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應該如何擴建新城區,又該怎樣對待傳統村落?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院副院長周儉說,城市想要發展得更好,就應該逐漸把社會、文化和藝術等指標都規劃進來。(11月14日《中國青年報》)
文化和藝術規劃就是人本化規劃,城鎮化雖應強調城市硬件,比如街道、基礎設施、居民區、商業區等城市框架,但與“人”的生活生態關系密切的文化藝術、精神情趣等的發展規劃,同樣應得到重視。畢竟,城市是為“人”服務的,不管時代如何改變,它終究是一個由無數生命體組成的有血肉、有思想、有感情的生存空間,而非簡單的高樓大廈和冰冷的城市框架,所以,城市規劃應充分尊重人的尊嚴、價值,生命體需求,而不能將建筑和物本放在第一位。
然而,盡管人本化規劃理念已經得到了認同,但因為它會占用城市地皮,削減利潤空間,很多地方在規劃時割舍了人居價值,而讓物欲價值恣肆發展。更有甚者,將那些被認為是“人的精神呼吸”的文化景觀、文化積淀以及原生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無情地推倒。我們的城市成了“欲望的城市”、“貪婪的空間”,人文精神和人性化空間非常狹窄,城市的靈魂蕩然無存。
事實上,這種空間更容易滋生擁堵、功利、浮燥等情緒。溫馨少了,冷漠多了;溫情少了,僵硬多了。加劇了“眼睛的麻木、心靈的枯萎、文化的衰退”。比如印尼大學心理學家哈迪斯就認為,雅加達的公共空間不足是學生結黨打斗的原因之一。
因此,城市化進程需要鋪開物質大框架,但人文價值也應該同時跟進。這個最基本、最底線的規劃原則,真的不能再低了。不妨看看那些值得驕傲的規劃:比如英國的劍橋大學區,因為它有教育、有歷史、有博物館、有藝術家……這些精神層面的無形資產,讓我們很難估算劍橋小鎮的價值究竟是多少。再看看當下盛行的這種“欲望的規劃”,我們還不應該幡然悔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