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城鎮化進程成為我國縮小城鄉差距和區域差距,構建擴大消費需求的長效機制的重大舉措。城鎮化是農民從農村走出來進入城市務工經商,農村人口逐步減少,城市和城鎮人口不斷增加的過程。城市人口增加必然會帶來住房需求、基礎設施需求、工作崗位需求、社會保障需求。滿足這些需求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也可以說是需要巨額資金,有些人借此對城鎮化戰略提出質疑。有很多人擔憂:在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也可以說必然出現的問題如何破解?
錢從哪里來可以說是我國推進城鎮化繞不開也躲不過的問題,各地政府和許多學者進行了探索,提出了許多有價值有見地的辦法。筆者對此也進行了思考,提出來與大家共同討論。
一、住房需求所需的資金問題
未來20年,將有3億人進入城市,假如按人均20平方米,需要建設住房60億平方米;假如每平方米所需資金3000元,共需資金18萬億元,每年需資金不到1萬億元,這并不會給政府、給社會、給城鄉居民帶來很大的壓力。這是靜態地看問題。
如果動態地看問題。我們發現城市居民有相當一部分家庭有兩到三套住房,如果把其中一套租出去,不僅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工的住房條件將有很大改善,城市居民也可得到比較可觀的收入。或者可以說,未來20年,不需要再建如此多的房子。如果我們有條件建設如此多的房子,每人的居住面積可由20平方米上升至30平方米,居住條件就可大為改善。
二、基礎設施所需資金
有學者計算過,增加一個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需相應增加10萬元的基礎設施投資。3億人需投資30萬億元,每年需投資1.5萬億元。分攤到600座城市,每個城市每年投資25億元。如果分攤到2萬個城鎮,每個城鎮每年的投入7500萬元,好像壓力比較大。但仔細分析一下,進入城市的農民工,可以和原來的城市居民共走一條路,喝一個自來水廠的水,共用一條下水道和煤氣管道。只有超過了設計容量之后才需要擴容或投資新建。
區域經濟學者曾分析并提出過,城市基礎設施可以共建共享,邊際投資是遞減的,并不是增加一個城市居民,就需要增加等額投資。
三、社會保障所需資金
農民進城務工經商,離開了家鄉,離開了土地,不能再用承包地作為保障或保險。所以,從離開農村進入城市的第一天起,就應該為其建立比較完善的保障體系,養老保障、失業保障、醫療保障、最低生活保障等。沒有為其建立保障體系,是政府最大的失誤。
我們一直把農民的二畝承包地作為進城農民的社會保障資料,一是在城市找不到工作的時候再回到農村;二是年老時回到農村養老。所以,很長時間,城市政府和農村政府都未承擔起建立并完善進城農民社會保障體系的責任。
事實上,建立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盡管數額極大,的確難度很大,但并不會給政府造成太大的資金壓力。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多數是年輕人,他領到工資的一部分須繳納養老保障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等,企業根據國家規定也須繳納相應數額的資金。如此看來,是進城農民和所在企業為其積累社會保障資金,不需要政府提供資金或只需要提供不足的部分,政府只是提供制度供給和進行保障基金的管理,這些資金可用來投資以保值增值,為城市建設和企業投資提供資金來源。
資金是物資的符號,只要企業能夠生產出滿足市場需求的產品如鋼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只要有充足的勞動力,我們就可以建造出滿足進城農民需要的房子來。貨幣是市場的潤滑劑,居民到銀行存款,進城農民和企業將社保基金存入銀行,儲蓄存款便成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形成源源不斷的現金流,便能滿足城鎮化的資金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