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今天是農歷年三十,說起春節,當然離不開鞭炮,春節放鞭炮歷史悠久,也給節日增添了不少歡樂的氣氛。然而,如今受霧霾天氣的影響,大家開始理性的思考春節期間到底還要不要燃放煙花爆竹。
從2013年到2014年,霧霾成了城市里揮之不去的陰影,治霾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環保首要大事。但與此同時,治理大氣污染的一個基礎問題卻一直眾說紛紜,讓人霧里看花,那就是:霾從哪來?
中國之聲系列報道《開門頭件事》第一篇:霧霾追兇正當時。
中午12點,石家莊市環境檢測中心站研究員高康寧又爬上位于世紀公園里的石家莊電視塔,去替換塔上兩個監測點位上的PM2.5采集膜。從石家莊開展顆粒物污染來源解析研以來,這是她每天需要完成的基礎工作。
高康寧:這就是源解析的一部分,空氣污染物的來源解析全都是這個,應該說這項工作是我們有效防止大氣污染的基礎性工作。
南開大學國家顆粒物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馮銀廠:采取什么措施,對誰采取措施,這實際上政府的決策部門并不十分非常清楚,別人控制機動車,我們就要控制機動車,別人要控制燃煤,我們就要控制燃煤。尤其像我們國家這么大一個國家,很多城市他們現在顆粒污染來源是不同的。
就在本月中旬,環保部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內30多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環保部門下發了《關于開展第一階段顆粒物來源解析的通知》,要求地方部署今年顆粒物解析工作實施方案,除了南開大學國家顆粒物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主任馮銀廠教授所在的課題組之外,包括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清華、北大等多個科研院所都成為地方政府求助。
環保部監測司副司長朱建平介紹,目前,包括北京、石家莊,哈爾濱、南京等全國25個城市目前已經開展了多方面的工作,第一份“源報告”將有望在五個月內和公眾見面。
朱建平:我們提出了一個明確的進度表,到六月底前,北京、天津、石家莊要完成源解析的初步結果,到年底,我們三個重點區域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都要完成這項工作。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柴發合提醒,污染情況,瞬息萬變,就在今夜,煙花炮竹燃放也會讓PM 2.5小時濃度就會急劇升高,現實情況需要“污染源解析”工作跟上變化。
柴發合:對污染來源,大家老說,一個城市一個數,就是一個餅圖,把這個問題全解決了。其實這會誤導你。我們既要看到這個“餅”是一個長期穩定地情況,但是也要看到重污染情況下,污染貢獻是什么情況,一般情況是什么情況,這就有利于我們在不同的污染情況下,不同的時間采取不同的污染方式。
按照目前公認的說法,工業污染,燃煤排放,汽車尾氣,道路揚塵乃至做飯的油煙,街頭的燒烤都是PM2.5飆升、霧霾頻發的元兇,可究竟哪一個是“主要矛盾”,卻有著諸多截然不同的說法。
朱建平坦言,霧霾來源眾說紛紜,科研報告相互打架,其原因就是,源解析工作不好做。
朱建平:源解析工作非常全面、細致,要有一定的觀測期,我們一般強調,要有一年完整的觀察,因為春夏秋冬不同季節,他的污染物的排放來源不一樣;另外,我們在一個地方做的源解析工作,可能不能代表一個整個城市的情況,一個城市的情況,可能不能代表另一個城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