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譚少容報道) “我們直面巨型城市的挑戰,既要有信心,更要有辦法!”“不是每個城鎮都長成‘巨人’!”這是今天(12月17日)在河北廊坊永清國瑞生態城舉行的第22屆中國城市化論壇上傳出的最強音。
在主題為“中國面臨巨型城市的挑戰”論壇上,原外經貿部副部長、中國入世談判首席談判代表、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榮譽主任龍永圖,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副主任、住建部村鎮建設司原司長李兵弟,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委員、北京海勃灣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邵念強以及北京國瑞興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鮑筱斌,與城市化研究領域、城市規劃及各行業的專家學者、企業家、資深媒體人士就巨型城市的未來發展展開激烈交鋒。河北省廊坊市及永清縣的相關領導,永清縣發改局、規劃局、國土局、環保局、房管局、工業園區、臺灣新城、韓村鎮、別古莊、劉淇營鄉相關負責人出席了論壇。據悉,本次論壇由住建部科技委指導、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主辦、北京國瑞興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承辦。
一、現狀:直面巨型城市的挑戰
近期,我國多個城市發生嚴重的霧霾事件,特別是伴隨著12月份來出現的這場霧霾,已波及25省份,100多個大中型城市。改善北京等巨大型城市的空氣質量,成為當前人們呼聲最高的議題之一。
當前,世界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就是巨型城市的興起和發展。在我國快速城市化進程中,巨型城市的發展可謂方興未艾,而且速度迅猛。由于大城市的資源配置水平更高,具有產業、就業、教育醫療等方面的優勢,大城市對人們的吸引力更大,遠遠超過中小城市。不可否認,巨型城市以其特有的空間優勢和積聚效應帶來了經濟實力的增強、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功能的完善。
當人們在為巨型城市發展而欣喜的同時,煩惱也隨之而生——城市無限制擴大,人口膨脹、交通擁堵、停車困難、空氣污染、房價高漲、資源緊缺,城市變得喧囂而不適合人生活。
龍永圖在分析因巨型城市發展而帶來“城市病”的原因時說:“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大量農民進入城市,造成人口流動量過大,但不能剝奪農民進城追求幸福生活的權利,不能剝奪更多人想過上美好生活的愿望。同時,我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正在進行,還沒有結束,而且,我國還是制造業大國,這些都是巨型城市以及成長中的城市存在“城市病”所不可避免的?!滨U筱斌也指出,現在城市出現的城市病是我國快速城鎮化過程中所遺留的問題。
“貧窮是最大的污染源。”龍永圖說,“面對巨型城市的挑戰要有信心。城鎮化是推動中國發展歷史進程中的最大動力之一,要堅定對城鎮化的信心。”
二、支招:不是每個城鎮都長成巨人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動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產業和城鎮融合發展”。日前召開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也指出:“要優化布局,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構建科學合理的城鎮化宏觀布局,把城市群作為主體形態,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合理分工、功能互補、協同發展”。
“城鎮化的終極目的,不是一味追求城市的規模,不是讓每個城鎮都長成巨人。”李兵弟指出,第一,大城市區域范圍內要均衡配置資源,大城市不要與周邊城市爭搶資源,而是要引領并協調區域發展;第二,要有科學功能組織;第三,要有合理的空間布局;第四,要有良好的生態布局;第五,要有有效的城市管理;第六,要有繁榮的周邊城鎮。
“巨型城市有病要自己治!”鮑筱斌指出,城市群與郊區化是解決大城市病的出路,其解決辦法是讓中心城區與郊區實現互動,即要改變城市基礎設施、改變城市建設發展方式、改變人們的消費行為,實現城市群的有機互動。
對于城市群是巨型城市的出路這一觀點,龍永圖也持相同的看法,他指出,要深化改革,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減少不必要的環境壓力,同時,要大力發展服務產業,另外,要打造高質量的城市群,打造全民低碳文化,同時要提高人的素質。
三、趨勢:中小城鎮對接北京的機會在哪里
城市無限制膨脹,必將對城市資源與環境造成壓力,而當城市中心的資源承載力有限時,受益的必將是城市周邊的區域。以北京為例,作為首都一直被認為是絕大多數人們追求夢想的地方,隨著大量農村人口、外來人口不斷涌入城市,已經成為常駐人口突破2000萬的巨型城市。近30年,北京城區規模不斷擴大, 20世紀80年代北京的郊區在三環附近,90年代郊區向四環拓展,進入21世紀已迅速擴張至五環、六環附近和近郊地帶。
早些年,一些世界500強企業為了降低辦公成本的壓力,不再選擇在北京中心城區特別是傳統商務區辦公,而是落戶北京的新城和周邊城市。不僅企業“逃離”中心城,越來越多的人愿意選擇去郊區生活。一些原本居住在城市中心的人們開始對城市生活的幸福感產生質疑,田園生活被認為是一種向往。城市居民郊區化正日益成為一種趨勢。
那么,近郊地帶與城市保持多遠的距離、有怎樣的配套設施,才能滿足人們既能遠離城市的喧囂、又不徹底遠離城市的愿望呢?北京對京津冀城市群的輻射能力有多強?京津冀城市群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逃離喧囂的巨型城市:我們能去哪里?這成為時下不少人關注的問題。
鮑筱斌說,京津冀城市群在新一輪城鎮化發展中有可能實現“彎道超車”。他進一步分析說:“第一,城市面臨產業調整;第二,高鐵、高速公路發展提供了好的機遇;第三,現代互聯網及新型技術使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改變;第四,現代的金融手段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將讓京津冀城市群的發展比以前的檔次更高?!彼瑫r指出,北京將走向郊區化,但必須依靠自身力量治理城市病。
京津冀城市群區域內的中小城市要對接北京,機會在哪里?河北省的發展戰略是全面對接京津。邵念強指出:田園城市群將是中小城市對接大城市的出路,為此,在大城市周邊要建設特色鄉鎮。他預計,15年后在北京周邊將會有二三十個魅力小鎮,進而帶動環渤海區域的發展。
李兵弟說:“繁榮和諧的農村是出路。不要漠視農業,不要藐視農民!”
龍永圖則建言,要大力發展服務業,打造養老、健身、旅游、休閑產業。他說:“北京周邊的城鎮要對接北京,必須要有產業支撐、生態支撐和消費載體支撐,同時要建立龐大便利的交通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