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財經學院金融學院承擔了多個關于上海自貿區金融創新方面的研究課題,丁劍平教授是課題組的核心成員。
丁劍平教授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獲準進入自貿區的外資銀行和民營銀行太少了。從現在的格局來說,不利于競爭。只有中國監管部門將銀行分為中資的、外資的、民間的等等。現在的監管思路亟待改變。
外資銀行民營銀行太少
記者:當日自貿區掛牌時,銀監會批準了十一家金融機構入駐,其中有兩家外資銀行,一家是交銀金融租賃公司。
丁劍平:首批被獲準的銀行,國有控股銀行無一例外,都入駐了。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農、工、建、交”一個沒落下,上海銀行作為本地銀行,與這五家獲準設分行。另外,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獲準籌建分行。
記者: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和星展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獲準籌建支行。為什么不是分行?
丁劍平:花旗銀行和星展銀行,都是比較早就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外資銀行。星展銀行早在1995年就在上海設立第一家分行,此后,在北京、廣州、天津、深圳、蘇州、南寧、東莞都設了分行。花旗銀行與此類似,也是在1995年前后開始在中國設立分行。按照銀行一般級別劃分是總行、分行、支行。總行管分行,分行管支行。從這個意義上講,支行開展業務受分行監管。
記者:你對首批入駐的這些金融機構作何評價?
丁劍平:外資銀行和民營銀行太少了。外資銀行僅兩家,而且是設支行,民營銀行沒有一家。對于大多數國有控股銀行來說,只是從區外搬到區內,沒有體現出面向國際、面向民營開放的創新思想。
現有格局不利于競爭
記者:自貿區改革方案提出,推動金融服務業對符合條件的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全面開放,支持在試驗區設立外資銀行和中外合資銀行。銀監會在8條意見中也提出,支持中資銀行入區發展,支持外資銀行入區經營,支持民間資本進入區內銀行業。
丁劍平:無論改革方案還是銀監會的意見,這都是創新的方向,但是,這有一個過程,以后會是什么銀行被準入,很難說。至少從現在的格局來說,不利于競爭。
記者:世界上其他自貿區在這方面有什么可借鑒的?
丁劍平:將銀行分為中資的、外資的、民間的等等,只是中國對銀行的劃分,要改變現在的監管思路。在國際上,只有資本金大小的區別,沒有資金來源的劃分,對銀行也沒有太多的要求。所有銀行,只要符合監管底線的要求,符合登記條件,都可以進去。監管層做的只是要求守住風險底線,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就行。無須嚴格準入。
離岸業務不應圈定幾家
記者:銀監會在8條意見中提出,支持區內開展離岸業務。允許符合條件的中資銀行在區內開展離岸銀行業務。什么是離岸銀行業務?
丁劍平:一般來說,各國的金融機構只能從事本國貨幣存貸款業務,但是二戰以后,各國金融機構從事本國貨幣之外的其他外幣業務逐漸興起,有些國家的金融機構因此成為世界各國外幣存貸款中心,這種專門從事外幣存貸款業務的金融即離岸金融。具體到人民幣離岸業務,簡單地說,就是在中國境外經營人民幣存貸款的業務。
記者:有專家稱,人民幣離岸業務,就是銀行吸收非居民人民幣資金,又服務于非居民的金融活動。“非居民”是一個專有名詞概念。您能不能詳細解釋一下。
丁劍平:“非居民”確實有特定含義。它是指在中國大陸以外(包括港、澳、臺)的自然人、法人(包括在境外注冊的中國境外企業)、政府機構、國際組織以及其他經濟組織,以及中資金融機構的海外分支機構,但不包括境內機構的境外代表機構和辦事機構。
記者:開展離岸業務,與人民幣跨境使用密切相關。改革方案中提出,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可在試驗區內對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金融市場利率市場化、人民幣跨境使用等方面創造條件進行先行先試。開展這些業務,對銀行有具體要求嗎?
丁劍平:應該允許更多的銀行開展離岸業務,而不是特定的幾家,這樣做,可以改變目前銀行業盈利模式,有利于實現公平競爭,提高服務水平。
存款利率還沒完全放開
記者:現有的盈利模式是一個什么樣的模式?
丁劍平:現在銀行的高收入、高盈利,主要依靠的是存貸差。這只能是一項傳統業務,而需要大力開展的中間服務,靠中間服務盈利,并成為主要收入組成部分。這也是國際上銀行之間相互競爭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記者:改革方案中提出要加快利率市場化。如何才能加快呢?
丁劍平:利率市場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在試驗區內先行先試沒錯。目前,貨幣市場利率、債券市場利率、外幣存貸款利率已先后實現市場化。今年7月20日,人民幣貸款利率全面放開,但是,存款利率上進行上限管理,存款利率還沒有完全放開,而這是利率市場化最為關鍵的。而且,要全面實現利率市場化,需要有很多前提條件,比如說要建立信用評級制度,存款保險金制度,建立金融機構多層次市場,資本項目可自由兌換等等。
記者:對于目前自貿區在金融創新方面的做法,總的來說,有什么看法和建議?
丁劍平:感覺到創新不夠,三年看效果,現在看來創新力度不夠。最擔心銀行監管,換湯不換藥。希望真正做到減少事前監管,簡化審批,建立準入事項限時辦理制度,提高準入效率。進入自貿區的“玩家”必須要多類別多層次,來營造一個“金融生態”,為進一步的改革創造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