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合肥12月22日消息(記者車麗 河南臺記者溫曉磊)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記者采訪發現,部分大學生就業遭遇不同程度的就業歧視,而其中隱性就業歧視正成為畢業生求職的攔路虎。隱性的就業歧視有哪些,為何讓畢業生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相比于年齡、性別、戶籍、學校等顯性的就業歧視條款外,如今隱性歧視問題更為突出。河南省鄭州億人平公益組織對就業歧視有過深入接觸。
項目法務人員苗杰:健康衛生方面的,比如說乙肝、艾滋就業歧視,還有就是說可能我們如果不接觸這個行業的話,我們可能不知道什么叫白細胞就業歧視,陳舊性肺結核就業歧視,也有相貌就業歧視。
安徽省合肥市就業服務管理中心的國家職業信息分析師林云濤說,對于就業歧視隱形,進入后臺操作,也頗感無奈。
林云濤:對外公布的這些招聘條件肯定不會存在有任何就業歧視的東西,但是真正到企業錄用面試等等一系列環節的時候,他就可以自己操作了,自主性很強,就業歧視相對來說就比較突出了。因為我們監管各方面的力量相對比較薄弱,你不可能每個企業在面試的時候,在篩選簡歷的時候都要有人在旁邊,這是沒辦法做到的。
2014年,我國高校畢業生規模將達到727萬,比今年的699萬人還要多近30萬人。造成就業歧視根本原因,是因為人才市場的供過于求。
盧宇:企業的招聘數量相對來說不能完全滿足所有的求職人員的需求,在招聘過程中,這些企業無形之中會設置各種各樣的潛在的門檻。
那么,如何讓就業歧視不再成為就業攔路虎呢?專家認為,減少歧視應該鼓勵高等教育平等競爭。同時,倡導用人單位用健康的人才觀,給受教育者多元選擇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