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參事、清華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施祖麟教授最近表示:“現在統計出來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2%,但如果按照戶籍人口計算,實際上真正也就35%至37%,還有剩下的百分之十幾叫做常住人口,這些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不能算是真正的城鎮化人口。”
伴隨著新一輪城鎮化進程,如何進一步破除戶籍藩籬,避免“偽城鎮化”現象蔓延已成當務之急。
“三元化”癥結待破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2012年中國城鎮化率為52.7%。這一數據是指城鎮常住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這一城鎮常住人口,并非僅指有城鎮戶籍的人群,也包括了在城市中居住6個月以上的人群,包括一次性居住6個月,或一年之內居住過6個月以上。按2011年的統計數字,中國城鎮人口為69079萬,農村人口為65656萬,從統計數字上看,城鎮人口在2011年首次超過農村人口。
但是,如果按戶籍人口計算,城鎮非農戶口的人口與全國人口的比例在35%左右。也就是說,有17%左右的人口,大約2.2億農村戶籍人員常住城市。這些常住城市的農村戶籍人員,主要為進城務工人員及其家屬,但他們并未享受到城鎮居民的同等待遇,形同“偽城鎮化”。其中僅保險一項,在全國范圍內,雇主或單位為農民工繳納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的比例分別為14.3%、24%、16.9%、8.4%和6.1%,
來自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到2012年,中國共有農民工26261萬,其中外出務工者為16336萬。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鄭有貴的話來說,過去的城鄉二元化社會正在形成三元化社會,即農村居民、進城農民工及家人和城市居民。
鄭有貴表示,在之前的中國城鎮化進程中,人口城鎮化和就業非農化一直滯后于工業化的發展。“我國的工業占工農產業比例在1949年是30%,1978年是75%,而城鎮化比例在1952年是12.5%,1978年是17.9%。我國城鎮化滯后不完全是產業發展的問題,關鍵取決于農民是否真正進得了城、進得起城。”
城鄉裂痕必須彌合
城鎮化并不意味著把所有農民遷入城市變成市民,那樣既不現實,也會造成工農業比例失衡。“現在我們一百多座城市建設國際城市,四百多座城市建設新城,二百多座城市試點智慧城市,雖然規模宏偉、耗資巨大,但并未對鄉村進行有效規劃與投入,我們應該切實改善城鄉規劃,這是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主要措施。”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員寇有觀表示。
在過去的城鎮化進程中,由于農村人口外遷,大量鄉村出現蕭條,甚至消失。從2000年到2010年,中國的自然村總數從363萬個減少至271萬個,四分之一的自然村消失,平均每六分鐘就有一個自然村落成為“過去時”。據民政部的數據顯示,全國村委會總數從1998年的83.3萬個下降到2012年的58.8萬個,村民小組從2000年的553.4萬個下降到2012年的469.4萬個,村委會委員從1998年的358.6萬人下降到2012年的232.3萬人。換言之,每30分鐘,就有一個行政村從地圖上被抹去。
但是,那些失去土地的村民并未真正融入城市。“城市的現代化并不難,但中國的鄉村現代化非常難。中國廣大鄉村并沒有與沿海地區同步達到現代化,全球化市場難以滲透到廣大鄉村,現代化的城市與中國的鄉村之間出現了巨大裂痕。”中國城市經濟學會理事李津逵教授向記者表示。
而恰恰正是這樣的裂痕,導致村民們爭相離村進城,并且即便自身融入城市的過程并未成功,也再難返回村莊。
寇有觀則向記者坦言,中國的市與外國的市有諸多不同,“市是行政區,包括城市和農村,必須城鄉一體化發展。”
警惕“超級城市病”
截至2012年末,中國內地共有地級以上城市288個,設市城市共計658個,建制鎮有19881個。其中市轄區人口在100萬以上的地級城市共有127個。而鄉的總數已經從1998年的25712個銳減至2012年的13281個,半數的鄉已經在過去的十四年里或被撤并,或成為城鎮。
但是,吸納進城人員的主力城鎮,卻不是這近2萬個鎮、860個市轄區或368個縣級市。大量進城務工人員涌入的是特大型城市。僅京津滬渝四個直轄市外加廣州、深圳兩市共六個一線城市,總人口數量就已經破億,“超級城市病”正在顯現。
向特大城市的人口遷徙,使得一線城市的人口規劃屢屢被提前突破,并且資源到達所能承受的極限。北京市曾規劃,到2020年人口控制在1800萬,但目前該市人口早已突破2000萬大關。上海市常住人口則已經到達2380萬人,且還在呈繼續上升的態勢。而在人口增加幅度中,非戶籍常住人口貢獻了“大頭”。上海市2012年戶籍常住人口1420萬人,比2011年僅增加8萬人,而這還是連續19年來上海戶籍人口首次出現正增長,但上海市非戶籍常住人口在2012年時為960萬人,比上一年度增加25萬人。
目前,一些一線城市的各項資源承載力已經突破極值。以北京市為例,僅水資源一項,北京市當地水資源只能承載667萬人,現實供水量的水資源承載力約1000萬人左右,僅相當于現有人口規模的半數。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單位聯合發布的《京津冀發展報告(2013)——承載力測度與對策》,京津冀地區土地資源所能承受的人口密度極值為1023.97人至1145.08人/平方公里。而北京市2011年常住人口已達2018.6萬人,人口密度由1999年的766人/平方公里增加到2011年的1230人/平方公里。
有專家向記者表示,如何引導進城農民選擇地級市、縣級市和建制鎮,發展二三線城市和中小城鎮,成為有關方面當前務必直面的課題。城鎮化進程中的人口調控,不能光靠一線城市“控”,也要靠二三線城市“引”。否則,各方面資源已近臨界狀態的一線城市,資源供給本地人口已經困難,更難言分配給外來人口了,何談城鎮化可言?
“我們中國當下面臨的城市問題和西方發達國家在上一個世紀面臨的城市發展問題既有相似性,又有我們的特殊性。需要解析中國當下特殊的城市問題,提出自己獨特的城市問題和對策。”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副教授周榕這樣說。
專家的一個共識是,未來從實際出發,推動都市圈化,廣建衛星城,并進一步消除戶籍藩籬,消除城鄉社保壁壘,使中國城鎮化沿著產業集聚、資源集約、公平公正、發展共享的方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