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晚,公益名人鄧飛在微博上發布桃江縣桃花江鎮“老人連續自殺,只為不拖累子女”。這條微博第二天迅速在網絡發酵,引來上千人評論。記者前往該鎮崆峒村調查發現,用自殺的方式尋求解脫,已成為當地老人心中比較好的生命終結方式。(12月13日《華聲在線》)
有3名老人投池塘身亡,1名上吊自盡,1名服毒身亡……8年間,一個生產組有5位老人相繼自殺,20年間,有10位老人相繼自殺,看起來“自殺”是個體的選擇,受某些特殊家庭的因素影響,或者可能引發了消極人生的“傳染性”,也似乎形成了一種不好的風氣,但本質上還是社會性問題,根本原因在于農村不發展,農村貧窮,農村醫療條件不好。自殺老人都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看不起病,忍受不了病痛的折磨,又不想“拖累兒女”。
比如,74歲的楊利華,因為久病難愈,在廁所里服毒自殺;今年3月,莫秋蓮中風癱瘓后,就計劃著各種自殺的方式,她常常反復念叨,“我又洗不得衣、做不得飯、干不了活,怎么還不死。”去年9月,一場車禍,讓楊晏清失去了唯一的兒子,他擔心沒人贍養,老了沒飯吃,琢磨著到了動彈不得的那一天,也會選擇自殺。另外,由于農村空心化,空巢老人沒有文化生活,身邊沒有子女,缺少交流,老人精神孤獨寂寞,也是老人自殺的原因之一。
需要澄清的是,農村老人因病自殺,并不是說精神意志薄弱,吃不了苦,忍受不了病痛,而是因為口袋里沒錢,同時,社會醫療保障水平太低,不能滿足老人看病需要,且現有的新農合還存在諸多管理問題,“新農合”讓老人感到有一種雞肋的味道,但家里又比較窮,“要死不活”的現狀,既成了自身的精神負擔,也是家人的“負擔”,把家人“拖下水”,害得一家人都過不好,才想著“自殺”的。可以說,在自殺老人看來,他們選擇或計劃的是一條自認為“英明”而“悲壯”的路。
通過“切片”分析不難發現,農村老人自殺現象,既有深刻的時代背景,也有社會保障水平發展落后。所謂時代背景,主要是城鄉差別大,城市經濟越來越發達,城市社會越來越繁華,城市的公共服務越來越完善,城市的吸引力越來越強,資金、人氣都向城市集聚,但還不具備把老人安排到城里居住的時機,與此同時,農村經濟越來越萎縮,人氣越來越低,文化生活主要是看電視,農村文化生活越來越家庭化,加之改革開放后,農民為了方便生產,選擇分散居住現象比較普遍,家庭之間相距較遠,老人的生產圈子比較封閉,交流少,精神孤獨寂寞,更加容易產生想不開的沖動。
可見,農村老人自殺現象增多,是一道待解的社會課題。目前,才剛剛引發人們的關注,要解決這道課題,還需要一些時日,也需要經濟社會發給力。當然,越早重視越好。否則,農村養老將成為新的農村短板,變得越來越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