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房價上漲預期較為強烈、調控面臨很大壓力的現狀,北京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23日表示,北京市“穩房價”的決心堅定不移,在既定政策的執行上將進行全面升級和強化,具體包括7條措施。在7條措施中,首次提出將加快發展自住型商品住房。據悉,今年年底前北京將完成2萬套自住型商品住房供應,該類房套型建筑面積以90平方米以下為主,銷售均價原則上按照比同地段、同品質的商品住房價格低30%左右的水平確定。(10月24日《廣州日報》)
“京七條”出臺后,市場和媒體給予了充分肯定和熱烈歡迎,這是近年來房地產調控政策中比較少見的共識。北京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之所以受歡迎,筆者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實現了從限制消費需求到重視供應的轉變。我們知道,之前的房地產調控措施,不管是20%個人所得稅,還是房產稅以及限購等措施,都是通過增加流通和持有成本來限制購買的調控方式,所以市場反應較為激烈,爭議也大。現在,北京增加自有商品住房以達到市場供應多元化,實現了從限制需求到增加供給的轉變。這一舉措尊重了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律。
二是在利益階層上首次重視和照顧了準中產階級的實際利益,特別是低于同地區周邊房價30%的價格優惠,對準中產階級來說,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在之前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中,特別是在房屋供應方面,政府重視廉租房、棚戶區改造等保障房的建設,這主要涉及的是特殊困難群體。即使飽受爭議的經適房,也是照顧較低收入群體的利益。而對于有一定收入但買不起商品房,又不能購買保障房的群體,即所謂的夾心層,缺乏相應的保障措施,使得他們在購房上利益受損。他們也是購房剛需群體,從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等角度來看,這部分人是最需要購房或者租房的,他們是城市建設的主力軍,保證他們的住房利益和訴求對于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是尊重了購房者的各項權益,特別是財產所有權和交易自由權、收益權等。之前的廉租房,居民不擁有所有權,經適房雖有所有權,但卻不能自由交易,當然也就無法享受財產收益。北京推出的自住型商品房,首先界定為“商品房”,居民擁有財產所有權;其次可以上市交易(當然有居住5年時間的要求);再次在增值收益方面,政府拿30%,個人還有70%的收益。這一做法做到了政府和居民同時享有財產收益的雙贏,在保護國家利益的同時也保護居民個人利益。
對于北京的房地產調控新措施,人們熱議其好處的同時,有學者認為這可能將是全國推廣的調控新模式。筆者贊同北京房地產新政在全國推廣,但也須注意,在房地產市場錯綜復雜的情況下,北京房地產新政能否真正擠壓房地產泡沫,讓房價回歸到合理區間,除了要看市場的反映和驗證之外,還需要在執行中克服腐敗和不公平分配等問題。另外,雖然北京對全國房價的走勢有重要影響力,但畢竟只是一個地區,除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房價對全國房價也有重要影響。所以北京房地產新政要對全國房價產生重要影響,還需要其他城市的配合跟進,以產生規模化的效應,從而真正改變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格局。