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中央首次召開的城鎮化工作會議,傳遞出了頗多重要信息。會議提出的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鎮建設用地使用效率、優化城鎮化布局和形態等六大任務,以及內涵闡釋、路徑設計、制度保障,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了明晰的思路,那就是,強調科學發展觀,尊重歷史規律和人的發展規律,歸根結底,就是要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以此塑造未來中國的面貌。從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到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以人為本”的核心思想和“城鄉一體化”的總體格局貫穿始終,改革創新不斷加強思維辯證性,注重關聯性和耦合性,全面深化改革的圖景正在協同、系統的結構框架上次第展開。
作為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任務,城鎮化毫無疑問是我國最大的內需潛力所在,是實現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點。我國的城鎮化之路已經走過了30余年,經歷了從支持小城鎮到重點發展大城市,再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路徑,多次為經濟增長提供動力。而在30%~70%的城鎮化加速階段和工業化后期階段,在52.57%的城鎮化率這個數字背后,我國城鎮化發展的現狀、特點與挑戰都很突出。以物為主的導向造成土地的城鎮化快于人的城鎮化,而人的城鎮化同時也滯后于工業化水平,滯后于經濟發展階段。“跑偏”的城鎮化帶來的問題逐漸凸顯,圈地賣錢、拆除舊建筑、無約束擴大城市面積、大搞工業等,一系列短視的行為,使得城鎮化衍化成一種“大城市病”,引發了城市盲目擴張、布局不合理、投資過熱、債務負擔加重,以及環境資源受到破壞等負面效應。
在以往應對危機、擴大內需的經濟建設的內涵之上,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城鎮化工作會議著力強調了提高質量,實際上是將城鎮化建設提升到一個更高的新的境界。高質量的“人的城鎮化”著意社會公平公正、生態環境改善以及對人文歷史的保護。社會公平正義,就是要關注民生,尤其是農民工這一歷史性群體的幸福指數和未來導向,包括戶籍制度、社會保障、城市和村鎮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等多個問題導向式改革舉措勢在必行;改善生態環境,就是要避免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乃至破壞,避免過度依賴資源開發和投資,更加綠色、低碳、循環、集約的建設發展應該得到路徑和制度保障;保護人文歷史,就是要站到唯物史觀的高度,順應自然、善待歷史、傳承文化,扭轉大拆大建、千篇一律的錯誤思路,控制人為造城運動,在“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共識之上,構建實現現代田園城市的激勵機制。這是新型城鎮化的新意所在。因此,質量、規律等應該成為發展關鍵詞。
城鎮化的本質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是與經濟發展相伴的客觀現象,作為改革的總抓手和指針,新型城鎮化以“人”為核心既是基調,也具有高度的現實指向性。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勢必成為重啟改革、經濟再發展的破題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