八部門會簽《備忘錄》聯合懲戒失信(2014年1月)
在中央文明辦的積極協調和各單位的共同努力下,中央文明辦、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等中央八個部門和企業近期會簽了《“構建誠信、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拉開了第一輪聯合懲戒失信被執行人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