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浦區五角場附近一些占道經營攤位多年來難以清除,五角場街道城管中隊的一名副中隊長稱,這是因為有人背后“收保護費撐腰”,他們城管“不敢管”。(10月31日《東方早報》)
從來都是以英勇無畏形象出現在媒體之上的城管,居然也有“不敢管”的時候。在上海楊浦區五角場街道城管中隊看來,對于背后有保護傘的,他們是萬萬不敢碰的。從目前披露的情況來看,那些占道經營小販背后的保護傘到底是何方神圣,尚且不得而知。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顯然是不簡單的,居然可以讓“投訴過街道、區城管辦、區拆違辦、區城管大隊,都說這個事情不歸他們管”。
只是這句“有人收保護費撐腰,城管不敢管”,拉扯出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真相,而這或許本就是一個人盡皆知的“秘密”:那就是包括城管在內的執法部門,在執法過程中,所仰仗的并非“法”,而是對“保護傘”有著超于法律的考量。“保護傘”本就是一個帶有黑社會性質的詞匯,那么有必要追問的是,為什么小販的擺攤需要保護傘?保護傘的生存土壤是什么?
保護傘之所以能夠存在,從根本上說是因為存在執法潛規則,存在超越法律的操作空間。如果城管的執法能夠客觀公眾,能夠依法執行,切斷了潛規則運行的空間,哪里還會有保護傘的生存土壤呢?從這一點講,恰恰正是因為城管的非規范執法,才讓小販們不得已尋求非正規的保護,才會有保護傘的生存空間。
新聞中的“老四”到底是誰?能夠形成聯想的,無非是當地以狠足以讓城管都聞風喪膽的地痞,要么便是體制內權勢的擁有者,無論是哪一種角色,城管的不敢碰造成了事實上的選擇性執法,也在事實上扮演了另一重的保護傘角色。正如接受采訪的中隊長所坦誠的,關于五角場違規占道的攤位,他們接到過大量投訴,也完全明白這是徹頭徹尾的違規行為,但“他(‘老四’)暗地里都有一個保護傘,不然的話,他也混不開。我是不會去碰他的,因為我沒有這個能力去碰他。這種“打蛇不死,反被蛇咬”的江湖做派,恰恰是扭曲的公權力對保護傘的示弱,這樣的示弱更是助長了保護傘的囂張氣焰。所以說,當地城管的不敢作為,是“保護傘”實際上的另一道保護傘。
我們相信,在媒體的積極介入下,保護傘“老四”將會被揪出,“不稱職、不履職、無視群眾合法合理需求的執法人員”也將被嚴肅查處。這是不是就意味著保護傘從此就淡出江湖了呢?對此,顯然是不能過于樂觀的,如果城管的執法邏輯不改變,不能依法執法,那就必然會繼續為保護傘營造生存的空間,那么城管扮演另一重保護傘的角色就還會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