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有“四川民歌之鄉”美譽的達州市宣漢縣馬渡鄉浪洋村2組,有一處始建于唐代的摩崖造像,歷經千年風雨,損壞較為嚴重。目前,該摩崖造像的損壞已引起相關方面重視,關注的群眾、媒體也很多。
11月5日晚上8點多,宣漢縣文物館管理所辦公室燈光依然亮著,所長張懷江和5名工作人員忙碌著收集整理摩崖造像資料,積極配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加緊編制保護方案。據張懷江介紹,保護方案一旦編制好,便立即向省文物局申報立項,有望明年全面修葺和保護。而當晚,居住在距離摩崖造像不到100米遠的2組組長潘光明也沒閑著,從去年以來他多了一份職務——摩崖造像義務看護員,每天晚上他都要到摩崖造像周邊巡邏,嚴防人為破壞。
馬渡鄉摩崖造像共23龕145尊,造像面積83.64平方米,分布在長9.2米、寬4.1米、厚2.2米的大青石壁四周,其中正面共9龕,從左至右編為1—9號,2、3號龕最具代表性,2號龕長4米、寬2米、深0.8米,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主尊善跏趺坐于須彌座上,高1.6米,肩寬0.8米,人物均有背光,造像藝術獨具特色。3號龕內呈平頂,造像5尊。
據宣漢縣文物管理所副所長袁書洪介紹,2012年,宣漢文管所專門邀請省上文物專家實地考察,大家認為馬渡鄉摩崖造像工藝精湛,雕刻精美,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同年,馬渡鄉摩崖造像被命名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馬渡鄉摩崖造像目前自然風化和人為損壞較為嚴重,特別是7號、8號龕中佛像被徹底毀壞,讓人痛心,摩崖造像修繕保護刻不容緩。”袁書洪語氣沉重。
今年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石窟寺研究所利用三維掃描技術,對馬渡鄉摩崖造像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測繪,將為后期文物保護提供數據支撐。“我們還邀請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專家編制馬渡鄉摩崖造像保護規劃,預計今年年底將完成編制,然后撥專款對摩崖造像進行修繕。”袁書洪說。組長潘光明也沒閑著,從去年以來他多了一份職務——摩崖造像義務看護員,每天晚上他都要到摩崖造像周邊巡邏,嚴防人為破壞。
馬渡鄉摩崖造像共23龕145尊,造像面積83.64平方米,分布在長9.2米、寬4.1米、厚2.2米的大青石壁四周,其中正面共9龕,從左至右編為1—9號,2、3號龕最具代表性,2號龕長4米、寬2米、深0.8米,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力士,主尊善跏趺坐于須彌座上,高1.6米,肩寬0.8米,人物均有背光,造像藝術獨具特色。3號龕內呈平頂,造像5尊。
據宣漢縣文物管理所副所長袁書洪介紹,2012年,宣漢文管所專門邀請省上文物專家實地考察,大家認為馬渡鄉摩崖造像工藝精湛,雕刻精美,具有重要的歷史和藝術價值。同年,馬渡鄉摩崖造像被命名為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馬渡鄉摩崖造像目前自然風化和人為損壞較為嚴重,特別是7號、8號龕中佛像被徹底毀壞,讓人痛心,摩崖造像修繕保護刻不容緩。”袁書洪語氣沉重。
今年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石窟寺研究所利用三維掃描技術,對馬渡鄉摩崖造像進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測繪,將為后期文物保護提供數據支撐。“我們還邀請了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專家編制馬渡鄉摩崖造像保護規劃,預計今年年底將完成編制,然后撥專款對摩崖造像進行修繕。”袁書洪說。
當地黨委、政府也已采取積極措施,一方面硬化了通向摩崖造像的道路,清除了周邊的雜草雜木,另一方面加強對周邊群眾的宣傳,安排附近村民加強看護,以防止新的人為破壞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