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佛教的道義,道場的山門有三重:無住、空和無相。無論我們先踏入的是現實中道場的哪個門,你的心靈所踏入的那個悟道之門首先叫做無住門。
《金剛經》有云: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而現實中的我們,大多心有所住。有人一生為情所困,無法擺脫,連古人都感慨“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足見為情所困,很苦。有人把自己的心住在財富中,被財富所累。在我們過于追求利益的社會中,許多人擁有財富,但是活得也不快樂,他們淪為了財富的奴隸,被財富左右了人生。還有些人把自己一生的精力住在了權力上,拼命地獲取權力,但最后又被權所累。
無論是情、利還是權,我們就這樣把心完全安放在上面,從而忽略了自己和人生的真正意義。
關于心無所住,禪宗歷史中的六祖慧能大師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慧能大師曾經是一個樵夫,以砍柴為生,養活自己和老母親。有一天,他去賣柴之時,聽到一個書生正在誦念《金剛經》。當他誦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之時,慧能大師突然感悟,立志要到湖北黃梅傳授《金剛經》的弘忍大師身邊求佛法。也正因這句話,中國禪宗歷史上出現了“南能北秀”這兩個禪宗法門,同時也出現了歷史上著名的一次關于禪的理念之爭。弘忍大師的大弟子神秀跟隨師父修行多年,對人生深有感悟,因此作了一個偈句——“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表達了自己對禪的理解,對修行的感悟。但是慧能聽到這個偈句后,覺得它還沒有真正表達出人的本性和自己的本來面目,于是也作出一個偈句: “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無形無我,才無所住。也就是說,我們的心靈,我們的自我,不要固定在一些外在的事物上。因為無所住,所以它并不是如同“樹”或者“臺”這種深受束縛的事物,因此,它才不會被干擾,不會被塵污覆蓋。這正是對禪的頓悟。而神秀的偈句意在修行,我們總會被一些俗事塵埃所困擾,不能做到“本來無一物”,從而讓心靈躁動迷失。因此我們就需要“時時勤拂拭”,排除那些不該屬于我們的“心靈之住”,將我們的心安放在當下,達到身心合一,保證心靈的純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