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剛過,素有粵北“魚米之鄉”美譽的韶關仁化縣,被當地人引以為傲的稻谷已經收割殆盡,但在董塘鎮高宅村、五一村等幾個村莊,本該滿懷收獲之喜的村民卻怎么也高興不起來。
董塘鎮超過3000畝的水稻歉收嚴重,村民們將歉收矛頭指向了附近的一家冶煉工廠。去年,工廠周圍的幾個村莊曾發生血鉛超標事件,上百名兒童出現血鉛超標,村民稱水稻歉收也是工廠長期污染所致。
省、市、縣的調查組幾次入村調查,一直未拿到工廠污染導致水稻歉收的直接證據,具體歉收原因也尚不明確,當地村民面臨著莫名受災而恐將長期受災的風險。
水稻現莫名斑點
在高宅村三組旁的一大片稻田,三十余塊稻田里的稻稈上都出現了斑點,部分稻田的邊緣部分還出現了成片禾苗枯死的現象,在一塊約40平方米的稻田內,超過一半的禾苗全部干枯,干枯的稻穗均是空殼,沒有一粒有米
從仁化縣城出發,順著省道S246一路往西,道路兩旁一片開闊,是粵北山區難得的良田所在,遠遠望去,到處都是收割后留下的金黃的稻稈,景色十分迷人。
但是在董塘鎮高宅村,遠看還很美麗的稻稈,近看葉子上卻全是或褐色或黑色的斑點,有的呈點狀,有的連成一片,死灰色一片。
村民王賢好(化名)說,這些斑點從9月中旬就開始陸續出現,然后便迅速擴散,受影響的水稻不斷增加,“最開始還只是葉子長斑點,后來就有稻穗也開始變黑,甚至部分禾苗枯死掉了。”
“正常情況下一畝地能收900斤以上,現在只有不到600斤,收成減少了三分之一以上”,王賢好無奈地說,“村里有些人家收成不到500斤,大多數都是在600斤左右”。
高宅村旁的五一村,多數水稻也出現了類似的斑點,不過受災情況略輕,在尚未收割的幾塊稻田里,稻稈葉片上有些許斑點,大多還未成片,枯死的現象也略微減少,但據村民們介紹,五一村的受災面積較多,超過了1200畝,少數村民家的收成減少也較多。
村民鐘華文(化名)家種了3.5畝水稻,往年能收3000余斤,今年只收了近2100斤,“以前100斤稻谷可以打60斤米,而現在最多只能打50斤了”。
高宅村村委書記葉國華向記者證實,高宅村和周圍的幾個村莊確實出現了水稻減產的情況,“我們村的400多畝水稻田大部分受災,多數減產了兩成多,有些嚴重的可能有四成”。
他還介紹,這次并不是當地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今年上半年的早稻時就發生過一次小范圍的災情,但由于范圍較小,未引起重視。
鐘華文說,由于出現了莫名的斑點,高宅村、五一村和周圍幾個村莊的稻谷被收購的商人拉入了黑名單,“一聽說是五一的,馬上就說不收了”。
村民疑工廠污染
對于水稻出現斑點和枯死的原因,村民們一致將矛頭指向高宅村內的中金嶺南丹霞冶煉廠。水稻減產后,五一村的村民曾找到工廠,工廠方面則表示與水稻減產無關,稱他們排放的廢氣一直都是達標的
據村民介紹,高宅村內的丹霞冶煉廠前身是一個硫酸廠,90年代初期落戶當地,后來逐漸擴建為化工廠,再到現在的冶煉廠。
村民李民方(化名)說:“才建廠那些年,廢氣廢水污染十分嚴重,經常熏得我們眼睛都睜不開,最近幾年水污染基本上沒有了,但時不時仍然有黑煙冒出。”
70歲的王阿婆則表示:“那個廠建了沒幾年,我們水稻的產量就開始下降,去年和今年減得最多。”
據了解,去年2月,董塘鎮的高宅村、五一村和多個村莊,陸續出現兒童血鉛超標現象,當時村民就將矛頭指向了丹霞冶煉廠,但是工廠一直聲稱不是他們的問題,最后以政府和工廠共同出資補助村民收場。
不過,在當時的排查中,就曾發現當地的花生等農作物受到重金屬污染,所以工廠方面也作了相應的農作物補償,并且和高宅村簽訂了補助協議,每年給高宅村補助19萬元,平均每畝田100元左右,共補助10年。
所以,在這次水稻減產發生后,村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丹霞冶煉廠,至于為何這兩年才集中爆發,村民則歸咎于工廠這兩年的擴建產能的提升。
記者在高宅村看到,丹霞冶煉廠的占地面積巨大,有數個煙囪,大多都冒著白煙,只有一個高達數十米的大型煙囪沒有冒煙,王賢好介紹,平時就是這個煙囪在冒黑煙。
