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在南京湖西街上經營一家飯店,昨天,他店里春節前張貼的春聯突然被鏟掉,心里感覺很不舒服。對此,南京建鄴區莫愁湖街道城管科的丁科長表示,要求沿街商戶鏟春聯,的確是城管的行動。丁科長說,畢竟春節過去時間不短了,作為沿街商鋪,是公共場所,必須符合城市管理的要求。(2月24日現代快報)
《南京市市容管理條例》規定,嚴禁在建筑物、公共設施以及樹木上涂寫、刻畫、隨意懸掛、張貼。莫愁湖街道城管開展的鏟春聯行動,依據的就是上述規定。然而,將我國傳統民俗貼春聯也劃入“亂張貼”之列,這一做法,暴露出某些城市管理者思維方式的簡單,行為方式粗暴。
容不下春聯的不止南京。2012年,陜西渭南市臨渭區也曾在正月里清理沿街的春聯,據說是鞏固和發展國家衛生城市的成果,防止有些春聯破損后影響觀瞻,后來發展到所有春聯無論破損與否一律清除。
類似的舉動還有,去年清明節,河南鄭州市花園路和紅旗路交叉口的最后一個報亭被拆除。對此,各方反應迥異:在鄭州的城市管理者看來,最后一座報亭的拆除,是“難啃的骨頭”被啃下,這是城管的一大功勞。河南省文聯副主席鄭彥英將報刊亭的拆除比喻為“撕掉了城市的一道文化符號”。報刊亭作為一種公共文化設施,無疑成為鄭州普通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當人們從報亭窗口接過相熟報亭主遞過的報刊,這樣看似尋常的場景,是多么的富有詩情畫意。
南京和鄭州,都是我國著名的文化古都。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強鏟春聯、強拆報亭,兩個城市都做了最沒文化的事。為了城市外表光鮮、管理方便,城管不惜犧牲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
春聯和報亭,承載著太多的文化元素。張貼春聯,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民俗之一。而報停更是文明城市亮麗的風景線,不僅給生活在這些城市的人們的文化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也外地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鏟除春聯、拆除報亭,目的是追求城市外在的“白富美”和“高富帥”,卻暴露了城市的文化貧血。其結果必然是,城市建設的手筆越來越大,投入越來越高,人們的感覺卻越來越壓抑,精神卻越來越空虛!這些城市的管理者或許會說,沒有了春聯和報亭,城市變得更美觀整潔,更加高端氣派上檔次。
錯了!春聯、報刊亭雖然不是住房等生活必須品,沒有了春聯和報亭,老百姓當然不會被餓死、被凍死。然而,沒有了春聯和報亭的城市,不僅老百姓會感覺缺少了點什么,城市的精神一定也會少了點什么。如果城市的管理者連春聯和報亭也感到棘手,這說明城管缺少管理智慧。
城市的主人是誰?是千千萬萬生活在城市的市民。奉勸有關城市的管理者們,在城市規劃和管理過程中,千萬不要目中無人,更不要忘了“執政為民、以人為本”的施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