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要“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就此,公安部副部長黃明近日接受媒體采訪,談到了改革的日程表和路線圖。他表示,戶籍制度改革本身并不復雜,但由于戶籍上附著的利益較多、涉及多個領域且協調難度大,這項改革面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成了改革領域的“一塊硬骨頭”。即便如此,國家打算到2020年要基本形成以合法穩定住所和合法穩定職業為戶口遷移基本條件、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為基本形式的城鄉統一新型戶籍制度。
黃明副部長此番表態,應該是戶籍制度廣被詬病以來的多年中,作為戶籍管理職能部門對戶籍改革時間表最明確最具體的說法。相信有了這個可以量化的計劃,中國的戶籍制度改革在未來數年中應當會有真正的突破。
有關現行戶籍制度的弊端和嚴重問題,過去大量的媒體評論和理論文章,都已經有了詳盡的闡述,總歸一句話,它的核心問題就是人為制造人際障礙,人為制造更大不公平。對此,包括公安部在內,其實全社會都看得很清楚并明白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不過長期以來,盡管現行戶籍制度的弊端已為人洞悉,但同時也給少數管理者和小部分人帶來了超額利益,同時還有助于管理者強化對民間的管制,所以,主事者未必拿得出真正全面改革的決心和行動。
讓人欣慰的是,在中央精神的明確要求下,作為戶籍管理的職能部門,公安部此番雖然還在強調戶籍制度改革的難度,但總算給出了未來6年內改革到位的時間表。黃明副部長的前述表態,個中的信息非常豐富,除了明確了未來的落戶條件外,還明確了城鄉統一的戶籍制度方向,如果實現這個目標,當前戶籍制度所形成的不公平狀態將會得到根本改觀。
不過問題還在于,如果繼續糾纏于戶籍制度改革的利益牽絆,這項改革恐怕很難單兵推進,而如果要施行綜合性的大手術,一來不是公安部一家能夠決定的,二來那些協調工作客觀上在6年內是不容易完成的——如果還是以改革戶籍上的利益機制為突破口去改革戶籍制度,則整個改革可能繼續陷入三角債般的“死局”。
看來,要破解這一“死局”,先行的路徑還是在公安部門腳下。我們如果換個思路來觀察就會發現,不管戶籍制度本身附著的利益有多復雜,不管它們涉及哪些部門,但這些利益,原本就是散見于各種制度框架之中而未附著于戶籍之上。只是在1958年1月的《戶口登記條例》頒布施行后,我國開始施行嚴密的城鄉戶籍管控制度并嚴控城鄉人員流動,至此,各種利益暗影便開始纏上戶籍并最終形成了今天的難題局面。
鄧小平早在1984年就指出,要“把改革看作是一場革命”。這個論斷,其實非常符合很多基礎改革和復雜改革。當年有關市場經濟制度的認可與建立,就是中央決策層勇敢地拋卻了“姓資姓社”意識形態問題上所牽涉的很多利益局面和難題,從而以釜底抽薪的勇氣直接推動了市場制度的確立。
今天的戶籍制度改革,同樣需要這種釜底抽薪般的勇氣和決斷。現在體制內一提戶籍制度改革,必提其利益復雜性,雖然事實確乎如此,但這種投鼠忌器的思維,一直在阻滯這項改革。對此,中央政府,尤其是公安部門可以學習市場改革的勇氣和經驗,拋卻利益牽絆,徑行改革。須知,“皮之不存毛將附焉。”戶籍制度一改,那些原本附著于其上的復雜利益,就會失去寄生的空間。至于那些利益應該怎么調整,那就由決策者再根據相對應的利益調節機制去尋找解決辦法。
當然從制度層面考量,應該給相關部門更強的制度支撐,以推進這項事關十多億人切身利益和全社會公平正義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