記者試圖進入廠內,但被保安制止,透過廠門,可以看到廠內懸掛著“為提升產能至15萬噸奮斗”字樣的標語,工廠周邊也有挖掘機在平整土地作業。據相關資料顯示,丹霞冶煉廠前期的產能只有10萬噸,標語證實了其正在提升產能的傳言。
據幾名工人介紹,最近四天工廠暫停了部分生產線,原因是“這幾天有人來檢查,11號才會恢復”。
葉國華也向記者證實:“有時候確實可以看到工廠的煙囪冒出大量黑煙,附近的村民有時候在家中都可以聞到刺鼻的氣味。”
村民李學鵬(化名)家離工廠最近,他也深信就是工廠的污染導致了他家水稻的減產,“家里有時候都會有一層黑灰,以前又出過血鉛的事,我們沒有理由不懷疑他們”。
調查尚無明確結果
對于村民的投訴和質疑,仁化縣從9月中旬開始,陸續派出數個調查組前往當地調查,但至今尚無明確的結論,相關處理方案也一直未能出臺
仁化縣負責分管農業的副縣長黃付養向記者介紹,9月中旬,由農業局和環保局組成的調查組就已進村調查,當時調查沒有發現工廠有污染的行為,但也沒有發現水稻發生災害的原因。
隨著受災面積的擴大,仁化縣請來了韶關市農業局的專家組,專家組進村采集了上百份樣品。記者在這次專家組的調查報告中看到,水稻受災的最終結論是9月下旬襲擊韶關的強風“天兔”所致,與種子質量和病蟲無關。
村民們隨后對這份調查報告提出了異議,因為災情在臺風來之前就已經發生。
隨后,仁化縣請來了省農科院的專家組,專家組在11月3日出具的調查報告上,記者看到調查查明受災稻穗受到了稻黑孢霉菌、彎孢菌侵襲,但是是否因其受災,尚需要進一步調查。
至于為何董塘鎮的水稻會受到這兩種病菌的侵襲,是否與當地工廠污染有關,并沒有給出相關的說明。
黃付養表示,董塘周邊地區礦產豐富,其中鉛、鋅礦最多,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當地土壤表層的重金屬含量普遍超出了國家標準,所以去年當地出現血鉛超標、農作物重金屬超標時,丹霞冶煉廠等工廠都聲稱與自己無關,是土壤的原因。
從去年開始,當地就陸續關停了13家可能造成污染的企業,留下的丹霞冶煉廠也是經過投入大量資金,加裝了脫硫設備,“相關數據是實時傳遞給省里和市里的,他們說不可能有造假的機會,我們縣里的環保局有時也在附近安裝流動測試設備,都沒有查到過有超標排放的問題,盡管大家都懷疑是工廠污染的原因,但是我們查不到相關的證據”。
黃付養介紹,初步統計的水稻受災面積超過了3000畝,范圍除了高宅村、五一村以外,還擴散到了周邊鄉鎮,“受災超過三成的應該不算多數”。
他坦承,由于尚未查到這些水稻受災的真正原因,也沒有直接證據證明和污染有關,找不到相應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所以目前關于受災農戶的善后方案還沒有提上日程,還需要繼續調查下去。
記者手記
既要注重善后 更需關注長效
當前,水稻種植戶陷入困境,水稻吃、賣不得,在調查真相的同時,應該盡快啟動善后工作,解決這批水稻的出路,解決種植戶的吃飯問題,老百姓的民生問題應當放在工作首位。
另外,不管董塘鎮這次水稻歉收額最終調查結果如何,可以肯定的是,由于先天的原因,當地的農田土壤重金屬含量并不達標,再加上后期相關工廠的原因,地方政府部門應將重點關注如何改善當地土壤重金屬含量超標的問題。
據黃付養介紹,仁化縣根據相關專家的建議,已經在丹霞冶煉廠周邊一公里的范圍內推行土地流轉,引進企業開展水稻制種,確保在超標土壤上不種植直接食用的農作物,讓當地村民不再承擔土壤重金屬超標帶來的損失,目前推行的面積已經達到3500畝,而這次受災的稻田都在這3500畝之外,“如果沒有及時推行這項政策,損失將更大”。
除此之外,當地還在部分重金屬區域開展生態修復試點工程,目前的試驗結果表明土壤修復對改善重金屬超標問題有一定作用。
其實,農田突然重金屬超標的問題并不僅僅存在于仁化,在珠三角,乃至全廣東省,因為先天或后天的原因,或多或少有存在,農田土壤重金屬治理任務艱巨,事關農民的生存以及更多老百姓的食品安全,需要引起各地重視,并進一步加強治理,在治理中創新方式方法,并且長期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